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34岁,农民。2010-5-5初诊:
主诉:胃脘疼痛伴咳嗽咯痰年余。
主症:胃脘疼痛陈发性发作,与情绪相关,每痛则引发咳嗽,并咯清稀白痰。胃脘不痛则咳嗽不作。舌苔白腻水滑,脉弦滑。
辨证:土湿木郁,木郁生风,风木乘土侮金。

治法:温土燥湿,镇肝达木。
方药:延年半夏汤。
按语:此案初拟吴茱萸汤治之,然方成而不惬意,有一间未达。思考过程中,突然忆及岳美中前辈介绍延年半夏汤一方颇合此证。此方肝、脾、肺同治,较吴茱萸汤治在肝脾更为贴切。遂处延年半夏汤原方三帖与之。
此今日治案,未知后效如何。然自忖思路与病情颇为吻合,取效在所必然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451/72094432972.html
更多阅读

经典的止血方,有清热泻火、除痞、通便等功效,适用于以出血、心烦悸、心下痞为特征的疾病。【经典配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现代改用水煎煮,日分三次服。(《金匮要略》)【常用剂量】大黄10g,黄连5g,黄芩10g。

经方发挥 赵明锐编著苦酒汤发表者:赵东奇254人已访问“苦酒肠”是《伤寒论·少阴篇》用以治疗痰火互结、咽部糜烂,而导致声音嘶哑、语言不出的有效方剂。本方是由半夏、鸡子清、苦酒(即米醋),共三味药组成,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鸡子清

原文地址: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花代赭石汤作者: 张仲景先师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

1 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滞顾王某,男性,1.3岁,2006年5月15日初诊。患儿2月前出现口水增多,不停流涎,渐致口周糜烂红疹成片,哭闹不安。多方-治疗不效。诊断:滞顾。治宜清热燥湿健脾。方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法半夏6g,黄芩10g,黄连3g,党参10g,干姜6g,

来源】《伤寒论》。 【组 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 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