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很依赖父母、特别听父母的话,可是现在孩子慢慢变得逆反、不听话,一回家不是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而是先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抱着平板电脑玩游戏。为什么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感觉快把孩子“弄丢”了?
的确,外面的世界对孩子的诱惑很大,电视、网络、商时时刻刻和我们争夺着孩子的思想和欲望。家长要想不“丢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之间建立互相联系的“精神脐带”,不断地给孩子输送父母爱的滋养。这个“精神脐带”是什么?是经常与孩子聊天,并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
父母该和孩子聊什么?
有家长担心自己不懂教育,聊不到点上。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然亲情,随时可以流淌,只要家长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就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要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热情,生活中的事情不断引起他们的关注、好奇,通过聊天,家长可以进入孩子多彩的精神世界。一次,一位家长去接孩子,看到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些孩子围着老师唧唧喳喳地聊着。他以为是老师在布置作业,没想到老师和孩子们聊的内容都是孩子们之间的事:周末想去哪里玩、哪个卡通人物最可爱、上学路上有什么奇特的见闻……老师和孩子们聊得那么投入、那么热烈,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此,他改变了以前和孩子的聊天内容,开始关注孩子感兴趣的点滴小事。
随着孩子成长变换内容。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聊天的内容也要相应变化。孩子小时,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聊故事的内容、故事中的人物命运、情节变化以及与孩子生活有关的话题,这是孩子精神生命的乳汁,父母希望孩子学会什么、期待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也自然含在其中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交往环境越来越复杂,父母要细心观察,帮助孩子清除心灵的杂草。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不管父母是什么职业,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经历,只要父母热爱生活,并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将其变成孩子成长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精神世界,只要父母善于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平等地、耐心地与孩子聊天、交流,就能在父母与孩子间架起一座爱和沟通的桥梁。
因此,父母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不仅能使孩子从父母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别中得到充分的教育,还能使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亲情,稳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应充分了解与孩子聊天的意义,并通过聊天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爱和支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部分文字来源:给孩子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