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
中国的房车
“
我加入了两个与房车有关的微信群,时常在里面聊聊房车的话题。虽然我等屌丝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闲钱买这种车,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和我抱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少,两个微信群里800多人,房车车主和行业从业者不足两成,更多的是和我一样只是单纯喜欢的。几百个对房车并不熟悉甚至连实物都没见过的人,每天在群里聊得不亦乐乎。谈房车的性价比,谈房车的情怀,谈房车未来的发展前景……
其实这也是中国社会目前的现状,房车大家都听说过,大部分人表示向往,真正买的却没几个。原因很复杂,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中国就不缺有钱人,而且房车真心不算贵。2013年我在一个房车旅游博览会上看到多款不加动力装置的拖挂式房车,报价在2.8万元到5.8万元之间,不及北京四环内一平米的房价。
房车在中国不好卖的真正原因是买回家之后麻烦太多,停车就是个大问题。在一线城市,家里的小轿车都找不到地方停,更别说房车这么个大家伙了。而且别忘了,房车的使用率很低,绝大多数时候是停在车位上,按北京的商用停车位收费价格来算,一天的停车费就得一两百元。
还有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麻烦,作为兼具住房功能的车辆,在旅行中水、电的补给总是少不了的。中国目前能为房车补给水、电的营地少之又少,这就等于买了一架飞机却没有供起飞、降落和能量补给用的机场。
欧美发达国家的房车营地很常见,驾驶房车出去旅游,停车和补给方面都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更容易形成房车文化,普及起来也就更容易。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许多国家的法律在保障房车车主利益方面也有清晰的规定,房车有其明确的身份,不会出现上路处处被查被扣的乱象。
在中国房车是没有明确身份的,甚至连它是属于小型客车还是中型客车的问题都存在分歧。为数不多的房车营地也乱象丛生。比如刚被拆掉的西二旗房车营地,属性本是“车”的房车在那里变成了“房”。这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在这里也顺便感慨一句,还不都是高房价闹的!
啰嗦了这么多,想说的无非就是中国的房车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段路上更多是关于制度保障和文化建设的内容。社会管理部门也别急着用处罚的手段来纠正房车产业走的弯路,还是想想怎么铺路吧。如果有直路,谁愿意绕着弯走?
来源:汽车生活报
作者:一丁
编辑制作:邵学争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