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后人 刘伯温简介 揭秘刘伯温是如何被后人神化的

刘伯温后人 刘伯温简介 揭秘刘伯温是如何被后人神化的



刘伯温简介 揭秘刘伯温 是如何被后人神化的 2013-4-25 来源:雷霆军事网

  导读:刘基,字伯温,现在许多书籍说他才智卓绝、料事如神,深富文韬武略,在历次的主要战役中出奇谋、划妙策,协助朱元璋靖平宇内各股叛乱势力,并于军政、财务等各方面为新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开创了明初的第一个盛世。“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那么,历史上的刘伯温真有如此伟大?

  刘伯温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着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之功,不亚于汉初之张良。”刘伯温真是天才军师吗?大多数书籍提到刘伯温的军事才能时都说,他“神采飞逸,性格刚毅,抱负不凡,朱元璋一见大喜过望,拜刘伯温为军师,朱元璋能扫平元末群雄,一统天下,刘基之功,不亚于汉初之张良。”


  有人在文章中指出,刘伯温共写过两本与军事有关的书,一本是《百战奇略》,另一本是《时务十八策》。可是这两本书不但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被引用的记录,现在甚至连具体的内容也很少被提及,可见是两本没有什么价值的书。从刘伯温的实际从军记录来看,一部分是在元朝官府当军事参谋,镇压农民起义;一部分是投奔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做起义军的参谋。      从他总共合计在元朝官府三四年的从军经历来看,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色的军事才华。1360年到1363年9月,他做朱元璋的随军参谋,其中还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实际上从军的时间勉强接近两年,也只是朱元璋众多随军参谋之一,甚至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衔的普通参谋之一。1363年9月朱元璋再次出征时已经不需要他随军,而这时朱元璋的仗还远没有打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刘伯温这个军事参谋其实对朱元璋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消灭陈友谅,然后再消灭张士诚是刘伯温制定的“平定天下大计”?一些书籍都把朱元璋首先消灭陈友谅,然后再消灭张士诚,说成是刘伯温制定的平定天下的大计。甚至还将这一大计等同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人认为,这纯粹是穿凿附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

  这场大战发生在1363年,刘伯温是1360年初就在朱手下当军事参谋,到这时已经当了三年,可是当陈友谅打上门来的时候,朱元璋才匆忙赶造战船来迎战,哪里有什么先打陈友谅的“平定天下大计”的影子?更加可怕的是,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曾被敌军团团包围在一条指挥船上,如果不是部下将官韩成与朱元璋换穿袍服,假冒朱元璋跳水自杀骗过敌军,朱元璋很可能在这场大战中被杀。如果刘伯温真是一名出色的军师,能如此让主帅涉险吗?

  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大势,如果刘伯温真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功臣,而不只是一名普通的随军参谋,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能不想到刘伯温吗?可是在朱元璋1370年大封功臣的名单中原来根本就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补封了两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后一名排到了刘伯温。

  朱元璋之所以补封刘伯温一个最末一位的伯爵,主要不是看中他的军事贡献,更多的是看中他在筹备登基、修建南京城、担当御史令、修建《大明律》、恢复科举等“建国”方面的成绩,再加上他在元朝的特殊身份、跟着朱元璋十年、这时他也已经六十岁了,所以才象征性地封了他一个爵位。


  刘伯温是汉代张良一样功成身退的隐士,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刘伯温的功成身退和多次辞官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亮点,尤其是明清两朝的崇尚儒家思想的文人们,更是刻意把刘伯温打扮成张良一样功成身退的隐士,这是否站得住脚?只要略微分析一下刘伯温每次辞官和每次“辞而不甘”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次辞官都几乎与做隐士没有什么关系。       刘伯温第一次辞官是在1340年,在元朝做了四五年副县长之后,嫌官职太小、没有提升的机会,又与同僚关系不好才辞官的。1349年,第二次辞官是由于他越界举报其他官员受到上司责问不得不辞官。尽管有过两次辞官的经历,却还是看不开,1352年一旦有朋友推荐他去做“平乱”的官,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就答应去做了。刘伯温1358年第三次辞官,是因为一度被升为五品,又被降为七品,还被剥夺了参与军事的资格,才愤而辞官的,也幸亏有此辞官,才后来可能被朱元璋聘去做官。

  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明朝廷为什么这时会想到去神化他呢?1514年,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明朝廷却突然加赠刘伯温太师衔,谥文成。说他“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为什么明朝皇帝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突然想到赠封他?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其一,跟随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许多人被朱元璋杀掉了,所以才轮到了刘伯温,据史家统计,1370年所封功臣37人中,在朱元璋去世前或父或子被杀、被充军、被除爵的达到了31人,其中还不包括被暗害死的。既然这些人已经被朱元璋定为坏人,在神化朱元璋的时候自然就不能再用这些人来做陪衬了,这样就将原本排在40名之后的刘伯温一下提到了“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位置了。

  其二,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担当的是太史令,这个官职除了编制历书等,还负责观察天象,同时兼管起草文书、策命、记史事、编史书、国家典籍、祭祀等。通过刘伯温来预测朱元璋是“真命天子”更加具有欺骗性。

  其三,刘伯温写了许多文章,这样方便在文人中宣传推广。

  其四,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开国元勋中学历最高,是前朝的进士,让前朝的进士为没有正规上过学的朱元璋当老师,面子上好看,而且刘伯温比朱元璋大将近20岁。

  其五,刘伯温是有文才又有从军经历的人,适合神化成能文能武的人。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451/20782479649.html

更多阅读

辛亥革命河南女杰刘青霞简介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河南女杰刘青霞简介搜集整理:翟勇彪刘青霞原名马青霞,系清末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女儿,生于1877年,卒于1923年,河南安阳人。18岁的时候受父母之命嫁与开封尉氏县人称“刘半县”的大地主刘耀德为妻,故称刘青霞。  在刘少奇

刘天华简介 刘天华阿炳

刘天华简介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奠基人、开拓者----刘天华(1895.2.4---1932.6.8)江苏江阴市人,1909年学习军号军笛,1917年师从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琵琶、二胡,1920年学古琴,1923年学小提琴,1924年,《月夜》定稿,1928年,《良宵》《闲居吟》《空山

东方希望 刘永行 东方希望刘永行简介

  以下为东方希望董事长刘永行简介:  刘永行,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1982年,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两年后,刘氏“希望”饲料试验成功。1991年,刘氏兄弟在成

声明:《刘伯温后人 刘伯温简介 揭秘刘伯温是如何被后人神化的》为网友娚朲钚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