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进入实施阶段,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具体实施措施又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面临问题
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发达国家投资活动低迷,对能源资源、中间产品、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振,严重拖累投资品国际贸易增长。
中国传统竞争优势进一步弱化。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延续上升态势,严重削弱了出口企业竞争力。
贸易摩擦有所加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一些国家采取设置贸易壁垒等非常规手段抢占国际市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高发的势头一直没有明显缓解。
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措施
首先是密切关注全球税收发展动向。继续推动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的落实工作,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包容性框架,遵从税收情报交换标准,推动国内税制改革,有效打击国际逃避税。以解决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为开端,在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收制度体系。关注各经济体税制发展的态势,把握全球税制发展的战略方向,推动国际税制协调发展,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
其次是不断深化国际税收合作。消除税收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税收歧视,减少税收不确定性。减少国际间双重征税,防止互不征税,有效遏制逃避税,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扫清障碍,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税收合作架构。G20要探讨更好地发挥区域或双边多边税收合作平台的作用,就避免双重征税、降低税收风险等问题进行讨论,消除投资壁垒、降低贸易成本,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合作,建立平等共赢的伙伴关系。
再次,在持续加强税收能力建设方面,G20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税收政策领域技术援助。欢迎各国和国际组织提出的各类税收援助倡议,也呼吁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出发,有效整合项目资源,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税收能力。要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能力,深度参与国际税收规则修订,提高其在国际税收规则中话语权,持续加强国内资源动员能力,增进社会福祉。中国也将建立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中央,为发展中国家税收能力建设做出自身贡献。

最后,在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工具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税收中性的原则,把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营造公平的环境、创造公平发展机会上面,在保持财政收入可持续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合理设计税收政策,更有效地促进创新,促进新型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动能,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注入动力。提高各国在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过程中的透明度、确定性和规范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全球贸易与投资,恢复全球经济的传统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