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之道,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为最佳,妻子对丈夫举案齐眉,有男权至上的嫌疑,丈夫拿老婆当娘娘供着,则又有伤男子汉尊严之虞。事实上,千万个家庭男女绝对平等的并不多见,这就像单位里的党政一把手,说起来是平起平坐,但总有微妙的主次之分,强求平等者,其结果多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反映在夫妻居家过日子上,最后多是两败俱伤。
古人把男人怕老婆叫“惧内”,现在通俗多了,直接称作“怕老婆”,后来又挪用了一个病理词汇“气管炎”作“妻管严”,增加了些许喜剧的成分;好像有的地方还把丈夫懦弱、靠妻子养活的男人称作“吃软饭”,明显带着轻蔑的色彩。其实,男子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己的妻子,是人家两口子的事,旁人大可不必操闲心,或许正是因为“爱”才“怕”呢。但话要分两头说,男子汉大丈夫疼妻子、怕老婆也要有个限度,特别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如果拿手中的权力也充作讨老婆欢心的工具,那恐怕就怨不得众人说三道四了。
一般的我们认为,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卑贱,有“三从四德”束缚着手脚,在家里,丈夫一定是一言九鼎。翻阅稗官野史,发现古代男子惧内原来并不鲜见,名堂也是花样百出。此搜集归纳以下十种“妻管严”之临床表现,诸君阅后,是觉得可爱抑或可叹、可恨,悉听尊便了。
1、如临大敌、进退失据——王中令铎镇渚宫,为都统以拒黄寇。兵渐近。先是,赴镇以姬妾自随,其内未行,本以妒忌。忽报夫人离京在道。中令谓从事曰:“黄巢渐以南来,夫人又自北至,旦夕情味,何以安处?”幕僚戏曰:“不如降黄巢。”公亦大笑。
唐懿宗的宰相王铎,自请督军到荆州抵挡黄巢起义军,被授予诸道行营都统,驻军江陵。此次王大人出征只带了小妾,没让夫人陪同,夫人为这事在家一直恨得咬牙切齿。眼看黄巢人马自南边杀将过来,王大人忽然接报,暴脾气的夫人已从京城启程,正在南下江陵的路上。这可难为了他,手足无措之机问身边的随从:“黄巢大军自南边而来,我家那母老虎又从北边将至,都是火烧眉毛的事,怎么办才好?”幕僚们见主帅怕老婆怕到这程度,斗胆跟他开起了玩笑:“(主公既如此惧内),索性南去投降黄巢算了。”一时逗得王铎也跟着大笑不止。

2、外强中干、事事听命——吴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尊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偏髻,中安灯碗燃灯。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目之曰“补阙灯檠”。又尝值妻病,求鸦为药。大壮积雪中多方引致,仅获一枚。友人戏之曰:“圣人以凤凰来仪为瑞,君获此免祸,可谓黑凤凰矣!”
“大壮”这名字挺唬人,笔记小说里一会儿说他是河北人,一会儿又说是江苏人,好在大江南北都不乏怕老婆者,就无须非得弄清他的籍贯了。按照这个名字去猜想它的体格,再去推测他在家里的地位,大多会以为一定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大壮怕老婆可是怕到骨子里去了。媳妇的话,十句有一句听得勉强,立马柳眉倒竖喝令大壮定定坐那儿,上来把他的发髻绾到一边,头顶放上一盏灯碗,点亮,几个时辰不许乱动。——大壮也没法动呀,稍有闪失那灯碗倒扣下来,还不灼伤皮脸?因为经常挨罚,大壮练就了一身硬功夫,能做到屏气敛声纹丝不动,就像一根树桩子或者泥塑的土台。周围邻里经常看见大壮被媳妇这样收拾,给他起了个外号,说他是家里的“备用灯台“。有一年冬天,大壮媳妇病了,非要喝乌鸦炖汤。数九寒天,大雪弥漫,这阵子上哪儿捉乌鸦去?大壮不敢不去,他冒着大雪,想尽了办法,总算捕捉到一只乌鸦交差,躲过了一劫。事后哥们拿这事取笑大壮:“圣人说凤凰来仪是吉祥如意的征兆,你抓到乌鸦免了媳妇打骂,那乌鸦可称得上是一只黑凤凰呢!
