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美术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






zhongguo shaoshu minzu meishu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
painting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中国少数民族的绘画、 雕塑、 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称。它们多具有本民族的美学意趣、内容和形式,是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中国古代曾把少数民族美术称作“番族画”。宋朝《宣和画谱》开始使用此词。该书认为“番族画”要强调各兄弟民族文明友好的内容,尊重他们的风土故习,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形体结构,如实描写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衣冠,可达到按图可考的程度。对于鄙贱兄弟民族的作品,不得记入画谱。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有极其丰富的美术创作,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美术家。如唐代出身于阗的尉迟乙僧,以民族风情的绘画作品驰誉于长安画坛。他在长安奉恩寺所作《本国王及诸亲族图》,歌颂了于阗各族与友好交往的时代精神。他以西域人物形象作画,生动感人,尤其是“凹凸花”和“屈铁盘丝”的绘画技巧,代表了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于阗艺术的特殊风格。唐末胡是人的优秀画家,他的作品就《宣和画谱》所载,全是游牧民族生活的景象。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在胡的《胡人下马图》中题诗:“庐鼎列帐幕围,鼓角未吹惊塞鸿”,从意境中,可以想象到英武雄壮的兄弟民族人物形象。胡是最早以卓歇为内容进行创作的画家,传世的《卓歇图》曾被清代高士奇认为达到“摹画曲尽”的程度。宋代刘道醇说他“能曲尽塞外不毛之景趣”,而“塞外景趣”正是胡独有的美术风格。辽代画家耶律培是人,他的作品植根于生活,富有深厚的民族情趣。《八旗画录》专列了许多少数民族画家,他们丛芳竞秀,荣立画坛。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形象地记录了当时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在滦平县春秋时期族墓内的许多富有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上面,有青铜耳环、青玉管,玛瑙、绿松石等组成的项饰,有以动物形象造型的装饰品,如蹲踞的虎、仆伏的蛙和犬、长方形的兽纹图案等。这些作品的取材是同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喜好相联系的。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多以动物纹作为艺术的特征,如喜好在青铜器皿上用具有个性特征的动物形象作为主要装饰内容,反映了他们在特定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云南晋宁是秦汉时期古滇族聚居的地方,在那里发现的青铜器,其造型艺术以人为主题,刻画了近 300个穿不同民族服饰的人物。人物中有的在杀奴隶、杀牛祭祀铜鼓和铜柱,有的在战争中俘获奴隶,有的在进行祈年式的舞蹈,有的是奴隶在向贵族“献粮”和“进贡”。这些画面反映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
 少数民族美术,是以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的具有独特的信仰与文化传统。他们的卷轴画“唐卡”属于宗教艺术。有单幅“唐卡”和多幅成套的“唐卡”。它的表现形式有固定的程式,其中色彩对表现神像起了强调的作用,如表现神的庄严相貌用黑色,衬以金色背景,称“金色唐卡”。表现神的温和相貌用白色;表现神的愤怒相貌用红色和深蓝色。用色彩强调绘画的艺术效果,在藏族的壁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中都是一致的,这是藏族画师特有的想象力,构成了藏族美术的独特风格。再如新疆库车地区,古龟兹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佛教文化,作品以现实生活中的乐舞内容为主,既表现了佛国的境界,却又抹去了佛国的神秘感。形式上,以菩萨画像而论,造型优美,体态婀娜多姿,形象端庄恬静,显得清雅飘逸。尤其是丰富的半裸或全裸的人体艺术,在千变万化的形态与神情中,看出龟兹画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认识和表现青春与老朽的对比规律,通过人体艺术再现自然的节奏与力量。这说明龟兹人民赋有明朗的性格,才得以表现出这样富有生活与浪漫气息的传神艺术。
 在相互毗邻的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美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如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的古代各民族,大多有铜鼓艺术。铜鼓上有丰富的动物纹样,如扬子鳄、蛙、翔鹭、牛、虎等;有反映社会风俗的场面,如划船竞渡、舞人羽冠长剑、杀牛杀人祭祀等,皆为南方各族美术共有的特色。广西西林一面铜鼓上刻有以翔鹭、竞渡、羽人为主题的纹样,与云南、贵州的铜鼓纹样宛若一版所制。铜鼓艺术的装饰手法,从抽象讹变的图案到写实纹样,尤其是斜方式菱形的四方连续几何纹样,对于傣锦、壮锦、的印花、和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传统的本土文化相对照,有鲜明的共性。(见彩图[铜鼓  广西藤县古竹出土。三国时期当地少数民族的遗物。鼓面系太阳纹。纹饰为变形][羽人形,次为鹭纹。])
 少数民族美术的名迹甚多,如的花山壁画,的剑川石窟,北方游牧人的阴山岩画,的墓室壁画,的建筑艺术等,均以独特的民族风格而著称,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见彩图[广西花山崖壁画  壮族古代崖壁画。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明江两岸峭壁上,已发现数十处。画面以人像为主,还多出现兽类、铜鼓、铜锣等物。其中花山][一处画面宽百余米,高40余米,画有人像1300多个。笔调粗犷有力,绘画年代久远,对研究壮族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美术有了新的发展。经过高等院校的培养教育,已初步形成一支少数民族的美术专业人材队伍,并有了一些专家、教授、画师和蜡染师。他们继承传统的美术遗产,发展了本民族的艺术。如对苗族的蜡染艺术进行了新的创造,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获得好评。
                 张光福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0851/7687801671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用中国知网免费下载论文 如何免费下载知网论文

如何用中国知网免费下载论文——简介中国知网是优秀的论文、期刊文献网站,其收集了几乎各个学科的资料,是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以及专业人士参考写作的必备网站。然后很多需要参考论文的毕业生会发现中国知网的论文下载是收费的,或是跑的

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 少数民族讨厌回族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整体信仰伊斯兰教,故主要的生活方式为伊斯兰,回族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主要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巡礼,所以,有必要先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进行一些研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

中国民间美术论著索引·现代3-1 转载并整理 论著是什么

中国现代民间美术篇目索引·图录索引《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这是1983年7月在贵阳召开的首次“民间美术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收入王朝闻、张道一、王树村、叶又新、廉晓春、毕克官

声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为网友花心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