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一位读书人看了,气愤不过,在其上下联尾各添一个字,对联变为: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改过之后,上联用的是表示肯定语气的“矣”字,说明洪承畴受到深似海的“君恩”是肯定的,因为他得到崇祯的信任,官至极品。而下联用的是表示反诘语气的“乎”字,说明洪承畴的“臣节重如山”是虚伪的。增加两字,语意大变,并且产生了辛辣的讽刺效果。
某位教师六十大寿,几位学生拟一副对联相送:
“诗书满架;桃李盈门。”
不料老师乐极生悲,突然病逝。正当家人取下这副对联时,只见一位弟子在原对联上各增三字,对联变成了:
“诗书满架悲空座;桃李盈门哭吾师。”
寿联成挽联,且十分切合此情此景。
从前有一个女人,凶恶无比,恰如一个“母夜叉”。但她自认为才能超群,智压世人,以“才女”自居。那一年,她正好满八十岁,儿子为她庆贺八十岁生日,生日前一天,请了当地一个秀才为她撰写寿联。她要求把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写进对联,秀才沉思良久,为她写了一副对联:
“母星正八十世上难逢逢世上;
才女超百代人间不现现人间。”
她很高兴,叫秀才把对联写在大门上。
第二天一大早,就听到门外人声鼎沸。她还以为是祝寿的人来了呢!谁知开门一看,原来对联变成了:

“母猩正八十世上难逢逢世上;
豺女超百代人间不现现人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的一副名联,后人据此作了一些修改,如:
“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声;国事、公事、不问事,平安无事。”文革中,有人以此联讽那些“好好先生”。
“风声、雨声、悲叹声,枉此一生;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胡耀邦改此联,批评那些虚度年华的人,鼓励敢作敢为的青年勇士。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霭色,色色皆空。”此联改后,颇有参禅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