3、倍受约束、狼狈不堪——扈戴畏内特甚。未仕时,欲出,则谒假于细君。细君滴水于地,水不干须归。若去远,则燃香印,掐至某处,以为还家之验。因宴聚,方三行酒,戴色欲遁。众客觉之,哗曰:“扈君恐砌水隐形、香印过界耳,是当罚也!吾徒人撰新句一联,劝请酒一盏。”众以为善,乃俱起,一人捧瓯吟曰:“解禀香三令,能遵水五申。”逼戴饮尽。别云:“细弹防事水,短爇戒时香。”别云:“战兢思水约,匍匐赴香期。”别云:“出佩香三尺,归防水九章。”别云:“命系逡巡水,时牵决定香。”戴连沃六、七巨觥,呕吐淋漓。既上马,群噪曰:“若夫人怪迟,但道被水香劝盏留住。”
五代时期有个叫扈戴的人,特别怕老婆,尤其是在他事业未成那一段,连出门闲逛一会儿,都得跟老婆请假,还不能想溜达多久就溜达多久。管束老公外出,扈戴的老婆有绝招,丈夫要出门时,她滴一滴水到地上,要求扈戴:地上水迹未干之前必须到家。假如要去远处会朋友,老婆就点燃一枝香,伸手在香身上掐个印记,要求丈夫在香燃至印记前必须归来。老婆的这些怪招约束,弄得扈戴每次出门总是神经紧张。有一回几个朋友聚餐,酒刚过三巡,扈戴就心神不定地想起身离开回家,朋友们了解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存心要捉弄他一回。发觉他想回家,其中一位说:“哥们难得一聚乐呵乐呵,老扈他搁这儿竟惦记他老婆滴水干了没、香是否烧过界,该当罚酒!我提议在座每人以扈夫人滴水掐香为题口占一联,一人敬他一杯。”众齐声说好,兴奋得全都站了起来。一位率先端起一大杯子酒随口吟道:“解禀香三令,能遵水五申。”大意是扈君无须老婆三令五申,通过水与香就能领会其命令要求。逼老扈喝下了一大杯。随后五六个人轮番上阵,不到一刻钟,扈戴被连灌六七大杯,吐得一塌糊涂。几位见其真醉了,这才把他扶上马,临别时还拿他开涮:“老扈,到家假如嫂子怪罪你回去迟了,就说被水、香两个美眉拉着喝酒不让走。”
4、心有怨怼、借佛释怀——裴谈素奉释氏,妻悍妒。谈谓人曰:“妻有可畏者三,少妙时,视之如生菩萨,安有人不畏生菩萨?男女满前,视之如九子魔母,安有人不畏九子魔母?及五十、六十,薄施妆粉,或青或黒,视之如鸠盘荼,安有人不畏鸠盘荼?”
唐中宗时的御史大夫裴谈很喜欢佛教,他夫人性格强悍善妒,裴大人不敢惹。当时有人做了一首乐府曲子——《回波词》:“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词中讥笑裴谈的同时,连中宗皇帝李显一块儿也给捎带上骂了。裴大人对自己怕老婆的名声,心里其实是不大痛快的,但他又不敢反抗,于是只好自嘲。每有人言及他惧内,他就借助佛学知识,振振有词地辩解道:“男人就应该怕老婆,其理由有三:老婆青春靓丽时,看着像一尊曼妙温婉的活菩萨,人谁能不敬奉活菩萨?进入中年,儿女绕膝,老婆这时看上去就像九子魔母(保佑人多子多福的女神),人谁能不仰视女神?等到五六十岁时,一张老脸再怎么描描画画,看着都是个鸠盘荼(食人鬼)的模样,人谁不惧怕饿鬼?”
