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须知的18个常识 春节宿醉的常识须知

  春节,对很多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潇洒快活已是指日可待,不过多数的一夜欢宴也意味着清晨的宿醉不醒。所以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及时奉上有关宿醉的全套科学指南——科学家现在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以及如果利用这些信息尽量减少你的痛苦。赶紧都来看看吧,让你年末欢宴时也时刻清醒。

  宿醉是如何发生的?

  考虑到宿醉这种健康现象如此普遍,科学家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其原因,说起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在英语中,他们倒是给宿醉取了个正经的学名“veisalgia”。)人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当你体内的酒精已经完全排净,测不出一丝痕迹时,你仍然能够感受到一大堆可怕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疲劳、恶心、胃部不适、困倦、发汗、过极度口渴和认知模糊。

  最简单也最常见的解释是,摄入酒精能造成脱水,这既是因为酒精作为利尿剂会增加产尿量,还因为人们在痛饮好几个小时的同时大概不会喝多少水。不过当一些研究验证脱水与宿醉之间的关联时,得出的数据却有些出人意料。比如说一项研究发现,与脱水有关的激素高水平与严重的宿醉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很有可能脱水造成了宿醉的部分症状(头晕目眩、神志不清以及干渴),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起作用。

  大多数科学家相信,酒精以某种更加复杂的方式扰乱了身体的化学物质天然平衡,从而导致了宿醉。一个假说认为身体为了处理酒精,必须把一种叫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辅酶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H)。一般认为当NADH积累过量而NAD+不足时,你的细胞就无法再有效地执行一系列代谢活动——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调节电解质水平,等等。然而这一假说也遭到了数据的打击:在数项研究中,并未发现严重宿醉的人血液内电解质或者葡萄糖水平偏低。

  目前最有潜力的理论是一种有毒化合物乙醛在体内的堆积造成了宿醉。身体处理酒精的过程中,乙醛是第一种副产品,而它的毒性据估计是酒精的10到30倍。在受控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它能够引起诸如发汗、皮肤发红、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酒精扰乱你免疫系统的方式可能也促成了宿醉的发生。研究已经发现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免疫系统用于传递信号的分子——与宿醉症状高度相关。通常情况下,身体可能会使用细胞因子触发炎症性发热反应来对抗感染,但是似乎过量的酒精摄入也会激发细胞因子的释放,造成诸如肌肉酸痛、疲劳、头痛、恶心等症状,以及失忆或恼怒等认知效应。

(爱华阅读配图)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宿醉?

  生活并非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有些人特别容易发生宿醉,另一些人则可以一通畅饮后安然无恙。

  遗传似乎是应当被怪罪的因素之一。有些人(东亚裔人群中比例犹高)拥有乙醇(即酒精)脱氢酶基因的一个变体,因而能够更高效地将酒精转化为有毒的乙醛。然而很不幸,这些人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体内,负责下一代谢步骤的酶对应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异,使得从乙醛向乙酸的转换速率慢了很多。结果是过量的乙醛会很快在体内堆积起来。这已经被确认是酒后即刻脸红(英语口语中管这现象叫做“亚洲光晕”)的原因,但也可能与酒后第二天的宿醉有关。

  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了谁最容易经历宿醉。喝下等量的酒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宿醉,不过这仅仅是由于女性大多比男性体轻:如果你根据体重进行控制,比较血液酒精含量相同的男性和女性,他们宿醉的可能性就差不多了。

  对于是不是年龄越大越容易宿醉,我们拥有的证据相互之间是矛盾的。一些研究表明,青少年不容易经历宿醉,但最近一次大范围调查又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甚至在控制酒精总摄入量的情况下,超过40岁的人感受到的症状也更少更轻微。不过作者指出,有可能在喝下等量酒精的前提下,年长者的饮酒行为更加分散而痛饮狂欢较少些,就每次饮酒而言不及年轻人那般豪放。

  为什么某些酒比其他的更容易造成宿醉?

  毕竟宿醉的根本原因是酒精,因此酒精浓度大的酒更容易给你带来一场宿醉。换句话说,烈酒比鸡尾酒、啤酒或葡萄酒更危险。

  除此之外,有些酒含有的同源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痕量化学物质——水平较高,而同源物也是宿醉的因素之一。研究证实波旁及威士忌之类同源物含量高的深色烈酒能引发的宿醉要比浅色或者伏特加那样的无色烈酒严重,后者是不含同源物的。德国的一项研究系统地考察了多种酒精饮料的同源物成份及宿醉风险,生成了上面的这幅排名表。一种叫做甲醇的同源物——威士忌和红葡萄酒中含量最高——遭到了最严厉的指责,因为研究表明它在所有酒精都被排出后还会在体内流连,这可能解释了宿醉症状的持久。

  这也顺便解释了一个被广泛相信的说法:多种酒掺着喝会引起宿醉——更多种类的同源物自然会引发更多种类的后果。不过任何有关饮用顺序的说法却都得不到解释,尽管像这样的格言已是年深日久:“先白后啤,云淡风清,先啤后白,不得安宁。”

  如何防止宿醉?

