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t4规划图 13-4 首都第二机场

                首都第二机场    首都第二机场首都第二机场的概念最早在2006年提出。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了北京新机场选址协调小组,根据当时的推荐方案有三个备选地: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廊坊市、北京市大兴区。最终大兴区胜出,礼贤镇、榆垡镇成为备选地址,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2月,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第二机场有望成为“世界最大” ,计划于2017年竣工。

目录

简介 建造原因 重大意义 建造规划 面临困难 选址标准 最新规划 世界最大 展开简介 建造原因 重大意义 建造规划 面临困难 选址标准 最新规划 世界最大 展开 简介2012年2月,从廊坊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北京新机场即将在京廊交界间开工建设,2012年廊坊将加快实施全面深入对接京津战略,努力构建以北京新机场为集疏运枢纽、轨道交通及高速公路为主动脉、普通干线公路为集散线、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点线分布、干支结合、层次分明的交通对接体系。 建造原因同样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上海,实际上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用于分流国际旅客对虹桥机场的客运压力。那么北京建造首都第二机场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因为首都机场的客流吞吐量预计达到饱和。2008年,首都机场完成扩建工程,新增了第三跑道和T3航站楼,机场年设计吞吐量提 shadow?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首都第二机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升至8200万人次。2010年12月9日晚上,准备搭乘国航航班飞往新加坡的澳籍旅客李先生收到一份礼物:红色围巾。作为首都机场当年第7000万名旅客,他见证了首都机场日渐繁忙。按照这个速度2011年,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大关。这意味着,离达到首都机场年设计吞吐量只有区区200万之遥。那么,首都机场客流饱和很可能会提前到来。 重大意义2008年3月,中国民航总局发布《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在规划中指出,中国机场数量、地域服务范围均不够,存在“东密西疏”的格局,大部分中型以上机场容量已饱和或接近饱和。尤其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如果再进一步扩建的话,已经规划的周边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如果客运吞吐量超过每年8000万人次,人流过多对周边生态环境也会有影响。世界上的大机场,最多也不会超过1亿人次,纽约、伦敦、巴黎等地也都有两座或者更多的机场。所以,为了缓解首都机场的空中压力,拟建北京第二机场。并且,未来的北京第二机场同属北方(含华北和东北地区)机场群内的大型机场,作为北京地区机场运输能力的重要补充,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机场共同构成中国北方(华北及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航空群。并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定位于国际枢纽机场,做为中国最重要的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含华北和东北地区)机场群的核心。 建造规划在大兴区政府的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到关于首都第二机场的一些建造规划。其中明确写到,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大兴南部,定位为综合性超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而排在2011年的规划是首都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航城、新空港产业园建设。同时大兴区也将围绕着新机场推进新航城的建设。2015年应该会是首都第二机场正式投入使用的节点。届时北京市航空旅客吞吐能力超过1.2亿人次,实现新机场半小时可通达中心城区。首都第二机场的建成时间一直备受关注,此前已有媒体报道过2015年、2016年、2040年多个“版本”。昨日,中联航总经理姚维辉透露,从民航局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内部规划中获悉,位于大兴的首都第二机场将于2011年年内立项,计划于2017年10月竣工首航。在中联航引进第十架波音飞机的接机仪式上,姚维辉透露,首都第二机场i当前规划建设9条跑道,其中民用8条,军用1条,建成后南苑机场将关闭。记者从民航局消息人士处获悉,当前跑道建设及南苑机场的后续处理仍在规划中,尚未最终敲定。 面临困难

