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对阎锡山评价 揭阎锡山为何能在山西长期执政:阎锡山与山西

  阎锡山从1911年辛亥起义当选都督,到1949年太原解放为止,在山西执政达38年之久。中间曾因倒蒋失败下野一年多,但其时山西的军政人员仍听命于他。所以在国民党中央要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中,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一、天时地利人和

  阎锡山处于中国封建王朝行将结束、民主共和国制度即将诞生之际。他顺应时代的要求,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民主革命的组织同盟会,响应辛亥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29岁便当选为山西都督,成为统辖一省长达38年之久的封疆大吏。同时,从民国建立到太原解放,中国一育处于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这就使阎锡山获得了独立经营山西的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阎锡山在山西长期执政也是不可能的。

  山西的地理形势特殊,东北两面有崇山围护,西南两面则由黄河屏障,出则冀鲁可取,入则易守难攻。阎锡山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地理条件下,于1928年出兵娘子关轻取平津,1930年又直下济南;而进犯山西的国民军和奉军,却未能突破雁门关和娘子关。这是阎锡山能够在山西长期立足的另一个原因。

  在辛亥革命中崛起的人物很多,陕西、贵州、云南等省也都有类似山西的地理条件,但是那里的领导人并没有像阎锡山那样,能够在当地长期立足,其原因就是未能做到人和。阎锡山却不同。辛亥起义,山西处于京畿肘腋之间,袁世凯必欲取之而后快,议和中不承认山西为起义省份,派兵侵占太原,议和结束后,又不许阎率民军返回太原。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支持阎锡山是理所当然的,而清政府任命的山西官员也欢迎阎锡山回太原出任都督,结果袁世凯只得让步。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冯玉祥的部队大部分投降了蒋介石,而阎的部队除周思诚师行动迟缓被俘外,其余都按建制撤回山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的部队也有投敌和起义的,但为数较少。所以,阎锡山是比较善于笼络和驾驭干部的。

  人和问题应该谈及人心向背问题。阎锡山成在顺应民心,最后失败正是丧失民心的结果。

  天时地利,得天独厚,人和问题,处理得比较恰当,要长期执政,还有许多方面需要配合。

  二、以治国之策治理山西

  有人把山西称为独立王国,把阎锡山称为土皇帝,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正是把山西当做一个国家来治理的。

  有一个政治组织——民族革命同志会。

  三十年代,阎锡山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到抗日战争开始时大部结束。1938年 2月重新成立了民族革命同志会,用以团结干部和保证自己政令的推行。1939年“十二月事变”以后,他强化组织领导:把组织放在“组政军教经”各个部门之上;在所有基层单位都建立同志会的分会;要求军政干部和中学以上学生都必须参加同志会;各地都建立组政军教经统一领导委员会(统委会),由同志会的干部委员会担任主任;而他自己则以同志会会长的名义进行领导,开大会必呼“会长万岁”、“忠贞会长’等口号,以树立组织(政党)和领袖的绝对权威;同时规定严酷的纪律(最高处分为自裁即自杀),来约束和统一部下的行动。此外,还建立了“铁军”、“文人组织”、“青帮”和“洪帮”等外围组织。

  有一套政治理论——物劳主张。

  他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借用了马克思主义中他可以接受的理论,创立了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的学说,简称物劳主张。他反对金代值,即反对以金银为本位的货币制度,主张发行物产证券,收多少货发多少物产证券;反对资私有,反对资产生息,主张资由公给,实行按劳分配。他用这些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主张来团结干部和群众。

  有一支军队——晋绥军。

  少则10余万人,多则达到20余万的晋绥军,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但它基本上是由阎锡山指挥的,是为保卫山西和阎锡山和利益而存在的。

  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公营”事业。

  二十年代阎氏建成可以制造步枪、手枪、冲锋枪、轻重机枪、手掷弹、迫击炮、山炮、野炮、重山炮及其所用弹药的太原兵工厂。三十年代又修筑了同蒲铁路;创建了包括采煤、采矿、炼焦、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毛纺、皮革、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厂矿的西北实业公司;整顿了山西省银行,新设了铁路、垦业、盐业等银号及其实物准备库,发行钞票;总资产达到了二亿银元。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物价稳定,得到蒋介石的赞许,使他得以再度在山西立足。特别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太原兵工厂是他赖以存在的主要支柱之一。

山西人对阎锡山评价 揭阎锡山为何能在山西长期执政:阎锡山与山西

  有培养人才的机构——各类学校和训练机关。

  正规学校除山西大学外,还有工专、农专、商专、法专、医专和外国文言学校(今之外语专科学校)等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以及许多中学和师范。此外,还有培养军官和行政干部的军校和训练机关,这些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二十年代中后期以至四十年代,就成了阎锡山军政干部的骨干。他们大部分忠于阎并能按阎的意图办事,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派来的干部,阎锡山是拒绝接受的。

  有严密的安全机构——政卫组和太原特种警宪指挥处。

  这两个特务组织先后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务都是“肃伪”,即肃清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和同情革命的人。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被他们杀害的“伪装分子”都是数以百计的(不包括“三自传训”中所处死的)。

  能适时提出独特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

  他对国民政府的例行公事一般遵令照办,但不受国民政府的政策法令的约束,他要根据山西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独特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1917年兼任省长之后,他保境安民,不参加军阀混战,关起门来推行六政三事(水利、蚕桑、种树、天足、剪发‘男人剪辫子’、禁烟、种棉、造林、畜牧),整理村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提出自强救国与建设救国的口号,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奠定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基础。1935年,日军侵犯察绥,他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1936年又确立了联共抗日的路线,成立抗日组织牺盟会,邀请共产党员,共同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他领导的第二战区,国共两党军队并肩作战,阻滞敌人前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使山西成为全国抗日的模范地区。他的独特做法,多数是正确的、及时的、有效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251/544815940502.html

更多阅读

牛人对《普罗米修斯》详解 对普罗米修斯的评价

牛人对《普罗米修斯》详解,看完你会觉得这电影剧本真的很用心点顶的都有15分钟首先得说,这部鸿篇巨制的《普罗米修斯》,虽有着商业片那气势磅礴的镜头与高端3D效果,但它更多的闪光点在于哲学层面上,对人类的追本溯源。对造物者和造物进行

寇准,寇老西儿原来不是咱山西人 寇老西儿 迅雷下载

小时候,听刘兰芳评书《杨家将》,在杨家将满门忠烈,男女老少齐上阵的背后,有两位贵人默默相助,一位是八贤王赵德芳,一位是机智诙谐的“双天官”寇准。由于寇准操着一口地道的山西话,又秉承“交枪不交醋葫芦”的原则,故评书中亲切地称呼他为

我对诸葛亮的评价 评价诸葛亮的忠

我对诸葛亮的评价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西蜀出现了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蜀国之所以维持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是因为当初刘备做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三顾茅庐”让诸葛亮当他的军

山西人孙宏斌:“一代枭雄”的人生沉浮

 山西临猗人孙宏斌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从就职联想到身陷囹圄,从创建顺驰到将顺驰“贱卖”,从另起炉灶组建融创到酝酿融创上市,孙宏斌的人生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而这和他的性格以及经历息息相关,“偏执”、“理想主义”、“赌徒”

声明:《山西人对阎锡山评价 揭阎锡山为何能在山西长期执政:阎锡山与山西》为网友誰怼誰暀凊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