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传 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左思传 左思传

  左思传

  左思,字太冲,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人虽相貌不扬却极其具有才华,后因其妹进宫入选,深得晋武帝恩宠,举家迁往洛阳定居,任秘书郎一职。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并成为当时著名文学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一员,身份地位大大提升,以其过人的卓越才华受到世人赏识,有《三都赋》传世。

左思画像

  左思出生寒微,相貌不扬,天生不善言辞,不擅与外人交流,性格也有些内向。早年受到家父左雍的激励,发奋进学,辞藻华丽,文学造诣很深。因其不喜交游,经常闲适在家,专心写作,仅一年便写成《齐都赋》。而后《齐都赋》全文未能流传于世,只有少数散文残章被收录在《水经注》与《太平御览》之中,实乃一大憾事。

  关于左思最有名的莫过于“洛阳纸贵”的传奇故事。据传当年左思因为没有名气,攥写《三都赋》时并不为人看好,当时有名的文人陆机讥笑粗鄙之人,绝写不成佳作。但左思并没有因为旁人的议论二放弃著作,坚持完成《三都赋》并交由当时名誉极高的皇甫谧阅审。皇甫谧称赞其《三都赋》实乃传世佳作,并为其作序。当时并没有高潮的造纸、复印技术,人们为了传阅《三都赋》纷纷买纸手抄,一时弄得纸价飞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由来。

  左思貌丑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重视门阀制度和容貌,那个时代王公贵族便是位居高层的代表,他们过着高官厚禄的生活,而出身低微的百姓就算有才也不被重用,社会制度严重不公。而且美貌也成为人们拥戴的一种,貌美之人便会受到较好的待遇。

左思画像

  而诗人左思两样都没有,不仅出身卑微,而且貌丑,在那个注重外貌和地位的年代便一直不得志,就算他再有才华也不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左思的容貌到底有多丑呢,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个故事来进行判断。

  传说左思因貌丑曾被街上的妇孺以唾沫攻击,这段故事据晋书记载为“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当时左思居住在洛阳,当地有一个美男子为潘安,当潘安出门时因俊美的容貌常得妇人喜爱和追崇,妇人们还常偷吃潘安豆腐;反之左思因貌丑出门时常被妇人们唾弃,甚至向他丢东西以示嫌弃之情,因此左思常受打击。

  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左思是一个样貌丑陋之人,可能是个歪瓜裂枣,但貌丑就算了,还碰到一个容貌俊朗的男子与其生活在一起地方,两人一对比更显其貌丑。

  左思咏史其五

  诗人左思所写的《咏史八首》其五所描写的除了单纯的表达自己愤世嫉俗的情绪和对社会门阀制度不公的不满,其中还体现了诗人左思的高大情操,出身贫寒的诗人由此表达自己并非是为了权益攀龙附凤之人。

左思《咏史八首》其五部分诗文书法图

  引其五原诗: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描绘的是京城皇宫中的建筑和王侯将士的府邸的高大雄伟,门院高耸的状态,其中从“峨峨”、“蔼蔼”的叠词便可得知那些有高大门院的建筑均是王公贵族们第宅,诗人左思不仅用这些来表达那些贵族们豪华奢侈的生活,也从“高门”来表达出门阀制度的现状。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得不向社会现实低头,卑微出身的贤士却往往难以实现抱负,输给了门阀制度之下。而诗人也对自己进行剖析,已经得知现状如此,自己也非“攀龙客”,自己希望有一番作为能够利用自己才识报效国家,但却不得,因此要与这仕途告别,从此隐而居之。

左思传 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左思传 左思传

  诗人将自己最后的愤慨写的甚是豪迈高昂,虽然有心心系天下,但却为不参与这社会腐败的浑水而隐居,即表现诗人的愤慨也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左思的妹妹

  左思是一个才子,他的妹妹名为左芬,其才名仅次于左思,尤其擅长诗文创作,两兄妹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但都一样的容貌丑陋。

左芬画像

  左思因貌丑地位卑微不得志,但其文采过人而被人知,其妹左芬的厉害的文学创作之名因为左思也渐渐在文学界得以流传。遂左芬的才女之名便流传至京城洛阳内的皇宫中,于是晋武帝便将左芬召进宫中纳为妃子。

  且说晋武帝为好色之徒,怎会纳丑女左芬为妃呢?那是因为他为了彰显自己惜才的虚名,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而迎娶这样一位才女诗人进宫,只为了一个虚名而已。左芬被召入宫后,过着清心寡欲、百无聊赖的后宫生活。

  《晋书》中记载的是左芬的后宫生活为“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表明了晋武帝因左芬相貌丑陋,且身体虚弱并未宠幸她,左芬便常居“薄室”,且还常需要完成晋武帝给她的任务——写诗作赋。由此可见左芬只是作为一个女诗人的身份被纳入后宫,更像是一个御用诗人,而晋武帝对其才华也甚是欣赏。

  左芬因久居深宫,在这期间不论是完成晋武帝所给“任务”,还是自己有感而发,所写诗赋在文学上颇有地位,其中以《离思赋》为甚。

  左思代表作

  左思是为晋代大家,因其博览群书、刻苦专研,遂极其擅长写诗作赋,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其赋的代表作为《三都赋》、诗的代表作为《咏史八首》。

左思画像

  左思自幼资质平平,且貌丑身材矮小,常被歧视,也不得其父好评,故发奋图强,后成为晋代文学大家。但这并没有让左思因此成名,其空有满腹经络却不得赏识,因其出生寒门,在当时那个“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门阀制度下,屡屡受挫。

  故左思常将自己的抱负和无奈抒发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其诗的代表作《咏史八首》便是描绘了左思心境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愿以才识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到最后认清社会现状热血被浇灭的无奈,直至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的变化。

  《咏史八首》真正的表达了左思怀才不遇的境况,也对当时的黑暗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其尖锐的笔锋是为当时不可多见的,左思将情怀和社会现实很好的融合,其表达的艺术形式十分巧妙。

  且说左思赋的代表作《三都赋》,是讲述的三国时期魏都、吴都、蜀都的情况,耗费其十年的时间构思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现状。左思对于此赋的写作手法堪比班固和张衡,其写作艺术在赋中战友一定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251/220964562433.html

更多阅读

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1 节气简介大暑(Great heat),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

二十四悌之一之二 二十四悌读后感

很多人都知道二十四孝,知道二十四悌的相对较少。二十四悌故事源于湖州蔡振绅先生于1930年所编辑的《八德须知》,又称“八德故事”。二十四悌故事是作者受《二十四孝》启发,有感于德育教育的缺失,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根据正史故

二十四孝故事:郯子鹿乳奉亲

二十四孝故事:郯子鹿乳奉亲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郯国这个小国家的国君,他的孝名远近传播。他的父母已年迈,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为此,郯子非常焦急,为了救治父母的病他想方设法四处求医。他听医生说,治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

声明:《左思传 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左思传 左思传》为网友黑名单上的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