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浅谈跆拳道实战中紧张心理的产生与克服

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浅谈跆拳道实战中紧张心理的产生与克服
【摘要】跆拳道作为个人搏击类运动项目,它的技、战术也日趋完善,但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运动员潜力的挖掘已接近极限,如何发挥队员的实力来战胜对手,这不仅是技术与战术的组合,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借助跆拳道在世界的成功传播,通过对克服实战紧张心理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实战中紧张心理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跆拳道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跆拳道实战;紧张心理;产生;克服
1.前言
随着体育运动的提高,体育运动的竞赛也越来越复杂、激烈、精彩。而在竞技运动高度发展的今天,运动员潜力的挖掘已接近极限,在许多比赛中运动员之间技术水平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最后胜败的关键往往是由运动员的过度紧张等心理因素所决定的,并非由体能、技术等因素所决定。特别对跆拳道这项节奏快、速度快、观众集中、影响因素多的运动,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加大。过度紧张会使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神经中枢调控减弱,运动员会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从而影响动作质量造成被动甚至失分。
2.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2.1 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每位运动员的正确动机,活动积极性的核心,稳定的心理能对运动员产生促进作用。“心态决定一切”这是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对待比赛的态度不一样,往往比赛形势也会产生不同的状况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对比赛富有责任心,且斗志高昂、渴望比赛,渴望获胜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荣誉拼搏,即使在落后情况下也会奋起直追,消除困难,激发他内心斗志,努力去改变比赛结果。而心理不愿参赛,但国家强迫你参赛或者对本次比赛失去兴趣,这种不良的体育态度,就会让运动员水平产生波动,特别是处于落后状态下,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显得束手无册,最后被对手击倒,所以,正确的比赛态度和比赛心理,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正确动机,也是必胜保障。
2.2 跆拳道属于个人搏击类运动项目,运动员个人心理的好与坏对于判断力、注意力、灵敏、击打的准确性与距离感都有一定影响,过分激动,能让运动员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动作杂乱无章,难以全神贯注对付比赛。冷淡、恐惧等情绪,会让运动员动作迟缓,思维不敏捷、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只有稳定的心态才能激发队员高昂的斗志,振奋的精神对比赛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发挥精神系统的调节机制,让运动员动作迅速、反应灵敏、感知觉准确、清晰、以良好得到精神状态对付其他选手,另一方面情绪被唤醒的水平也影响运动员对比赛的发挥,唤醒水平高可以促进运动正常的生理反应和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反之则对运动员产生抑制作用,不能保证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3.跆拳道实战中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
3.1 学生的不同神经类型
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性不同造成的紧张程度也会不同。神经系统兴奋性较强,神经敏感度较高的学生在赛前和赛中比较容易产生过度紧张情绪。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产生扩散,以至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下中枢调解活动减弱而导致的。
3.2 对成绩要求过高,患得患失
如果学生把精力过多的放在比赛结果上,那么他便背上了一个大大的思想包袱。一心想赢下比赛,但又怕失败。一个人如果背上了思想包袱他就不可能放开手脚一心打比赛,从而表现出畏难、害怕,使自己的情绪陷入极度紧张中,大脑一片混乱,有些动作就不知道如何处理,有些技术动作就不敢做,从而很难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技术水平。这往往会造成比赛的失利。
3.3 对比赛准备不足
学生掉以轻心,对困难条件估计不足,在比赛中如果出现了一些困难,就很难运用有效的技战术来克服它。从而会产生忙乱、惊慌失措、急躁、极度紧张等情绪。
3.4 对双方的实力分析不准确
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或者过高的估计了对手的实力,前者自认为有把握战胜对手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而后者把对手看作难以战胜的,比赛时遇到困难局面时,便束手无策,造成了紧张的心理,事先了解对方实力则可以稳定情绪。
3.5 缺乏自信
学生没有经过心理训练,往往会缺乏自信,即使技术水平不错的运动员也会出现。而且还想赢下这场比赛,但又没有足够的把握。这样到场上就会出现胆怯,士气不高,从而增长了对方士气,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导致比分的落后,最终会导致慌乱、紧张等情绪。
3.6 随即应变能力薄弱
有一些学生在正常的情况下比赛打的非常顺利,能够很好的完好打出自己的技战术特长,但当遇到对手的打法陌生时就不能适应,且惊慌失措,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多做一些提高应变能力的训练。
3.7 疲劳
学生由于训练计划不周全或不合理,导致训练不足或比赛前训练过度。由于赛前过于关注比赛,导致比赛前失眠,睡眠不足。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紧张。
4.怎样克服实战中的紧张心理
4.1 呼吸调节法
有意识的改变呼吸节奏,调节运动员的心态,使其达到实战所需的适宜水平,并能保持稳定。当运动员过度紧张,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时,采用缓慢的呼吸方法,积极主动地控制呼吸,尤其是以加强腹式呼吸效果最好,做到“深,长,细,均”,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
4.2 暗示法
除了运动员自我暗示外,教练员还可以用言行暗示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例如在赛前训练中,教练员可以用言语鼓励运动员。当运动员进场比赛时,教练员可以给他按摩大腿,捶捶肩膀,以亲切和温和的态度使运动员的情绪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4.3 情绪调节法
由于比赛现场变化莫测,有时需要机体做出瞬时反应,这就要运动员必须随时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让他们学会能迅速控制并稳定自己的情绪,通过实际训练和模拟比赛,逐步降低紧张程度。最后达到比赛所需的适宜状态。
5.结论与建议
在跆拳道赛场上,形势千变万化,谁也不可能保证意外不可能发生。这就需要运动员冷静,灵活地分析场上形势,调整战术打法和技术组合,以达到出奇制胜。跆拳道比赛不仅是智慧、谋略、体力、技术、战术的比赛,也是心理上的较量。在赛前、赛中、赛后克服掉过度紧张,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过度紧张由对比赛结果过高的期望和过低的把握性造成的。赛前过度紧张对跆拳道运动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会使运动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出现各种异常的反应,身心不能够自制。可以从注意调节、音乐调节、静坐调节、呼吸调节来调节运动员的过度紧张情绪。可以从自我鼓励调节、表情调节、活动调节来调节运动员的过度紧张情绪。赛后过度紧张将会影响下一场比赛的状态。可以从放松肌肉、洗浴、静坐、药物镇静等方面来调节过度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1]郭清华.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4(3):62-63.
[2]王荣.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2).
[3]周义义.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节方法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
作者简介:王明强(1975—),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硕士,吉林工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651/38139503195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克服腼腆心理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

