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杰斐逊画像
编者按
托马斯·杰斐逊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
《独立宣言》的起草者、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与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的发起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以及美国第三任总统。他是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被认为是美国“民族之魂”。
人们常常谈论到,杰斐逊作为一名伟大的领袖,是天生的政治家与哲学家,深谙权力的艺术。杰斐逊的影响力持久且令人难以忘怀,然而这位天才领袖之所以如此与众不同,他的成长历程必是原因之一。
托马斯·杰斐逊,一生都对自己的父亲怀有崇敬之情。他对曾在思想上给过他重要启蒙的老师给予的最高褒奖是:“对我来说,他就像父亲一样……”
托马斯·杰斐逊的父亲是一名具有冒险精神的弗吉尼亚人,英勇剽悍,深具男子气概,在杰斐逊眼中,他具有十分高贵的品质。而毫无疑问,杰斐逊继承了父亲的这些特点。
文丨乔恩·米查姆
转自布谷传声(ID:booggoo)
本文已取得授权,转载请联系出版社
18世纪上半叶是一个令年轻人、白人、男人、富人和弗吉尼亚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聚敛财富、保护私有财产、种植并出售烟草的时代。众多雄心勃勃的人—一群大胆的冒险家怀揣着对家园的渴望,受开垦农场、扩张土地和蓄养奴隶等财富欲望的驱使,纷纷涌向大西洋中部的广袤荒野。
在当地,彼得·杰斐逊是成功的测量师和富足的种植园主。托马斯·杰斐逊于1743年4月13日出生,身为长子,他深知自己的父亲是位受人尊敬的人。
彼得·杰斐逊是那种引人注目的人。一位仪表堂堂、富裕阔绰、受人尊敬的农场主。他力大无比、耐力惊人,远近闻名。在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县境内及其周边地区,他拥有广袤的土地,蓄养着众多奴隶。在那里,他沿着里瓦纳河修建了沙德维尔庄园—以他妻子珍受洗礼的伦敦教区命名。
彼得·杰斐逊勇气过人,精于马术,擅长打猎。托马斯·杰斐逊回忆,他的父亲曾一个人推倒了一间木棚,而三个奉命将其拆毁的奴隶都没能撼动分毫。据说还有一次,他父亲独自一人竖立起两个单体重量1 000磅的烟草大桶,简直是神奇非凡、不可思议!
父亲的声望对儿子影响巨大,他对父亲怀有一种崇敬的眷恋之情。杰斐逊曾写道:据父系家族传说,我们的祖先来自威尔士的斯诺登山一带,那里是英国海拔最高的地方。其他有关这个家族起源的一切都已消逝在历史的迷雾之中,同斯诺登山的联系是关于杰斐逊这个颇具声望的古老家族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唯一记述。那里即便不是家族的诞生之地,也是其力量的源头。
威尔士斯诺登山
有其父必有其子,托马斯·杰斐逊一步步获得了权力。有父亲作为榜样,杰斐逊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很明确: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还要注意的是,要能够逐渐适应权力,有责任、有担当。
彼得·杰斐逊于1708年出生于切斯特菲尔德县,他在其父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彼得和威廉与玛丽学院的数学教授约书亚·弗莱一同绘制了第一幅弗吉尼亚的权威地图,并穿越了弗吉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边界。
在界定弗吉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边界线的远征中,这位父亲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开拓英雄。家族史记录者是这样记录的:穿越蓝岭时,彼得·杰斐逊和他的同伴日间击退了野兽的袭击;夜晚,出于安全的考虑,在树上轮流休息。食物匮乏、筋疲力尽、晕倒昏厥,这支队伍蹒跚前进。靠生食动物的肉,彼得·杰斐逊才得以生存了下来,直到工作结束(也许正如家族史里所记载的,吃掉能找到的所有可维持生存的东西)。
