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情,袭人是觉得自己是被上边给了宝玉才依从了,幸好没人知道。可后来似乎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认为袭人是贾宝玉的妾,但这只是大家的看法。终归是没有走明路,所以始终是一个秘密。直到最后贾宝玉出家,她的身份也没有确定,最后嫁给了蒋玉菡:堪羡忧伶有福。
我们先看看这件事都是谁认可的?首先是鸳鸯:一次贾宝玉从外面回自己住处,看见鸳鸯来送贾母口信在自己住处。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着,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鸳鸯便叫道:“袭人,你出来瞧瞧。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还是这么着。”
薛蟠也知道宝玉与袭人的事:贾宝玉薛蟠蒋玉菡冯紫英等人一起喝酒行酒令,到蒋玉菡时,他的结束令词是:“花气袭人知昼暖。”众人倒都依了,完令。薛蟠跳了起来,喧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蒋玉菡怔了,说道:“何曾有宝贝?”薛蟠道:“你还赖呢!你再念来。”蒋玉菡只得又念了一遍。薛蟠道:“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你们不信,只问宝玉。”
还有赵姨娘:王夫人的丫鬟彩霞被旺儿儿子看中,要嫁人了,彩霞不愿嫁那个男人。想到与贾环有旧情,遂至晚间悄命他妹子小霞进二门来找赵姨娘,问了端的。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见他妹子来问,是晚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这里说宝玉有了的人,就是袭人无疑。
而且袭人也深得上层赏识,贾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向王夫人提合理化建议,深得王夫人器重,提高了工资待遇。在袭人母亲去世时,由凤姐安排,让她风风光光回家给母亲办丧事。之后在赵姨娘弟弟去世时,自叹混的还不如袭人。
但袭人毕竟始终没有明确地位。所以很多人又完全不认可,比如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试想如果袭人已经明路给了宝玉,嬷嬷还会说“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的话吗?
袭人内心深处已经认可自己是宝玉的人了。有时会忘了自己没名份,有时又会想起来。

在晴雯因跌破扇子和宝玉吵架那次,事情在公开与秘密间摆动,很有趣。先是袭人来劝解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个字,自然是她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晴雯对袭人自称贾宝玉和她自己为“我们”很不服气。袭人因为没有名分,也难于反驳,自己弄个大红脸,很是尴尬。后来林黛玉进来,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林黛玉虽然是玩笑话,但毕竟有些根据的。
在贾赦看上鸳鸯,想纳她妾那次。鸳鸯不愿意,邢夫人贾赦就叫鸳鸯嫂子去找鸳鸯说。鸳鸯嫂子当然巴不得攀高枝,竭力撮合。鸳鸯很生气,就说:“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
她嫂子觉得没趣说:“‘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姑娘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的去?”当时是平儿和袭人“这二位姑娘”在旁边。平儿和袭人当时就表态:我们不会对鸳鸯的话多心,第一我们不是小老婆;第二我们没有家人在外面横行霸道。
这件事说明大家都知道袭人是贾宝玉的人,只是没明确,是公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