  机场停机坪

选址大兴,也并非完美。在大兴建二机场与现存的空军南苑机场有冲突。北京终端区内基本以三环路为界,围成空中禁区,禁止民航飞机进入,因为万一飞机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将对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构成威胁。一名曾供职于空中交通管理局的人士介绍,二机场将和南苑机场的航路重叠,飞机起飞半径交叉问题也非常明显,“存在安全隐患”。 选址标准在发改委和民航总局的相关文件中规定,北京第二机场的选址建设需把握好以下几个点:一是切合实际,避免盲目追求高指标;二是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和措施,适度地规划建设发展,降低选址建设和运行的难度;三是重视对本区域内军用机场设施的整合利用,将制约因素转化为可用资源;四是积极发展壮大周边中小机场,分流缓解大型枢纽机场的压力;五是合理配置土地、交通基础设施、空域、产业等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经济性来进行论证,主要考虑这个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人口、人流、货流分布的格局;从空域方面,新机场和现今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国际滨海机场在空域上应尽可能避免冲突;进行多机场体系的比较研究,比如北京两个大机场各自怎么定位、建不建辅助机场等。 最新规划(一)规划期限第一期:2010年—2025年;第二期:2025年—2040年(二)机场位置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南端大兴区榆垡镇境内,大兴区南各庄与廊坊市白家务接壤处,京九铁路以东,永定河(冀京界)以北,廊涿高速、京台高速以西,大礼路(大辛庄-礼贤镇,北京县道)以南的区域。场址西距京九线约4公里,南距永定河北岸大堤约1公里,北紧邻天堂河,占地3029公顷。场址距南六环约28公里,距天安门约48公里,距首都机场约68公里。西距天津市中心约74公里,距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各城市距离为: 涿州市17公里、廊坊市24公里、保定市86公里、石家庄市225公里、张家口市199公里、沧州市131公里、唐山市151公里、承德市218公里、秦皇岛市276公里。(三)机场总体规划

