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感悟:春秋时,卫国国君卫庄公非常溺爱他宠姬生的儿子州吁。州吁长大后非常任性,生活放荡,到处惹事生非,专横霸道。庄公对也听之任之,从不严加管教。
卫国大夫石碏劝告庄公说:“我听说,父亲喜爱孩子,应当用道义来教育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好逸的恶习,都来自邪恶。这些恶习所以产生,就是因为父母宠爱得太过分。”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译文:善念善行不能放弃,恶念和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感悟:有一副对联说的很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迹世上无完人”,第一句讲的是“孝道”,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孝道”,不是看他有没有给老人贵重的东西,而是要看他心里有没有老人,如果论财富,穷人家难道就没有孝道可言了?
第二句说的就是人的“恶念”,即便是圣贤,心里也不能完全没有恶念。只是他们绝不会让自己的恶念在内心膨胀,以致发展成为行动,他们总是能及时消除心中的恶念,降伏其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恶不可长”的道理。
《左传》中同样还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是学好有如攀登高山那样难,学坏就像山上的石头从高处崩塌滚落那样容易。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是我们都要引以为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