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宦官李辅国的简介 李辅国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李辅国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

李辅国剧照

言归于正传,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本是一名小宦官,阉党。当时最高集权的阉党非高力士莫属,那时李辅国的最大老板便是高力士,当高力士随着唐明皇和杨贵妃出走之际,李辅国抓住了时机,极力劝阻当时的太子李亨跟随出走,而是要求他能留下来主持大局,当然这只是一个烟幕弹而已,李辅国的真正目的是让太子李亨自立为王,李亨确实也照做了,成为了实际上的集权皇帝,唐明皇被迫成为了太上皇,而李辅国由于拥立太子成为国君被记一大功,顺利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路。

李辅国当政之后,不同于李林甫,李林甫只是口蜜腹剑,而李辅国的政治统治显得无比黑暗,可能也是由于他并非是一个正常人所致,他失去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他必须通过集权的统治来维护自己已失去的,李辅国当时权倾整个朝野,下属官员莫敢不从,甚至连李亨本人也逐渐被架空,成为了一个任李辅国摆布的傀儡皇帝。

李辅国当政,简直就是晚唐的不幸,整个天下的不幸,所以当他一旦被拉下权利之位,简直是万死不能赎其罪。

鱼朝恩李辅国什么关系

鱼朝恩与李辅国,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例子,用武术门派为例,如咏春拳的发展历程,它的起源是悠远流长的,一味追溯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的少林寺,由少林寺的严咏春创始了该套拳法,时移世易,年代的不断变迁,将咏春拳发扬光大,将咏春拳带入鼎盛时期的却是叶问。

李辅国像

李辅国就好比少林寺的严咏春,鱼朝恩就好比近代的大武术家叶问。

李辅国他从高力士的身上看到了宦官的权势,他想自己为何不能成为高力士第二,于是他一方面借助了高力士的提拨往上爬,一方面又联合了太子李亨抓住时机将唐明皇和高力士赶出政治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李辅国的辉煌时代自肃宗李亨的即位全面到来,直至唐代宗李豫才全面落幕。在这段长长的历史舞台中,李辅国全方位的拓展了官宦的权势,拉开了宦官管理朝政的黑暗历史,这段历史,忠臣屡屡被残害,大臣们人人自危,自求自保。

而鱼朝恩,他的时代却是在代宗李豫时才全面展开的,唐代宗李豫在处置李辅国后并未吸取经验教训,没有收回官宦的政治权利,这就给了鱼朝恩有力之机,官宦集团依旧凌驾于皇权至上,鱼朝恩时代的发展,最后甚至想要逼宫自己当皇帝,虽然最后依旧被代宗李豫下旨予以刺死,但作为百姓们,不得不感叹,晚唐的皇帝们真乃懦夫和傀儡的综合体。

李辅国怎么死的

李辅国,唐朝的一大黑暗势力,带领着官宦集团凌驾于皇权多年,形成了一股新的格局,宦官当宰相,这种风气让曾经被人人看不起的阉人有了实权,至此人们不再以阉人为耻辱,鸡鸣狗盗者甚至以李辅国为自己学习的楷模,梦想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一样有权势的宦官。

李辅国的一生

李辅国的崛起到死亡又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今天我们来走进李辅国的人生,看看他曾经做过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李辅国,可谓是大器晚成,年轻时的他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可以说他那时的光芒完全被高力士给遮掩住了,其实追溯起来,宦官的兴起来源于唐玄宗对高力士的宠爱,但高力士本人虽喜察言观色,但出发点却是从唐玄宗和唐朝的利益着手,并未夹杂过多的个人私利。当李辅国用计将高力士驱逐出了政治舞台,他的人生时代才刚起步。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宦官李辅国的简介 李辅国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同为宦官,李辅国他积压了太多的不忿和怨恨,以致于他一登上政治舞台,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实权,他确实也做到了,谗言屡进,残害了太多忠良,甚至于将肃宗与玄宗父子见面的机会都予以斩断,并一手定立了新的皇权即位者代宗李豫,李豫比李亨更容易控制和摆布,皇权于李辅国,已是囊中之物,但李豫不同于李亨的是,他有除去李辅国之心,也私下联合群臣授意将其除之。

李辅国的结局,是自找的,是应该想象的到的,一个人的权势到达了极点也是衰败的开始,月盈则亏,李辅国之死可以说一点也不可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0251/845250595762.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李清照创作豪放词的原因 李清照前期的创作风格

浅谈李清照创作豪放词的原因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产生于隋唐,经过五代到宋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后人论宋词的特定概念。其实,将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最早见于明代张蜒《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

李叔同出家原因------人格圆满说 李叔同出家的原因

李叔同人格圆满说至于李叔同的出家原因,这是许多人都想了解的。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研究界也有过一些不同的观点。其实,就李叔同的出家而言,不仅仅现今是人们探讨的问题,就是在当时也是社会上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明朝宦官汪直 明朝太监汪直

明朝宦官汪直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四大权阉之一,瑶族人。成化三年,南蛮作乱,宪宗皇帝派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前去招讨。扫平叛乱之后,俘虏了很多人,这些人被带回京师后分给了各个王侯们,小小年纪的汪直就在其中。关于汪直是几岁进宫的,

李敖也有无知的时候——从李敖评价韩寒说起 韩寒回应李敖

近来李敖父子与韩寒一直是许多媒体报道的热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敖之子李戡日前在香港书展上对韩寒做出过一番不高的评价。此事一路延烧下来,李勘几度灭火,这两天温度稍有降低,然而随着李敖携几位家人(大师家人太多,全体出动几无可能)游世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从李自成的失败谈创业战略

  李自成是个英雄,中国历史上的悲剧英雄。乱世使李自成从农民成为英雄,中国的转轨期也让成千上万的农民摇身一变为企业家。剖析李自成的失败案例,对比中国创业企业的起起落落,颇耐人寻味。  中国有句俗话:>“英雄莫问出处”,如今又

声明:《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宦官李辅国的简介 李辅国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为网友蔂夢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