如何克服腼腆心理——简介腼腆的心理 不善于表达、胆小内向、错误的认知、好面子、丧失勇气、保守的思想等…这些心理让我们在与他人交谈相处中感到为难、不自在、还会脸红等,下面我个人见解,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如何克服腼腆心

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克服讲话时的紧张心理

克服讲话时的紧张心理――简介什么是紧张?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过多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就是讲话紧张的原因,什么枪口指着脑门呀,刀搁在脖子上,那是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紧张,讲话没有这些,讲话就是过多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讲话时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 自卑心理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所以自卑心理也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克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但处理得好,会使我超越与克服自卑去寻求优越感,而处理不好就将演

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克服紧张心理如何做

  人总是会紧张,不管紧张的程度如何,永远都不要想控制你的紧张心理,当你越想控制,反而会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把紧张转化为能量。  克服紧张六步法  1.微笑。  当你特别紧张时,不妨面带微笑。为此,请你放松你

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如何克服“心理感冒”

   过大的压力会使人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同身体感冒一样,心理也会患上“感冒”。  心理感冒主要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欲望和精神需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产生的各种内心矛盾冲突、思想斗争等紧张情绪的反应状态。

声明:《如何克服紧张心理 浅谈跆拳道实战中紧张心理的产生与克服》为网友给力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