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青铜器 滇人青铜雕塑






Dianren qingtong diaosu
滇人青铜雕塑


   中国云南省滇池一带古代滇人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雕塑品。滇国是战国后期至东汉早期建立的少数民族王国,青铜雕塑出土数量多,品类繁,造型奇特优美,制作工艺精湛,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
   滇人的青铜器沉埋了2000余年。1955~1960年先后发掘4次,以晋宁县石寨山发现的最早最多,随后,在周围各县又陆续发现了30多处;出土一颗金质的篆书“滇王之印”、及数千件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铁器、陶器等。其中以青铜器最为丰富,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贮贝器、葫芦笙、编钟等。属于雕塑艺术品的铜扣饰、兵器柄上的装饰和贮贝器盖上铸造的组雕等,形象生动精致,风格写实,反映了当时滇池区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诸如祈年、播种、孕育、报祭、上仓、剽牛、纺织、战争、俘获、纳贡、乐舞等。
   贮贝器是滇池一带古代青铜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器物,形如铜鼓而略小,因发现时器中满盛贝壳,故名。在石寨山和李家山共发现30多具,多为战国、西汉时器物。其形式可分两类,一为桶形贮贝器,一为铜鼓形贮贝器,器盖上铸造各种生动的图像。在石寨山12号墓出土的一具贮贝器盖上,铸出的各种活动人物竟达127人之多。滇国没有文字,贮贝器上图像经过释读,内容犹如商周的甲骨文和铜器铭文,记载着滇国的种种大事。
   纳贡贮贝器盖上的组雕,表现 7组不同服饰的人物。每一组最前面的都穿着盛装,带剑或披毡,当是各部族的酋长,后面的随从,或牵牛马,或作贡物之状。
   这些人物形象围绕着圆形的贮贝器组成一圈,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行进的人物似乎络绎不绝,并间以牛马等的穿插,使这组雕塑有起伏有节奏,生动地记述了各部族向滇王进贡的场面。
   战争和祭祀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两件大事。有两件战争贮贝器,器盖中央铸一骑马的将军,全身鎏金,身披甲胄;周围的士兵,手执各式兵器与敌人搏斗,有张弩欲射的,有持盾防御的,有挥矛前进的,一个个显得虎虎有生气。敌人方面,有的作顽强抵抗,有的双手被缚,长发倒垂,做了俘虏,还有的身首异处,卧倒在地。报祭贮贝器是一鼓形四耳器,盖上的组雕描写丰收后的祭祀活动。中间铸一铜柱,柱身上有两条蛇缠绕着,顶上立一老虎;铜柱右侧反缚着裸身一人,柱前二人,一人左足锁于足枷中,另一人亦裸身反接跪于地上,此3人都是祭祀的牺牲品。周围有几十个人,手里拿着各式器物,似乎是来参加祭典的,有4人抬着一个方形兜,兜里坐着一妇女,大约是前来主持祭典仪式的奴隶主。报祭用奴隶作牺牲,正是滇国奴隶制社会现实的写照。这种表现重大社会生活的贮贝器还很多,所以,将滇人青铜艺术称之为现实主义是非常恰当的。
               [战争贮贝器]
 牛虎铜祭案是一件在重大庆典祭礼时盛放祭品使用的青铜器。作品塑造瘤牛宽厚的脊背作为椭圆形的案面,直立的四肢自然形成铜案的四足,臀部爬伏着一只老虎,虎口咬住牛尾,构成铜案的另一端,与高昂的牛头遥相呼应,牛肚子下面又钻出一头小牛犊。造型奇特,构思新颖,作品富于象征意义。忠顺的瘤牛,负重挺立,准备承受祭祀用的牲品的重担,有如力量的化身。另一件二虎噬猪镂花铜扣饰,表现虎与野猪搏斗的一瞬间。作品以夸张而又概括的手法,塑造了每个动物的神情和姿态,在这小小的镂花铜饰物上,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残杀与激烈的搏斗。
 与此相似的作品,还有豹狼争鹿镂花铜扣饰和二犬噬鹿镂花铜扣饰等。
 镂花铜扣饰在滇人青铜雕塑中,最富有民族特色。它用作装饰,可佩于身,或挂在其他器物上,多铸有精美的纹样,诸如狩猎、祭祀、乐舞、献俘、房屋等图形。描写野兽相搏的铜扣饰,艺术水平更高。
 参考书目
云南博物馆编:《云南青铜器》,文物出版社,北京。
                 陈兆复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滇人青铜雕塑"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古滇青铜器 滇人青铜雕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0251/189411199444.html

更多阅读

神秘消失的王国——西藏古格王朝 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国

(本文发表于《新金融观察报》2011年48期,请勿转载。)古格王朝是我们西藏自驾摄影之旅最遥远的目的地,从拉萨驱车差不多2000公里,由于其地处阿里的最边缘地区,路途遥远,不仅路况极差,而且要穿越800公里的无人区,所以被很多旅行者所放弃。虽说

海男原创长诗——古滇国诗 二十万行长诗

古滇国书海男一一谨以此诗歌献给古滇王和遥远的王者之传颂一一谨以此诗歌献给日月交辉相映的古滇国简史1、史前之黑,古滇王前额上的黑暗之黑星空,它是皎洁的,也是蓝色的,祖母蓝似的星空之蓝铺天盖地而下。那一夜,是春天之夜无数春

古来征战几人回——《诗经·魏风·陟岵》赏析 诗经魏风

古来征战几人回——《诗经·魏风·陟岵》赏析凌彰《陟岵》今译陟彼岵兮,登临到那青山顶,瞻望父兮。远远眺望我父亲。父曰:“嗟!似听父亲说:“唉!予子行役,我儿正在服兵役,夙夜无已。从早一直忙到晚。上慎旃哉,凡事要谨慎小心,犹来!无

彭锋书法: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日书法创作【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草书。(拙作,请多指教!)——————————————————————————————————————————夜深星眠笔亦睡,人犹未醒墨已醒,人生难得几回醉,金樽尽饮对月吟。

宁古塔的流人文化 女人流放宁古塔下场

宁古塔的流人文化□关治平宁古塔与流人文化联系到一起,主要是由于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朝时期,这里成为了著名的流放地,大批获罪的官吏、文士名人等被流放于此。流人的出现并非偶然,不只是清朝,如果上溯追源,流刑始于我国历史上的

声明:《古滇青铜器 滇人青铜雕塑》为网友东方求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