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子为何如此多娇
摘要:唐代的诗堪称经典,而宋代则是以词取胜。在词的海洋中,涌现出了大量女性词人创作的篇章。这些女性词人为宋词的发展奉献了独特的艺术创作灵感,其中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等。为什么单单在宋朝,女词人会争相涌现并写出令人惊叹的词作。这得益于当时的宋朝,之所以会涌现出这么多的杰出女词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开放度,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及其紧密关联,这些客观的因素为孕育杰出的女性词人创造了最适合生长的土壤,让她们在那个时间的中华大地上尽情绽放属于女子的华美风采。
关键词:宋朝文化 渊源 特征 女子地位 启蒙教育
一、宋朝文化渊源
宋朝文化,在前代文化开放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宋朝文化与唐朝文化相比,虽然不及唐朝文化的恢弘大气、热情奔放,但宋朝文化自成一格,自有端庄秀丽、清新典雅的意蕴。宋朝文化的形成原因、文化特征、表现形式和历史地位都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历史渊源。
宋朝文化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处于一个划时代的坐标点。两宋三百二 十年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达到了一个不可比拟的高度,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占领先地位。璀璨的宋朝文化无论从衣、食、住、行、风俗、民情,还是学术、文学、科技等众多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从宋文化总体上来说,宋文化形成、昌盛的原因有其自身的特点。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的战乱和动荡,实现了局部的统一,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得到发展,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宋朝统治者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教训,提倡文教,复兴儒学。并且在深刻总结、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沿袭隋唐文化的开放性。在前代的基础上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文明发达,在当时世界居绝对领先地位,加之商业繁荣,因而宋文化形成一种对外开放的自然态势。宋朝文化的形成,极具历史的痕迹,宋朝初期,社会安定,宋朝文化呈现出清新秀丽、温婉,仍有晚唐五代绮丽的风格。后来随着宋朝社会的变迁,宋朝文化呈现出内敛阴郁、悲凉雄壮、屈从外敌等多种风格。因此,宋朝文化的形成,
时刻都透视着历史的痕迹,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的继承,同时也是在宋朝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
二、宋朝文化特征及其体现
⑴宋朝文化的开放性
宋朝文化开放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发达及其中外交通空前发展,对外往来空前频繁。学术文化交流兴盛。北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较隋唐时期更为繁荣。北宋政府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密州等地都设有提举市舶司,进行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成为北宋政府的一项重要发达,前所未有,远远超过北宋。据统计,与南宋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广州收入。各市舶司所在港口都设有专供外商居住的番坊。南宋时期海外贸易更加、泉州、明州是南宋对外贸易的三大商港。宋朝对外商业贸易进一步得到发展,为后世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宋朝文化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教育、文艺、科技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高丽太祖时期至南宋孝宗以前,中国文人、武士前往高丽并在高丽做官或安家立业的有十六人次,高丽到宋朝的文士也有十八人次。重视人才和教育的交流。并且在音乐、书画、医学等文艺领域上也与高丽、日本等国家进行频繁的交流。高丽扇等传入宋。宋时,中国盛行饮茶,日本荣西来献茶种并带来茶末制法。饮茶成为一种对外交流的手段,后来逐渐形成日本的茶道艺术。并且,在宋朝科学技术发达。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在这个时期发扬光大,有一项是在这个时期的发明。而且指南针被用于航海,火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后来都传到欧洲等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⑵宋朝文化精巧内趋、文气十足,豪放与婉约并存