  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最明显的:别喝酒。或者最起码,别喝太多。

  如果你实在免不了大喝一场,有几种做法可以尽量减少宿醉对你造成的影响及其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且这些做法都很符合人们的直觉。别喝太快,别空腹喝。喝慢一点,要么吃饱了再喝要么边吃边喝。食物并不会吸收酒精,但是装着食物的消化道会减缓你的身体吸收杯中之物的速率。另外,脱水尽管只是因素之一,但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喝酒时注意补充水分也会有好处。

  如何快速缓解宿醉?

  有没有某种超级食物/饮料/仪式能够奇迹般地去除一夜纵饮的后遗症?这个嘛,根据不同地区的传说,治愈宿醉的方法有食用虾(墨西哥)、腌鲱鱼(德国)、腌梅子(日本)或者饮用咖啡(美国)、浓绿茶(中国)或杂碎汤(罗马尼亚)。很多流行食品和饮料——诸如血腥玛丽、火腿蛋松饼,甚至可口可乐——都被杜撰出了“治愈”宿醉的功效。

  不幸的是,没有证据表明上述任何一种家常土方有助于缓解宿醉,也没有证据表明所谓的“狗毛”技术 (也就是第二天早晨接着喝)有任何功效。它或许会暂时麻醉你的感官,让你感受不到宿醉的症状,但是它丝毫解决不了内在的生理问题——而且显然还会带来另一场宿醉。

  其他一些饮君子信誓旦旦地说着一些貌似科学的良方——比如维生素B或者咖啡因——但是研究也没有发现这些物质能够让你轻松一点。

  那么你到底应该怎么做?一些广为人知的非处方药能够缓解部分症状:非甾体抗炎药,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能够治疗头痛和其他疼痛,同时你还可以服用缓解恶心症状的胃药,如Tums抗胃酸钙片或者Pepto-Bismol。

买房须知的18个常识 春节宿醉的常识须知

  千万不要服用扑热息痛,因为肝脏在忙着处理酒精时,格外容易受到扑热息痛的毒性影响。你可以吃点东西,喝点水,然后休息一下。听来很没劲,但是这样的时刻,时间是唯一可靠的解酒药。

  会不会很快就有种真正科学的治愈方法了?

  2013年秋天,一些宣称科学家很快就要开发出不会引起宿醉的啤酒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了一片欢腾。然而很不幸,很多报导都是对科研成果的夸大其词:截至目前,研究者只不过将电解质掺进了低度啤酒中,并证明了这种啤酒引起的脱水比普通啤酒轻微。因为宿醉是由除脱水之外的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新款啤酒并不比一边喝酒一边喝水更具有“疗效”。

  伦敦帝国学院的其他研究者正在致力于合成一种能够产生酒精带来的愉悦感觉而毒性小很多的化学混合物。理论上来讲,这种物质能够减少宿醉的可能性。不过这项研究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而且考虑到真正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审批流程之严格,不难想象这种人造酒精获批上市还需等些时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06771/617150848.html

更多阅读

喝酒后为什么会宿醉?不仅是乙醛的“功劳” 乙醛酸乙酯

大多有喝酒经验的人,往往也有宿醉的经验。宿醉并不令人好受,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才是导致宿醉的“罪魁祸首”,然而日本专家指出,乙醛仅仅是造成宿醉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什么原因会造成宿醉呢?让日本经济新闻撰稿为

买房须知的18个常识 买房常识之买房须知的14个常识

要买房,看买房常识,先来了解一下房子的基本特性吧,来看看买房必看的五大参数,首先进深一般都在10.5~12米之间是比较理想的;楼间距的距离越大,就表示品质越高,私密性就越好;一般来说,得房率越高越好,但是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了,就会造成生活舒适度

钢琴购买常识 购买银饰品需要知道银的哪几个常识?

购买银饰品需要知道银的哪几个常识?――简介银饰品现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那么我们在购买漂亮的银饰品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常识呢?购买银饰品需要知道银的哪几个常识?――方法/步骤购买银饰品需要知道银的哪几个常识? 1、1. 白银

葡萄酒常识 喝葡萄酒必须知道的几个常识

喝葡萄酒必须知道的几个常识 一、红葡萄酒与红酒的区别红葡萄酒是红酒的一种,是鲜葡萄汁制,有一定的保质期,而干红是葡萄皮所制可长时间放置红酒就是红葡萄酒,是葡萄酒的一种葡萄酒按颜色分,可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

声明:《买房须知的18个常识 春节宿醉的常识须知》为网友海以南不再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