  客机图片

北京新机场定位为综合性大型国际枢纽机场,长远看与首都机场同等重要,相对独立运行,配合各自的基地航空公司构筑中枢航线网络。以服务北京为主,同时考虑京津冀经济走廊和城市密集带的发展,与首都机场分工协作,形成对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构建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双枢纽模式的北京多机场系统。新机场预计总投资803亿元,计划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6年12月机场主体竣工,2017年4月试运行,2017年10月开航。第一期规划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其中河北13平方公里),4条跑道,航站楼面积70万平方米,客机位220个,年飞行量65万架次,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主要通过机场北部进场路和进场轨道交通,廊坊方向机场联络线,涿兴路等通道进出,如图1所示;远期规划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其中河北30平方公里),8条跑道,航站楼面积180万平方米,客机位400个,年飞行量100万架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主要增加北部新的进场通道和南部快速通道。具体参数数据见表1。表1 北京新机场运量规模及设计参数预测表序号项目类型4500万旅客量第一期(2025年)第二期1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国内360056167500国际90015842500合计45007200100002年货邮吞吐量(万吨)国内7596110.4国际75104129.6合计1502002403飞机年起降架次(万架次)合计4065100年客机起降架次(万架次)国内30.148.371.6国际6.011.422.0小计36.059.793.6年货机起降架次(万架次)
1.52.32.8其它类型飞行架次(万架次)
2344高峰小时起降架次(架次)国内74111143国际183045合计921411885高峰小时旅客人数(人)国内97001490019500国际290050007800合计1260019900273006航站楼面积(万平方米)国内5075118国际203362合计701081807货站面积(万平方米)合计15.420.822.88货机位数(个)合计2126359站坪机位(个)国内82121156国际284770小计11016822610缓压机位
35608011客机位数合计145220400 世界最大首都机场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2012年2月27日表示,首都第二机场项目还未获得发改委的批准。据多位机场及业内人士透露,该项目仍在筹划之中,按照规划,第二机场拟建9条跑道,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场。“这将大大缓解首都机场的客流压力。”一位首都机场集团内部人士称。据透露,首都第二机场远期年旅客吞吐量预计1.3亿人次以上,货物运输能力550万吨以上,计划于2017年10月竣工首航。中联航总经理姚维辉表示,首都第二机场建成后,当前以南苑机场为运营基地的中联航将转场至第二机场。南航集团则将在首都新机场建设北京航空运营总部和顾客服务中心,投放空客A380、A330等大型先进客机,未来十年将在北京投放200架飞机。开放分类: 国际机场建筑物机场新机场,北京新机场,世界第一大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同义词 北京新机场一般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又称北京新机场,北京第二国际机场,首都新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远期(2040年)按照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规模建设七条跑道和约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机场预留控制用地按照终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飞机起降量100万架次,九条跑道的规模预留。该机场主体工程占地多在北京境内,是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将搬迁)后的第三个客运机场,本期建设四条跑道及一条军民两用跑道(即空军南苑新机场),70万平米航站楼,客机近机位92个,计划于2019年年底建成,在客流达到4500万人次时,建设第一卫星厅,使航站楼面积达到82万平方米,客机近机位137个,使其满足7200万人次的设计能力。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意义在于破解北京地区航空硬件能力饱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1]  中文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外文名Beijing-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简    称大兴机场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地理位置北京市大兴区 启用时间预计2019年7月1日 ICAO/ IATA/ 机场类别军民两用国际机场 飞行区等级4F级(在建) 跑道数量在建4+1军民两用 机场定位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 旅客吞吐量/ 货邮吞吐量/ 目录1 历史沿革 2 建设规模 3 关于命名 4 建设历程 5 日后发展  一市双场  未来发展 6 机场图片 历史沿革    北京新机场最早规划于2000年代,当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尚能满足需求,因此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并未被提上日程。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旅客需求得到了一定缓解,新机场暂时被搁置。2010年后,首都机场客流量迅速上升,2014年达到8365万人次,稳居世界第二,航班趋于饱和,新机场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北京新机场曾有3处选址,最终选址确定为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与廊坊市广阳区交界处。原因在于此处可有效满足周边机场的需求,避免形成资源重复配置。对于北京方面,北京南城一直是落后地区,无论从资源上还是从经济上与北部城区差距甚远,新机场的建设将极大带动南城的经济。对于河北、天津方面,新机场将有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2014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建设新机场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将建设4条跑道、150个机位的客机坪、24个机位的货机坪、14个机位的维修机坪;建设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主楼、指廊分别满足7200万和4500万人次使用需求。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南端大兴区榆垡镇境内,大兴区南各庄与廊坊接壤处。[2]  2014年12月26日,北京新机场工程举行开工典礼,预计2015年全面开工,并将于2019年7月1日开始试运转。[3]  截止2015年5月,拆迁文件均已下发给当地居民,搬迁过后,新机场全面动工最早将在2015年9月开始。“新机场一期的年旅客吞吐量是7200万人,加上首都机场,将来北京两个机场的年客运吞吐量将达到1亿5千万人,这在世界上是没有的。”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动工现场说。官方介绍,开工区域为机场西一、西二跑道北端,动工旨在利用冬季时间,开展地基处理实验,为2015年全面动工做准备。新机场位于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千米,距首都机场67千米,距石家庄机场197千米,距廊坊市中心26千米,距天津滨海机场85千米。根据规划,北京新机场工程投资799.8亿元,规划建设7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设施。[4]  建设规模    北京新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本期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航食、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生产生活设施。[5]  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规划的北京新航城以南中轴为发展的主线,辐射范围包括礼贤镇、榆垡镇、安定镇、魏善庄镇以及庞各庄镇五个主要地区。2025年北京新航城建成后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空港,成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国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82个近机位,跑道建设东一(3400*60),北一(3800*60),西一(3800*60),西二(3800*45),西三(3600*45)跑道,其中西一,东一跑道间距达2350米,为日后机场扩建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航站楼一期采用集中式布局理念,迎机面长2600米。此外,北京平谷通航机场改扩建工程2014年也将启动。[1]  关于命名   建议新机场命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场冠名的无形价值和影响力巨大,应该尽早明确北京新机场的中英文名称和相关标识。北京新机场地跨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目前来看,取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比较合适,作为地名,大兴是北京设立的第一个县;作为动词,有着引领京津冀一起振兴的美好寓意。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机场命名的惯例,取名大兴国际机场既具有标识性,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含义和历史传承性。