宋朝文化精巧内趋,文气十足,豪放与婉约并存这一特征的形成,首先得益于宋朝的“重文轻武”基本国策的长期实施。宋朝建立初期,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宋太祖鉴于五代十国时时政权的更替都是随着军权的得失而转移的。因此,宋太祖在当上皇帝不久就实行“杯酒释兵权”来巩固自己的实力,后来宋朝又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策略,并且教育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提倡文教,在宋朝政治制度为基础的前提下,宋朝文化朝着精巧内趋、文气
十足的趋势发展。这一趋势集中体现在宋朝的文学艺术上,宋词就是其中的代表。词经过唐和五代十国的发展,到两宋时期成熟,宋词成为两宋文学的代表。北宋初年词坛代表人物有晏殊、晏几道等,他们的词绮丽伤感,他们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名句,徘徊于“艳科”的小径上。此后,范仲淹将边塞诗风引入词坛。欧阳修以其清新明艳、语浅意深的风格,卓然成一大家,柳永以白描手法和都市生活为题材,来表现市民生活的内心体验。他同时还创造了慢词,丰富与发展了词的形式,完成了对词的第一次改造。其后,宋代词坛分为两大流派。一派以苏东坡为代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豪放的词风,把词从花间樽前引入广阔的社会人生。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堪称其典型代表。一派以秦观为代表,以长调写柔情,词章婉转,他的《鹊桥仙》描写的离情别恨,以及终身失意的感慨,让人长叹,催人泪下。其创作之风颇近柳永,被后人称为“婉约派”。这样,花前月下浅吟低唱与江山塞漠狂歌劲舞,仿佛是阴阳两极相摩相荡,创造了宋词的繁华世界。此外,南宋词人中,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描写少女、少妇时期温婉的生活,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之情。例如《醉花阴》、《一剪梅》等,后期由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词风一变为寂寞、空虚、凄凉。南宋的另一位词人辛弃疾承苏东坡之流的影响,把豪放派的词推向了一个高峰。他“以文为词”随手拈来,以强烈的政治热情投入词章,表现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宋朝的词人中还有王安石、陆游、岳飞等,他们的作品都显示出两宋词作的最高水平。另外,还有绘画、音乐、舞蹈、衣饰等,都体现出温婉、清新,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特色。
以上文化的两点特征给女性词人的产生赋予了文化基础,开放的文化程度在全国的盛行,让女子可以更加随性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受任何外力的阻碍。而多样的文体风格更是给女子在诗词的造诣上锦上添花。婉约的词作风格很适合女子细腻的感情抒发,这份细腻感往往是男子无法企及的,因而女性独有的特点与当时盛行的文风相结合造就了辉煌的女性诗词篇章。
三、 宋朝女子的地位概述
宋朝初年,由於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加上受唐代社会风俗的影响,人们对女性十分宽厚,就连一些儒学大师也是如此。如一代名臣范仲淹曾设义庄,
并在《文正公初定规矩》准许给予寡妇再嫁的费用,但男子再娶反而不给。他还将守寡的儿媳嫁给已丧妻的学生王陶,并对改嫁朱姓的母亲十分孝敬。
都说唐朝女子的生活时尚且地位高,是历朝历代女子的生活黄金期。其实,宋代女子的生活一点不亚于唐代女子。宋代女子大胆开放,经济活动活跃,家庭地位高
会享受生活的宋代女子,并非只坐享其成,她们也在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付出劳动。她们干各种农活,“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她们有活跃的经济活动,能协助家计,真正起着“半边天”的作用,也是推动当时生产和消费的一员。
从宋代的一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女子所从事的职业的多样性。宋代女子有经营茶店、饮食店、药店等的老板娘,譬如《梦梁录》里的王妈在瓦中开了家名叫“窟鬼茶坊”的茶肆,是当时士大夫最喜欢的聚会的场所之一。 有些成本不够的,盘不下店面的,便在街道做小商贩,比如卖糖、贩卖自己编织的帽子等物品。《梦梁录》夜市条记载:“中瓦前,有带三朵花点茶婆婆,敲响盖,掇头儿,拍板。大街玩游人看了,无不唒笑。”因为不少宋代女子从事手工艺,裁缝、织布,所以宋代女子还会采桑和养蚕,戴复古有《罗敷词》:“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蚕饥蚕饥,采叶急归。”甚至还有“卖挂“女子替人算命,《梦梁录》里就有记载。《武林旧事》记载了在酒楼提供小炉炷香的“香婆”,《东京梦华录》里记有为酒客换汤斟酒的街坊妇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收入的宋代女子虽然身在男权至上的时代,但家庭地位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般低。“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寄常》)这是“河东师”典故的由来。说的是大文学家苏轼的好友陈季常,常被苏轼找去谈天、饮乐,陈妻柳氏,性悍而妒,如果发现饮宴时有歌女在座,柳氏则用棍棒击墙,大声叫嚷。陈季常很是怕她。

宋代女子家庭地位较高,也是相对而已。在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要达到男女
