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一千多年中国书画史神秘的面纱,人们清晰地看到,在中国古代画坛上可谓流派林立,画风众多。它们或以跨地区、跨时代,或以独特的艺术表现特点为旗帜。然而,有一画派却以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为流派风格,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娄东画派”。所谓画派是指美术界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一些思想认识、艺术见解、审美情趣和绘画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等相同或相近的画家构成的群体。
在画界每每说起“娄东画派”时,人们总会提及“娄东画派,隶属四王”。据史料记载,王鉴在出任廉州太守前,将自己的得意门生王翚转托给王时敏,请他代为照顾,继续培养王翚。此时的王时敏年已六十,而王翚年方二十。惜才的王时敏从王鉴口中得知王翚是一可造之才时,对王翚倾囊相受,把家藏的真迹秘本拿给王翚观赏临摹,并亲授绘画技艺。由于王翚得到王时敏、王鉴二人的亲自指授,不仅日后成为了一代名家,而且也成为了“娄东画派中”的“四王”之一。王时敏这一惜才、爱才,不计名分“提携后学”的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娄东画派”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除了上面的“三(www.aIhUaU.Com)王”之外,将“娄东画派”推向全盛时期的还有一位王姓的关键人物,他就是王原祁。
王原祁秉承家学,承前启后,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成为了日后“娄东画派”的领军人物。在后来的发展中,以王原祁为首领的“娄东画派”不仅在康乾盛世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而且王原祁本人还被朝廷委以重任。
在辞海中,对“娄东画派”的定义是“清代山水画派之一”。然而,纵观“娄东画派”的发展脉络,确切地说,“娄东画派”应该是“明清山水画派之一”,因为在明朝王时敏、王鉴的山水画风格已被当时的画界称为了“娄东画风”。所以说,“娄东画派”之所以能够形成一派而走进清宫,也是其由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的合理归属。
作为中国正统山水画的“娄东画派”,不仅在自己的画风中体现出“平和中正”的处世哲学,而且通过其丹青笔墨,也可看到他们与人友善、博采众长的做人准则。
发祥于太仓,称雄我国画史近三百年的“娄东画派”,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居于“正统”地位,盛极一时,得到了当时各家各派几乎无以比拟的地位,对其后的山水画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可谓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天皇巨星”。其绘画精神和理论学说以及留传至今的优秀作品,是我国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