要尽快完成新机场的命名工作,以便尽早形成国际影响力。此外,新机场距离现有的首都国际机场距离较远,一定要制定与首都机场差别度较大的名称,以防新机场启用之后,乘客因走错机场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6]  建设历程   选址确定2014年5月上旬,环境保护部公布了《北京新机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央视国际又证实了北京新机场将落地永定河北岸,这无疑将为京津冀炒作热潮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根据报告书,新机场可研上报项目的总投资高达860多亿元,其中机场工程总投资为799.87亿元,机场空管工程为23亿元,北京终端管制中心工程为18.8亿元,供油工程为19.9亿元。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最为确定的部分,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很难避开基础建设不谈,预计区域内的基建企业将获得不小的提振。北京市政协召开新机场建设提案办理协商会,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新机场计划于2018年完成主体工程,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轨道交通专线也将于2019年同时开通。根据优化方案,旅客到最远登机口步行距离仅630米左右。新航站楼将按照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成为国内新的标志性建筑。方案中,航站楼设计高度由80米降为50米,功能分区更加合理,便于采取屋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设计,同时实施照明、空调分时控制,积极采用地热能源、绿色建材等绿色节能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7]  发改委批复2014年12月15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建设新机场项目。北京新机场选址正式确定:北京市南端大兴区榆垡镇境内,大兴区南各庄与廊坊接壤处。[2]  新机场情况 4条跑道+70万㎡航站楼据了解,2013年、2014年,民航局先后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关于报送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关于报送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说明的函》等多个材料。2014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批复表示,为满足北京地区航空运输需求,增强我国民航竞争力,促进北京南北城区均衡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更好服务全国对外开放,经研究同意建设北京新机场。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新机场主要建设呈“三纵一横”布局的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主楼、指廊分别满足7200万和4500万人次使用需求),2座空管塔台,以及场内供油工程等相关设施。此外,在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还将建设北京终端管制中心。 除了场区内将建设供油设施外,场外配套建设京津第二输油管线及泵站等设施,将进一步深化论证建设方案后,再由国家发改委另行核准。另外,南航、东航、国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会进驻新机场设置基地,工程项目需要进一步深化论证建设方案后,由国家发改委另行核准。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国家发改委批文显示,机场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其中,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180亿元,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安排自有资金60亿元,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足部分由发改委和财政部按同比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投资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等多元化渠道融资解决。同时,空管工程总投资41.6亿元,由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解决;供油工程机场场区内项目投资22亿元,资本金按35%的比例安排,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安排自有资金投入,资本金以外投资由该合资公司利用银行贷款解决。[2]  新机场项目除空管监视系统的自动化和雷达设备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外,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2]  日后发展   一市双场 首都新机场工程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2019年建成投产后,将使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面对“一市双场”挑战的城市。[5]  机场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面临的空域资源紧张局面。一直以来,首都机场有“两大难”:由于空域资源紧张、航班时刻饱和,航空公司面临着“申请航线难、申请时刻难”困局。首都机场每天大约有300个飞行架次无法安排,每年近1000万人次的潜在需求被“拒之门外”。[5]  两个机场,南北相对,可以实现空域优化。在跑道构型方面,新机场建设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构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种构型适合京津空中运行特点,为空管运行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5]  “一市双场”乃至“一市多场”,是全球民航大国航空运输发展的必然产物,包括美国芝加哥、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等。[5]  在一市多场格局当中,各个机场的功能定位以及机场之间、交通枢纽体系之间的便捷联系是问题的关键。“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在国际、国内、客运和货运定位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北京新机场和现有的首都机场未来定位上有什么区别,竞争和互补关系如何处理,这应该是北京新机场发展的基本问题,会深刻影响到未来北京周边的交通体系以及航空城产业布局规划。”[5]  “一市双场”运行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作用,处理好机场与城市、机场与机场之间的交通衔接以及空域协调关系。[5]  20年内全球范围规划新建设的最大机场中,包括阿联酋迪拜迪拜世界中心,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三国际机场和北京新机场三大机场。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20年内将成为航空运输量第一航空大国,这是北京“一市双场”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一市双场”模式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管理能力良性互动这一“中国优势”。[5]  2015年5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消息称成都第二机场项目立项正式获批,2015年底有望开工。未来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8]  未来发展 2019年建成的部分为新机场一期,即:新机场北航站楼,满足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需求,一期完成后二期将同步开建,于2025年达到7200万人次的吞吐量。但在短期内,该机场无法超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长期来看,该机场距离市区更远,未来一定是主营国际航班,因此,远期吞吐量将超越首都机场。机场图片   2014年11月,法国ADP Ingenierie 建筑事务所携手著名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工作室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功拿下北京新机场T1航站楼设计项目。随着机场建设的推进,该事务所也在日前完成了这个全球最大机场客运大楼的概念设计[9]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1.    北京新机场今年开建 计划2018年年底建成   .新华网.2014-01-4[引用日期2014-01-4]2.    发改委批复北京新机场 投资约800亿 将成国内第二大机场  .中国农业新闻网[引用日期2014-12-15]3.    北京新机场工程今日正式开工 将于2019年试运转  .搜狐新闻[引用日期2014-12-26]4.    北京新机场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2014-12-28]5.    新闻分析:首都如何应对“一市双场”挑战?  .新华网.2014-12-24[引用日期2014-12-25]6.    建议新机场命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中国政协新闻网-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6-1]7.    新机场最远登机口步行只需8分钟  .网易.2014-06-10[引用日期2014-06-10]8.    成都将成全国第三大航空枢纽  .电缆网.2015-05-18[引用日期2015-05-18]9.    法国公司中标北京新机场设计项目 设计图公布(图)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02-12]词条标签:非地点 , 机场 , 地点 , 北京新机场 , 交通设施 , 交通