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总而言之,宋代女子的小日子整体还是过得比较滋润和舒适,也是较有地位的。宋代虽创建了理学,但只是始作俑者,宋代本身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地位,让女子收到社会约束少享受的社会权利也较为丰富,她们的自由程度可想而知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自由还有精神和灵魂上的自由,可以说在宋朝,女子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少有的开放和独立的,她们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和累赘。她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因而这对培育出出色的女性词人是思想上的极大推动力。
四、宋朝优秀的家庭教育
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是宋代女词人创作杰出的原因。例如女词人李清照,郑振铎评价她“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她的出名不是偶然,其创作成就与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离不开的。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居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王状元拱辰的孙女。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她能够结识诸多文人墨客,并受他们弄文的同化。她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人”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女人”的教育。
如果说李清照是上层妇女的代表,那么朱淑真就是中层妇女的典型。她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曾宦游浙西,是读书之人,十分看重文学,家中藏书颇多,家境较殷实,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对朱淑真的创作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朱淑真的作品大都失传,无法得知其少年所作之词,但其肯定受到了父亲书生之气的熏陶,这都为她以后的创作做好铺垫。
至于那些流落于乐坊的歌妓,大都因为家庭贫困而被卖入坊中,她们属于社会下层女性,但身在街市之中,为了生存的需要,她们勤学诗画,扩充自己的内涵。坊中歌妓也算是从小就接受关于词作方面的教育,其中不泛词作佳人,如较有名气的吴淑姬,曾当堂作出《长相思》:“烟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这写出了自己虽处境艰难,却像梅花一样傲立枝头,不怕风吹雨打的境界。
五、总论
词兴于唐,而盛于宋。然而,词的出现不但伴随着音乐,而且是在美女(歌
妓)的簇拥下登上文学舞台的,音乐加美女的联合促成了词的独特文学风貌,扩充了抒情文学的情感内容和审美感受。女性词作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道德、礼教、法律、风俗等各方面束缚着女性。在宋朝,女性不仅出现在歌唱词曲的寓馆筵席之上,是谓唱词的主体;还出现在词曲内容的叙述之中,是谓词作的主角;更是出现在词曲创作的作者一栏,是谓词作家。由此观之,女性对宋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现实世界里还是在文学的虚拟世界中,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女性作家们从生来便背负着主客观皆有的重重枷锁,身与心都被深深地束缚着。她们的情感无处述说,她们的思志无从实现。宋代女词人们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创造出了实与虚相融的女性世界,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多姿多彩;用前代妇女从未有过的创作热情与女性意识,表现了自己的人生与感情、生活与世态。然而她们却写出了那一时代从上层女性到普通女性心底的声音,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衡量,堪称代表。女性词作者创造出的是一种与男性世界迥别的世界。“由于女性的敏感,由于女性的远离社会,由于女性几乎全方位地被安置于劣势,从而精神上有着太多的痛苦,从而怀有浓挚的。情感,从而无暇顾忌规范技巧地去宣泄与表现自己。这种过浓的情感表现正是女性文学应有的本色”女性们的词作,大都清新淡雅,自然率朴,只是借助身边的一些物品意象,将感情寄托,赋予生命力,但同样隽永深长。她们所写的词作都是她们本质的表现,是纯乎的女性深远的意蕴,正因为如此也使得词作有种深远的意蕴,词作里面全是生动的生命涌动。
参考文献:
[1]徐学初、吴炎.中国历史文化要略[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2]严吾芟.中国历史文化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
[3]杨渭生.宋代文化新观察.[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5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