5、皇命可违、妇令必从——杨弘武为司戎少常伯,尝除一人官,高宗问曰:“某人何因,辄授此职?”弘武曰:“臣妇韦性悍,昨以此见属,臣不从,恐有后患。”帝嘉其不隐,笑遣之。
杨弘武是唐高宗时兵部的高官,高宗李治交办他一件事,让他负责选拔补充吏部五品以上的官员,在他所提拔的人员里,高宗发现有个人各方面能力都不合格,召杨弘武来,问道:“某某某这个人有什么学识才能,你为何提拔他担任要职?”杨弘武倒不藏不掖,低头老老实实禀报皇帝:“臣家贱内韦氏,是个烈性子娘们,昨天她交待让关照提拔这个人,臣要是不答应照办,担心她日后找茬折腾臣。”李治是个文弱宽厚的皇帝,见杨弘武真诚不做假,笑着原谅了他。——李治这边不定还羡慕杨弘武呢,你家韦氏算什么,我这里武氏岂是仅仅提一人为官,直是要夺我李唐江山呢!
6、无边烦恼、巧计缓解——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预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小为之损。
西晋名士王衍的老婆是郭泰宁的女儿,与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有亲戚关系,无才无德却性情暴烈,又贪财好利,还喜欢干涉别人家的事。王衍在外头潇洒风流、侃侃而谈,可一回到家就蔫了,摊上这样一个泼妇,叫苦不迭。人家是皇亲国戚,他又不敢咋样,只好苦熬着。当时他的山东老乡幽州刺史李阳,在京城名声很大,人称京都大侠,人人闻之丧胆,就跟汉代的楼护一样,连王衍的老婆郭氏也很怕李阳。王衍经常劝老婆稍稍收敛些,老婆根本不理他,这天他突然心生一计,对骄蛮的郭氏煞有介事地说:“不光是我觉得你这样做不合适,大侠李阳也说你这人太过分。”郭氏一听,从此收敛了许多。
7、家外安家、防不胜防——王丞相以曹夫人性忌,乃密营别馆,众妾罗列。一日,夫人于蔬园中,望见两三小儿骑羊,脸端正可念。语婢:“汝出问,是谁家儿?”给使不达旨,乃云:“此是第四、第五等诸郎。”曹惊恚,便命车驾,将黄门及婢二十人,持食刀自出寻讨。王亦飞辔出门,左手扳车栏,右手提麈尾,以柄打牛,狼狈奔驰,仅得先至。蔡司徒闻之,谓王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自叙谦志。蔡曰:“不闻他物,惟闻短辕犊车、长柄麈尾耳。”
东晋丞相王导夫人姓曹,生性妒忌,不让丈夫接近别的女人,王导言听计从,不敢越雷池半步。王丞相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位高权重,总不能老守着这个黄脸婆吧?于是他悄悄在别处置下房产,养了好几个小妾,生下男男女女一堆孩子。有一天曹夫人在菜园子溜达散心,看见两三个小男孩在骑羊玩儿,模样周正挺可爱,就让婢女去问是谁家的孩子。婢女回话:“听说是老爷生的老四老五。”曹氏闻言暴跳如雷,立即命人驾车,叫上打手和女仆二十多人,手持菜刀上街找狐狸精们去拼命。正在朝中忙公事的王丞相得信,赶紧放下手头活,亲自套上一挂牛车,左手扶栏,右手挥舞扇子把儿猛抽牛屁股,飞奔而去。气喘吁吁总算在曹夫人之前赶到养小妾处,呼唤转移,免去了一场大麻烦。这一幕被朝中司徒蔡谟全看见了,第二天阴阳怪气地对王丞相说:“朝廷要加封你九锡(皇帝赐大臣九样礼器以示最高待遇)。”王导不知对方是讥讽,连连自谦。蔡司徒接着说了:“不为别的,主要是表彰您挥舞扇把驾小牛破车急如星火飞驰之勇。”
8、时时盯防、嘻嘻化解——安鸿渐滑稽惧内。妇瓮死,哭于路。妇性素严,呼入幕中,诟之曰:“何因无泪?”安曰:“以帕拭干。”妇曰:“来日早临棺,须见泪!”安计窘,来日以宽巾纳湿纸于额上,大叩其颡而恸。恸罢,其妇又呼入,诟之曰:“泪出于眼,何故额流?”安曰:“岂不闻‘水出高源’?”