 

                 北京新机场全面开建 工程投入超700亿         2013年01月13日 02:19  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昨日消息,新机场已获批,计划今年启动一些局部建设和拆迁工作,明年全面开工建设,争取在2018年具备使用条件。据了解,新机场规划建设民用跑道6条,其中本期建设4条。

  专门设计一条斜向跑道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助理朱文欣介绍说,新机场建设已于去年12月22日获国务院批准,今年启动一些局部建设和拆迁工作,明年全面开工建设,争取在2018年具备使用条件。

  据了解,新机场规划建设民用跑道6条,其中本期建设4条。目前,指挥部正在做民航机场工程的准备工作。

  据了解,为了能够提高效率,新机场在跑道建设上将更为灵活。除了三条南北方向跑道之外,还根据北京东南方向航班为主的特点,专门设计了一条斜向跑道,主要用于起飞以提升运行效率。

  同时,经过北京市政府与南苑机场管理方的协调,新机场启用后,现有南苑机场的飞行功能,将转到新机场。

  新机场由首都机场集团管理

  新机场的投入将非常高。据了解,机场工程的投入初步估计就将超过700亿元。

  新机场建成后,将有多大的容量?对此朱文欣表示,按照规划,从航站楼的设计能力看,初期建设共有4500万人次/年的吞吐量。跑道的能力要大一些。预计2025年,旅客吞吐量能够达到7000万人次/年左右。

  新机场建成后,依然是由首都机场集团进行管理。如此大规模的两个机场,管理是否存在难题?

  对此,朱文欣表示,北京的多个机场管理在空域、旅客服务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复杂度,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问题。当前首都机场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些经验今后都会应用于新机场的管理中。

  ■ 前瞻

首都机场t4规划图 13-4 首都第二机场

  新机场将建轨道交通

  线路暂以北京南站起始,全长37公里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北京将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超前谋划临空经济区。

  北京新机场是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和安全保障,事关全市发展布局。目前,北京正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完成前期论证审批,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同时还将认真分析北京新机场功能区在全市布局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深入研究开发建设思路,为制定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打下基础。

  据了解,为了方便居民到新机场的出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年至2016年)显示,一条从中心城区至北京新机场的轨道交通快线将投入建设,线路暂以北京南站起始,长37公里,实现全程半小时到达。这也是建设北京新机场重要的配套工程,约投资197亿元。

  ■ 新闻背景

  首都机场吞吐量近饱和

  早在2008年,已经启动北京新机场的建设的选址工作,直到2012年底,这个项目才获批准。

  新机场之所以持续时间较长,除了建设工程的审批周期本身需要一段时间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京已经有了首都机场这样一个超大型机场,对于是否还需要另外一个超大型机场,业内曾经发生过激烈争议。

  然而,首都机场的忙碌现状,决定了有必要建设一个新机场。据了解,首都机场已连续第三年在吞吐量上排名全球第二,容量已趋于饱和,如果不能提早布局,北京地区航空业务增长将会出现瓶颈。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助理朱文欣表示,首都机场的吞吐量已经接近饱和。同时,从世界上看,世界级城市中,也仅有北京只有一个机场,东京有2个,伦敦有5个,巴黎有2个。

                                                     (原标题:北京新机场明年全面开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251/434135436811.html

更多阅读

2014成都车展模特高清图:第三季

126北京车展高清图集>2014成都车展模特高清图:第三季 (1/100)   下载2014-08-30 上传相关图片更多图片>>2011上海车展美腿车模_12013上海车展惊艳猫女2012广州车展养眼

最新高清西咸新区规划图_e路驿站 浦东新区 新侨驿站

最新高清西咸新区规划图(地铁1#、2#延伸至机场,4#延伸至泾河新城) 按照《规划》,西咸新区将以“核心区+组团”为模式,打造“便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生态田园新都市。  与此前讨论的规划相比较,此次的西咸新区

声明:《首都机场t4规划图 13-4 首都第二机场》为网友羡煞尘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