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文化街 游走于多伦路(7)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多伦路的北端出口,出口处同样立着一个门楼,上书“海上旧里”。

多伦路文化街 游走于多伦路(7)


门楼外面照样是繁华的四川北路。多伦路呈L形的,而这一段的四川北路类似四分之一圆弧形。两者相扣,像半张开的扇子形。


多伦路两个出口的门楼有着独特的风格,与其他地方常见的中式门楼不同。形似国外见过的凯旋门,厚重、大气,还有一点古朴,感觉与多伦路的建筑风格挺相称的。


-

两道门楼将四川路浓重、噪杂的商业味阻拦在门外,让多伦路尽可能回归于静谧的氛围,更多地散发出氤氲的文化味。

-

-

北口门楼侧的“报童与某名人”雕塑和背后的仿古“竇樂安路”牌。

-

艺术家很善于用雕塑制造气氛。如果不是受周围广告和乱泊小车的影响,这座雕塑很容易将游客的思绪带到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

   “报童与某名人”雕塑外侧,是一排曾经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文化名人的文字介绍。对照了一遍,前面几集出现的名人雕塑独独少了夏衍先生,是思泉拍漏了,还是根本就没塑?上海的朋友大概能够回答思泉的问题。



-

还拍了几幢老建筑。

这幢多伦路250号建筑,外墙的立面呈圆弧状,正好占据了一个十字路口的拐角。因为孔祥熙曾在此居住过,人称“孔公馆”。

-

其余的几幢没细究,那是因为思泉后面还有别的安排——十点钟要赶到某处与几位朋友见面,而当时已近九点半。





在多伦路上拍到两张少见的镜头——假玉器诈骗。两人坐在折叠小板凳上,拿着一件假玉器,高声讨价还价,吸引路人。拙劣的骗术,估计不会有人上当。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人上当,长时间地如此为之,不嫌累?

其情景实在与多伦路的文化氛围不相称。



-

“站”在一旁的柔石先生和他的战友们看后不知有何感想?


这栋“玉工坊”大概不会造假吧?

-

刚到达时随拍几张清晨的四川北路(不知对否?)






附注:实际上这是一集结束篇。前面还有一集,关于“瞿秋白”的,漏放于草稿箱。而今天人在外地,只好先上这集,下周一再将“瞿秋白”补上。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有关介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051/578185223662.html

更多阅读

于慧光(小乐)游走世界之马来­西亚篇~~ 林小乐在末世txt

继续马来西亚游记,稍一懒惰,这游记就要在我脑子里游走了~~马来西亚游给我的感觉还是悠闲多一点,蛮适合修身养心的~因为行程并不赶,清晨睡到自然醒,睁开眼,起身拉开窗帘,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酒店外的世界,绿地蓝天,还有我喜欢的欧式小楼,真想

日元对英镑汇率走势图 游走于日元英镑跌势之间

     随着“货币战争”的进一步白热化, 日英两国政府延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日元、英镑连续走低。索罗斯等国际投机机构继此前做空日元大幅获利之后,如今又借力英国央行会议记录披露的新一轮 QE冲动,发力砸低英镑。尽管英镑、日

w两个世界韩剧网 游走于两个世界 营销80后得上天入地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编者按:80后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依赖网络存在。    如果说70前大多只是一个会简单运用电脑的时代,而90后还处于一个玩电脑基本就是玩游戏的时代,那么80前后的一群人

杨秀珠:游走于罪与罚边缘的中年女人

    两年来,我时刻关注着这个游走于“罪与罚”边缘的中年女人。2003年5月,我在温州深入采访,在国内最早深度揭秘杨秀珠出逃事件。    现在,杨秀珠的出逃路径逐渐清晰:新加坡—美国—荷兰。    在温州,杨秀珠的升迁之路老少皆知

声明:《多伦路文化街 游走于多伦路(7)》为网友淋湿了我的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