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不打不相识典故 成语不打不相识的出自何处?

  不打不相识典故: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才饮得两三杯,又遇到李逵后来,三人又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去喝酒。吃喝间,宋江嫌送来的鱼汤不甚好,叫酒保去做几碗新鲜鱼烧的汤来醒酒。正好酒馆里没有新鲜鱼,于是李逵跳起来说:“我去渔船上讨两尾来与哥哥吃!”

  戴宗怕他惹事,想叫酒保去取,但李逵一定要自己去。李逵走到江边,对着渔人喝道:“你们船上活鱼把两条给我。”一个渔人说:“渔主人不来,我们不敢开舱。”

  李逵见渔人不拿鱼,便跳上一只船,顺手把竹笆蔑一拔。没想到竹笆蔑是没有底的,只用它来拦鱼,他这一拔,就让鱼全跑了。李逵一连放跑了好几条船上的鱼,惹怒了几十个打渔人。大家七手八脚地拿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两手一架,早抢过五六条竹篙在手里,一下子全扭断了。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百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见李逵无理取闹,便与他交起手来。两人从船上打到江岸,又从江岸打到江里。张顺水性极好,李逵不是他的对手。他将李逵按在水里,李逵被呛得晕头转向,连声叫苦。

  这时戴宗跑来,对张顺喊道:“足下先救了我这位兄弟,快上来见见宋江!”原来,张顺认得戴宗,平时又景仰宋江的大名,只是不曾拜识。听戴宗一喊,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戴宗向张顺介绍说:“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

  张顺道:“原来是李大哥,只是不曾相识!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呀!张顺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一声场不会相识。”几个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不打不相识典故 成语不打不相识的出自何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651/878123831805.html

更多阅读

古代历史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大全

  “风马牛不相及”意思出处:【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示例】: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_ssxnzxx57b 设x1 x2....xn是来自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

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 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1、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2、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3、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4、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5篇

初出茅庐的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在河南南阳的诸葛亮作军师。曹操派大将夏侯淳领兵十万进军新野,诸葛亮派关羽、张飞领兵埋伏在博望坡一带,叫赵云、刘备引兵诱敌。夏侯淳中诸葛亮的火攻围剿计大败而逃,诸葛亮取得首场胜利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

声明:《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不打不相识典故 成语不打不相识的出自何处?》为网友相约试衣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