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梦境虽抽象却相当美妙,那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立方体,犹如星云般在宇宙间自在飘浮或相互结合或再度分裂地无止境循环。
数学很烂的我,对于这梦境着实不解。没有任何人事物情节,只有几何抽象图案,不是我的思考模式。从梦中醒来后,抚弄床边的书籍,无非是《圣经》、几本快脱页的《祈祷诗集》,甚至是最新的数字产品目录。
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白天思索的内容却与这些抽象梦境全然无关。
有意思的是,这诡异梦境与我当时的生活相互呼应。彼时我的工作、创作、发表机制随着网络科技发达,全部陷入瓶颈。我的信仰与人生观也因此受影响,生活呈现中年危机般的死沉。我很怀疑并忧虑这充满灰色的窒碍,会这么绵延下去成为我后半生的生命基调。
就在这样的生命阶段中,一个寒冷、哪儿都去不了的冬日,我接到一个美丽邀请——被调回法国的神父友人邀请我去他所常驻的著名修道院任驻院艺术家。这不是神父第一次邀约,然而我就是兴趣缺缺。过去20年,由于工作关系,我得以多次前往欧陆采访报道著名的人类遗迹、历史及著名观光景点,也让我从原先略带虚荣的好奇到驾轻就熟,最后却连梦寐以求的个展邀约都敬谢不敏。这怪异转变连我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从小就想从事艺术工作的我,从绘画开始,后来转换至摄影,最后又涉足写作、出版,然而就在多元进行之际,我却觉得所有习自大学时期的艺术陶冶及价值观已全然不敷使用,就连常给我信心与慰藉的宗教,至此也无法提供我太多养分。在造访了无数宗教遗迹后,我居然产生了信仰只是人类在膜拜自己所造偶像,这样充满亵渎的思想……
如此浑沌之际,神父的邀约充满挑战。原来他新任职的地方是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1887—1965年)在20世纪50年代所设计的拉图雷特修道院(Convent of La Tourette)。这座修道院是欧陆现代修道院的代表,更是勒·柯布西耶继为他博得空前盛誉的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后另一扛鼎巨作。
勒·柯布西耶的粉丝一年四季如朝圣般涌来参观这两处由他所设计的宗教建筑。讽刺的是,他们对勒·柯布西耶的创作有万千推崇与兴趣,却对当年请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修院当局及其背后的庞大宗教及文化毫无兴趣,甚至带有不屑。
20年前,我第一次到欧洲,就去到位于里昂近郊的拉图雷特修道院,但那次经验却相当不理想。问题不在建筑本身,而是个人的识见。
彼时仍值信仰高峰的我,在欧洲转悠了一段时日,深感幼年习自教会的信仰已渐行渐远,当家乡一般信众仍在奉行源自欧陆的信仰余晖时,欧洲的教会早已进入另一阶段,且因此面临庞大信徒流失的窘境。
与在建筑界声誉隆盛的拉图雷特修道院形成强烈而讽刺对比的,是修道院内屈指可数的修道人。身为传统教徒又是艺术家的我,无可避免地在这现代修道院里,面临了强大、难以整合的冲突。
从艺术史中,我当然知道西欧自19世纪以来,所有的艺术已与昔日艺术的最大支持者之一——罗马教会分道扬镳,但我仍很难接受这么一座恪守传统规矩的经院,却于建筑外观如此洋洋自得、不加掩饰地表现出强烈且极端的风格。就这点来说,拉图雷特修道院是座充满矛盾而分裂的经院建筑,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修道院原始设计者——勒·柯布西耶生前曾清楚说明:自己是无神论者。
宗教及艺术往往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起源与结晶,后者更自前者汲取灵感与养分。姑且不论社会的发展与走向,拉图雷特修道院是建筑与宗教的整合,却更凸显出它的不安与分裂,这是彼时在这座没落的修道院里真实的感受,我的身、心、灵几乎一刻也不得安宁。更讽刺的是,这座修院的创立者——当时仍在修院内的道明会士,在修道人数递减时言明:若这建筑不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他们早已放弃此地,迁往它处。言下之意是艺术,而非世人认定永恒的信仰,延伸了修院的命运。
“文化并不能拯救任何事、任何人,它并不能证明什么。但它是人类的产物,人类将自己投入到里面去,在那里面他认识了自己,那一面严厉的镜子映出了他的相貌。”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曾在自传中提到这一段话。
我终于接受了神父的邀请,带着一套全新、功能强大的数字相机,头脑一片空白地来到法国深入这座当年令我困惑的修道院。我在这里前后度过了春、冬两季,眼见大地由枯黄转变成娇艳欲滴的鲜绿,最后又目睹鲜亮如火的秋叶,一片片干枯飘落于地,我更在此经验了无数个让人悸动的日升月落。
在这段不算短的驻留日子里,我逐步发现了修道院当年的兴建背景,与时代的关系更如拼图般地拼出一个鲜为世人所知的美丽故事。原来很多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伟大艺术作品背后,竟有如此众多且不为人知的因缘际会。那些从未被提及的故事或许能为早已各行其是的宗教及艺术,甚至生命视野,提供新的切入点与启发,更重要的是,它看似无所为,但却如镜子般地为我映照出自己的面貌。
自修院归来后,那些变化无穷、曾让我匪夷所思的几何梦境,未再出现。也许这一趟深度探索,也让我的实在界生命,得到了新的整合。
在拉图雷特修道院期间,我最爱以摘自修院城堡那头的马鞭草泡茶。且让我如品茗般的向你道出一个有趣故事,请你也像我一样为自己泡壶好茶,在清静的芬芳中,自在地品味其中点滴。

摘自《山丘上的修道院》,斯坦威图书出品。100余幅珍贵照片,全球首发;20余篇诗意文章,涤荡心灵;看国际知名摄影家范毅舜如何以影像和文字捕捉空间的灵魂,呈现现代建筑师的内心世界;透视安藤忠雄的灵感之师、“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与经院建筑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