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人性论 孟子荀子人性论 揭秘荀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如何争锋相对的

孟子和荀子

说到如家代表人物,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再就是孟子和荀子了,那么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具体情况都是怎样的呢?其学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呢?

孟子荀子人性论 孟子荀子人性论 揭秘荀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如何争锋相对的

荀子像

孟子本来的名字叫孟轲,孟子曾经走访过许多诸侯国,希望那些国家的国君能实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但征战频发的战国时期他的政治主张是得不到君主的认可的,所以他就回乡著书立说,终于成为后世推崇的思想家,他的文章也被人们传诵至今。

最能体现孟子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的当然是《孟子》这本书了,后来《孟子》成为了儒家经典。阅读他的文章就能感觉到,孟子的文章善于说理,辩论精彩之至。我们所熟知的名句就有:“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等等。《孟子》几乎成为后代学者必读的书目之一,也被历代君主采用为科考科目。

荀子本来的名字叫荀况,被人们尊称为“荀卿”。荀子出生于赵国,他也是推崇和研习儒家学说的,不仅如此,荀子还在思想,政治,文学等各个领域有非常大的成就。荀子年轻的时候去齐国学习,这个经历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渊博的学识。荀子还被秦昭王邀请到秦国讲学,后来荀子被名声很大的春申君重用担任兰陵令。荀子晚年也孟子一样,选择教书和写文章的路了。

虽然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但他们学说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总之,他们的文章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荀子的思想主张

每一位思想家都会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思想,每一种思想的出现,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而作为一位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主张也是与其他的思想家有着比较大的区别的。比如说孟子是主张性善的,可是荀子却是主张性恶的,所以在人性这个问题上,荀子与孟子的主张就有了争锋相对的结果。

荀子画像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这样的两种人的,善人还有恶人,所以有这样的两种思想家的出现也是非常正常的。在人性问题上,荀子的性恶思想,其实也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世界上都是好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也注定不完美,而有了性恶思想的出现,正是诠释着世界的不够完美。

其次,荀子的思想主张在天道观方面是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只是作为万物生长的自然界而已,从根本上是不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福祸,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提出了顺应自然但是也是要改变自然的思想。

当然荀子的主张还有礼,荀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他觉得在社会关系中,礼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也是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倡以德服人,反对以暴力压人。

这些就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作为中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他思想主张在后世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达到不断地教化他人的目的,让人们可以学到更多。

荀子性恶

著名文章《性恶篇》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二十三篇,该篇文章主要对荀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了阐述,其主旨在于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批判,并对其“性恶论”的观点进行论述。

荀子画像

《性恶篇》中,荀子通过采用问答式行文的方式,并以人的物质欲求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首先对其主张的“人之性恶”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对孟子所主张的性善之论予以批判,进而引出通过实施何种手段或方式才能使人性本恶的属性得以改善。他指出,为了使人性之恶的本性得以改善,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培养。

有贤之士作为国君治国的难能人才,可以帮助国君制定行为标准,并作出表率,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德行高尚之人作为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优能之人,对引领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贤能之士与德行高尚之人可谓是改善人性恶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改善人性本恶上,荀子还特别强调政治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政治对于改善人性本恶,使人趋善,可谓是精华。因此,荀子认为改善“人性恶”,最本质的方法即是利用道德和政治的手段去改善。

文章《性恶篇》虽然位列《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但“性恶论”却是在荀子思想中可谓是最著名的观点,同时,其也是荀子著名的政治思想的奠基石。

荀子的行政思想

荀子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荀卿”。 荀子信仰儒学,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辞赋之祖。代表作品有《荀子》,弟子中比较著名的是李斯、韩非和张苍,再传弟子贾谊学富五车,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荀子石像

客观来说,时至今日,荀子的行政思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

一是倡导节用节流。他先后提出了“务本节用则无极”、“节用裕民”、“节用以礼”、“节其流,开其源”等多项节俭持政的主张。对当时奢侈腐化的皇室贵族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

二是倡导忠职敬业。苟子提出了“从道而不从君”的忠君原则,对于制中、宰爵、司徒、治田、虞师、乡师、工师等身为人臣的忠职也进行了论述和明确。他提出的君主早朝不能太晚、为臣者敬业守职的精辟见解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享有较高地位,一直沿袭到末期。

三是倡导严于修身。我们常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名言就出自荀子。他提出的正人必先正己,以实际行动替代无谓的说教,彰显的是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

四是倡导亲民爱民。荀子提出“君也,舟也;庶人也,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中,“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一句以最浅显的道理建言君主平政爱民,使政权稳定牢固。

五是倡导尚德尚能。他主张打破贵族垄断的做法,任人唯贤,做到内不阿亲,外不避仇,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尽管,荀子的行政思想带有一定的封建主义色彩,完全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但也应该客观地看到,上述观点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较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751/244075776725.html

更多阅读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 谤讥的古义和今义

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近年的动物行为科学研究,日益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理性、推理能力,向来被看成是人与动物间的重要分野。可是,灵长类的动物研究者,已经有系统地将这条界线逐渐抹除。  研究者发现,黑猩猩的社会生活

匪首谢文东转载 女匪首电视剧

看过《林海雪原》的人都记得里面有个国民党匪首谢文东,电视连续剧《东北大剿匪》里也对这名匪首有过描写。再深入史料,会发现《林海雪原》里的座山雕其实只是小股匪帮,历史上,真正的东北大土匪要数谢文东。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谢

南怀瑾: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导读】孟子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提出一个原则——凡是人,天生的就有不忍人之心。他这里并不是说不忍心,而是说不忍“人”之心,要特别注意到“不忍”这两个字下面的“人”字,这是他偏重于“人道”,特别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不忍

是谁杀害了段德昌、周逸群、柳直荀三人? 段德昌

“不要用子弹,留下一颗子弹去打敌人!”正当湘鄂西苏区的军民在顽强抵抗国民党的“围剿”时,夏曦来了,开始推行王明的极左路线。除了指责苏区“是‘富农路线’的统治”,夏曦还开展所谓“肃反”运动。从1932年4月起,夏曦以湘鄂西中央分局书

说个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前从前,有一个小孩,爱看故事书,一天,他特想看,于是,就去图书馆找了一本,让他看得津津有味,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从前从前,有两家人住在同一村,他们都住在传统县、文化乡、喜爱村。一家姓喜。一家姓爱。两家子人都是诗书传家的好人

声明:《孟子荀子人性论 孟子荀子人性论 揭秘荀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如何争锋相对的》为网友爱生活爱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