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窗出门,回家后满地都是大团大团的柳絮;陪宝贝到绿博园儿童游乐场玩耍,无奈地在大热天捂着口罩……这两天的南京街头,和美女们清凉着装一起上场的,还有柳絮、梧桐絮和过敏人的眼泪鼻涕。
昨天下午采访,开车顺着北京西路走,气温太高,打空调嫌早,摁下车窗,一撮撮毛絮迎面扑来,脸上顿时像爬满了小虫。
朋友圈里,5月做新娘的同学披着大露背婚纱在玄武湖边补外景,入画的柳絮更多,草坪上,水面上,慢悠悠,越积越多,看着像是一层薄薄的积雪,还有新娘子吐槽:“天太热,刚上的睫毛膏沾了白茫茫一片。”
戴口罩出门定没错

“过敏性鼻炎患者们:请勿来绿博园……”昨日在绿博园儿童乐园陪儿子玩耍的盛先生忍无可忍,跑回车里取出冬天储藏的口罩;照其自述,进入4月,只要有户外作业的时段,他的常态是“眼泪鼻涕横飞”。多年春季过敏的方女士更难熬:工作的大院里梧桐成排,她已连续四天满脸红肿,只能戴口罩上班,祸首正是梧桐果毛。
昨日下午,医院急诊大厅依旧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不少小患者不停地打喷嚏流眼泪,有的宝宝已经连续一周外出玩耍时咳嗽不止,有的皮肤瘙痒忍不住地挠;有的眼结膜发红。“季节更替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春季过敏原较多,花粉、毛絮,很多孩子不适应。”值班医生提醒,这类宝宝出门时尽量在童车上罩起薄纱防护,大一点的孩子要佩戴适合的口罩。
飞絮是杨柳繁殖方式
园林部门的专家解释说,和蒲公英一样,飞絮是杨柳繁殖后代的方式。“有些树不分雌雄,比如柳树。但是柳树开的花分雌雄,黄绿色的柳花,在一棵柳树上,既有雄花,也有雌花。雌花上孕育了种子,长着轻柔的白色绒毛,等成熟了以后,只要风一吹,它就会离开柳树,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地方落脚、安家。”
其实3月底4月初,柳树的絮早已飘起来,最近随着天气越来越暖,还会越飘越多;到后面,会有和柳絮很像的杨絮“接力”在南京城上空飞舞。让很多人头疼的是,在柳絮季之前,最早开始在南京大街小巷飞絮“迷人眼”的,是梧桐。严格说起来,梧桐树下的飞絮有两种,一种是白色的,看着也像絮,但实际上,它是来吃梧桐的害虫留下的分泌物,而且它飘不远,只在树下飘来飘去。还有一种,是梧桐棕黄色的果毛,会四处乱飞。
5月底的“毛毛”或是小虫
痛苦的过敏体质患者们很焦虑:何时才是尽头?“其实到5月中旬就差不多了。”绿化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提醒,需要留心的是,到5月底,柳絮和杨絮接近尾声,街头万一再有密集出现的白絮状的“毛毛”,那就不是植物们的自然飞絮,主要是榆四脉绵蚜和木虱,“这些小虫子对人体无害,如果大面积出现,会通知各区适当喷洒农药防治”。
延伸阅读:过敏性鼻炎患者增二成柳絮飘易引发过敏性疾病 别犯这些清理误区风起纷飞絮收拾春归去 过敏症患者少出门为妙阿嚏 感冒还是过敏儿童口唇过敏因皮肤发育不完善且缺乏自制力1岁吃点花生 过敏减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