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散手的关键
跟刘松泉老师聊天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虔诚,谦逊,乐观,勤快。每天在公园练功完后,都帮忙收拾场地。刘老师今年75岁,十几岁时,因体弱多病跟董虎岭老师学拳。是董虎岭老师在泰国年纪最小的学生。刘老师后来对太极拳非常着迷。董虎岭去美国后,刘老师去台湾拜郑曼青的弟子干哨州为师学郑子太极,比較這两位老师的不同之处,干哨洲教打拳要求全部松掉。而董虎岭的拳法是要带着一点棚劲。
刘老师后来又跟来泰国的付声远学付派杨氏拳,最后又跟北京通县的李顺波老师学张虎臣系的杨氏太极拳。刘老师对李顺波老师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李顺波老师的推手功夫是来泰国教拳的老师中最出色的一位,李顺波年近八十岁,推手发人极为干脆。这也是中国太极拳界的一个怪现象,有些人身怀绝技,却默默无闻,有些人名满天下,却毫无真功。
当然刘老师最崇拜的还是董虎岭老师,当我再次问到有关董虎岭和泰国顶级泰拳手比斗交流的事情。刘老师说,盘谷银行的创始人陈弼臣的夫人也跟董虎岭学太极拳,而董虎岭跟泰拳手比试就是陈夫人安排的。那是当时泰国最有实力的泰拳拳王名叫加了恩,比手时双方没有带拳套,地点是在野虎路的一家银行,(离唐人街不远)。比斗的过程毫无悬念,董虎岭占尽优势,泰人输得心服口服,称赞董虎岭出手如电。之后又同另一名泰拳顶级拳手比斗,结果相同,泰人说董虎岭手上确实带电。陈老夫人现已经年过九十,身体康健。
刘老师跟董虎岭学拳的时候,要打拳,推手,之后还有专门的发劲练习。董虎岭有三个学生之前是外家拳的高手,这三人的功夫都很不错,董虎岭跟这三人推手时可以放开一些手脚,有时把他们发的抱头翻滚。董虎岭在教推手时只是跟这三个学生做示范,目的是想让其他的学生能学到一些比手的实用技巧,三人中功夫最好的是马剑臣,马剑臣也成为董虎岭教拳的得力助手。
马剑臣拜师之前同董虎岭老师的比斗也相当精彩,在董虎岭的住家,围观的人很多,双方摆好姿势,马剑臣是外家招式,董虎岭以提手上式相迎,马剑臣上步黑户掏心,被董虎岭粘住,一个挤手,把马剑臣打出,并翻了一个跟头,马剑臣起身,绕到董虎岭身后进攻,董虎岭转身,还是一个挤,马剑臣又被打了一个跟头。

董虎岭老師在曼谷经常迎接各式各样的挑战,一名外家拳的高手曾偷袭董虎岭,被董虎岭折断了胳膊。从香港来的一个练八卦掌的师傅,在同董虎岭老师的推手中,变推手为散手,直击董虎岭的下巴,董虎岭在防卫中,也将他的手臂绞断。
有些人看了我的一些文章,问到,太极拳真的能打吗?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其实这是一个老问题,柳印虎的一段话颇能说明问题,柳说:
伪柔者,无刚整之劲也。因无刚整之劲,与人较量时,不得不靠技巧变化也。虽变,然其不整。虽巧,然其不通。人一旦逼人,即刻散溃或以拙劲缠抱也。此等伪柔安能克真刚乎?当今习太极拳者多犯此病也。近年数次大赛,专习太极者皆一触即败,即源于此病。而郝月如、杨澄甫诸先生所以能不畏彼刚,盖其自身本有刚整之劲耳。故唯真柔方能克刚,盖此乃寓刚之柔也。
我从这段文字中,看到的问题就是基本功过关不过关的问题。练太极拳的基本功过关的极少,其实不仅是太极拳,整个内家拳的圈子基本功过关的年轻人根本没有。
安般太极拳要求的基本功与一般人的说法不同,认为基本功好的人,体,息,心的变化都是明显易见的。我在家里闭门造车,将适合自己的基本功训练总结出了一些数值,跟据这些数值,可以确定出你的推手和技击能力,我认为内家拳的训练也是科学的,甚至可以用数字总结出来。这些数字标志着你的功夫程度,内家拳的基本功训练应该是特殊的,以董虎岭老师为例,董虎岭老师的功夫是鹤立鸡群的,在曼谷没有对手。但他靠自身的训练,仍能保持良好的技击状态。
推手是太极拳的一种选练方法,其它拳法引用的也很多,王芗斋说:执着推手,不能操拳。不会推手,小乘拳法。推手是很好玩的,最初学推手,赢了后感到很快乐。但推手一定要看淡输赢才好进步。推手也是玩,推赢了全世界,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打赢了全世界,就能名利双收。当然,我说的不是街头斗殴,而是擂台之上。最近留意了一下,综合格斗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运动项目,这也为内家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促进机会。
孙存周说:“练技击有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还不能称师。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得来节奏。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
而我觉得只要你的第一步基本功练通了,第二步第三步都不会难。郑曼青只学了拳架推手,但他最善长的是散手。郑曼青在重庆,击败了自称得到杨班侯真传的xxx。郑的弟子中,陈志诚散手最好,但陈说,他只跟郑曼青学了推手。其实这两人就是把基本功练通了。
注:本文来自太极网 作者:阿邓
下面再播放一段董虎岭的杨式太极拳第一段视频:(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