宋人安鸿渐怕老婆,老婆时时处处盯着他。怕则怕矣,安鸿渐这人有特点,他常会把老婆的疾言厉色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化解掉,逗得老婆没脾气。老丈人突然去世,依俗女婿要身着孝服一路哀哭吊唁,安鸿渐自然也得照办。嗷嗷哭到丈人家门口,他刚要歇歇喘口气,一把被老婆拽进帐子里,厉声责问:“一路上干嚎为啥不见眼泪?”安鸿渐早想好了答词,“刚用手帕擦干。”老婆无话可说,饶了他这一回。接着叮嘱道:“明天早早跪到棺材跟前去哭,必须让我看到眼泪!”毕竟是年过八旬的老丈人过世,又不是亲爹,安鸿渐实在找不到伤痛的感觉,哪里来的眼泪?但老婆的指示不能不落实呀,第二天,他用一条宽毛巾把蘸满水的湿纸蒙在额头上,一边拍打额头一边大声痛哭。哭罢了,他本以为万事大吉了,谁知又被老婆叫到帐子里质问:“泪从眼睛里出来,你怎么从额头上流了下来?”安鸿渐急中生智,悄悄倚靠到老婆的肩膀上,说:“老婆大人难道没听说过‘自古云水出高原’这句话吗?”遇上这样擅长插科打诨的男人,再严厉的老婆转眼就让你气消了一大半。
9、逆来顺受、伤及无辜——渭溪张氏族多惧内。少宗伯午峰公之兄号一山者,尤甚。一日忤其妇,妇逼之急,匿房后树上。妇持竹竿驱下,用铁索系之柱。宗伯公见之,乃曰:“我将见嫂请释。”兄摇手低声曰:“且慢且慢!待她性过自放。”又二日,被责,潜逃邻寺,妇竟追至寺,一僧方酣卧,妇不暇详视,竟以大杖击僧,僧张目曰:“小僧无罪!”妇踉跄而归。
渭溪张氏这一族里,男人大多惧内,午峰先生的哥哥一山尤其怕老婆。有一天他惹恼了老婆,老婆火发得越来越大,他见势不妙,悄悄爬到了屋后的一棵大树上。老婆追到了树下,手握竹竿撵打他下来,用铁链子把他给拴到了柱子上。午峰先生正巧来哥哥家,见状,对哥哥说:“稍等,我去向嫂子求情放了你。”不料一山老兄连忙摇手制止弟弟,悄声说:“不用不用,等她怒气消了就会放了我。”——这位仁兄对待老婆的办法就是忍耐。过了两天,老婆又发飙,追着要打他,这回他没选择上树,掉头跑到隔壁的寺院躲了起来。他老婆径直追到寺院,见一个人在那儿躺着,顾不上细看,抡起木棒就打。睡得正香的和尚挨了一闷棍跳将起来,惊诧道:“小僧没犯什么错呀,为何打我?”妇人见打错了人,扭身踉跄着回家去了。
10、犯上作乱、自作自受——李福妻裴氏,性极妒。一日乘裴沐浴,伪言腹痛,召一女奴。奴既往,左右告裴氏曰:“相公腹痛不可忍。”裴竟跣步,以药投儿溺中,进之。明旦,监军使悉来候问,李具以实告,因曰:“一事无成,已矣;所恨者,虚咽一瓯溺耳!”
李福的夫人裴氏醋劲很大,决不容许丈夫与别的女人接近,李福为此深感委屈,但又无计可施。有一天他趁夫人去浴房洗澡,谎称肚子痛拽着一个女仆进了房间。俩人这边刚进屋,那边有人跑去通报夫人:“相公称腹痛难忍。”夫人对李福心底那点小九九了如指掌,光着脚就从浴房跑出来,抓了一把止腹痛的药放进小孩的尿里,径直推开门端给李福让喝了下去。第二天同僚们来探视,李福将实情讲给同僚们听,末了叹息道:“好事没干成倒也罢了,可恨的是白白让那母夜叉灌下一碗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