这个显著的成就要归功于他深厚的知识积累。托马斯·杰斐逊写道:“父亲的学识被忽略了,其实他意志坚强、判断敏锐、渴求知识,他阅读很多书籍提升自己。”通过自学,彼得·杰斐逊成为民兵队长、教区代表和弗吉尼亚州下议院议员。
早年的弗吉尼亚地图
10岁男孩的严峻考验
杰斐逊很早就通过行动而不是理论,懂得并领悟了忍耐和随机应变的重要性,正如他父亲所希冀的那样。杰斐逊10岁的时候,父亲就给了他一把枪,让他独自一人在沙德维尔的树林里生活。杰斐逊要证明自己能够独自在野外生存才能回家。
起初,考验并不顺利,他一无所获,没能猎到任何东西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片树林是禁入区,周围的一切(树木、灌木丛、岩石和河流)都让他感到恐惧和沮丧。
但他拒绝放弃或认输,像一名坚守的战士等待着好运降临。他的家人是这样记述的:“终于,他把一只野火鸡关进了围栏,用吊袜带把火鸡捆在树上,给了它一枪,然后扛起火鸡凯旋。”
这次丛林考验倒是预示了杰斐逊一生的命运:碰到阻挠时,他能够勇往直前;遭遇意外时,他可以转危为安;取得胜利时,他享受成功的喜悦。
对于富裕的弗吉尼亚白人而言,生活是悠闲惬意的。“父亲时常拜访一位挚友,二人一同进餐、共度夜晚,第二天又一起进餐,晚上才会返回沙德维尔。”托马斯·杰斐逊回忆道,“这位挚友也以同样的方式回访父亲。每周都如此,这样一来,你瞧,一周之内他们就会共度4天。”食物精致丰盛,美酒香醇甘洌,朋友愉悦惬意。
杰斐逊认为自己最初的记忆始于马背上。一名骑马的奴隶用手托抱着他,小杰斐逊的身下还有一个枕头,就这样赶了很长时间的路:一个白人幼主被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照看着。那时杰斐逊不过两三岁。他们举家赶往特可侯—沙德维尔西南方60英里的伦道夫府邸。特可侯的主人,珍·伦道夫·杰斐逊的堂兄威廉·伦道夫刚刚过世。弥留之际,鳏夫威廉·伦道夫请求彼得·杰斐逊这位“敬爱的、忠实的朋友”,赶到特可侯处理自己的后事,并收养自己的3个孩子,彼得·杰斐逊均一一做到了。
彼得·杰斐逊可以从伦道夫庄园(他将此处管理经营得很好)很轻松地赚到自己和家人吃穿用度所需的费用,那些年他在特可侯为离世的朋友履行职责,而对自己位于阿尔伯马尔县的土地却疏于管理。在此期间,彼得·杰斐逊曾多次外出考察,这意味着他长时间远离家园,远离身处特可侯的妻子以及伦道夫和杰斐逊家族的亲人。

彼得·杰斐逊的书房在房子的一楼,他在一张樱木桌上办公。他的藏书包括莎士比亚、乔纳森·斯威夫特、约瑟夫·艾迪生的著作和波·德·索尔亚斯·拉平的《英格兰史》。托马斯·杰斐逊写道:“我年轻的时候,着迷于历史书籍和游记。”尤其是乔治·安森的《环球旅行记》和约翰·奥格尔比的《美洲》,这两本书为年轻的杰斐逊提供了一条通往更加广阔的世界的文学走廊。彼得·杰斐逊的孙辈回忆起祖父时说道:“当我还是个孩子时,祖父就对游戏等消遣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爱阅读,他从没有闲坐、无所事事的时候。”
杰斐逊先后得到父母和教师的悉心教导:作为一名绅士,他应当尽责于家庭、帮助邻里、尽职于自己的郡县、服务于自己的群体,尽忠于国王。在弗吉尼亚,家族的长子在成人后要肩负起家族的重任,使众人遵从于他。杰斐逊逐渐长大,他深信,掌控他人的命运是这个世界上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他生而为领袖,除此之外,他“一无所知”。
托马斯·杰斐逊在父亲的光环下成长,彼得·杰斐逊去世时,托马斯·杰斐逊只有14 岁。父亲很强大,能做到其他人无法企及的事情,他通过自己的意志、体魄的力量,改变了周遭的世界。勘探者定义新的世界,探险者征服未知世界,绘图者勾画这个世界。在托马斯·杰斐逊的心目中,父亲彼得·杰斐逊三者兼备,是一位神一般的人物。托马斯·杰斐逊崇拜父亲的力量,并且一生都在追述这位英勇的长者的故事。
托马斯·杰斐逊的曾孙女讲述道:“我的曾祖父对自己父亲性格中高贵的品质充满了子孙对先祖的由衷的崇敬与钦佩。”父亲深深地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而托马斯·杰斐逊也竭尽全力扮演同父亲一样的角色。
杰斐逊所创立的弗吉尼亚大学
托马斯·杰斐逊画像
起草《独立宣言》
《权力的艺术:托马斯·杰斐逊传记》乔恩·米查姆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