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一般而言指的是是中国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顾名思义,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是在秋收起义成功之后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它创立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井冈山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国内独一无二的创造,它的创建人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理论是毛主席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的,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便是第一次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尝试。在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之后,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境内如火如荼得创建起来。
毛泽东在创建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之前便提出,中国的革命是需要农民的,所以中国是应该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因此,在秋收起义之后,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便建成了。自此,中国红军以此为据点,最终创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神话。
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是一次伟大的创造,它刷新了中国的历史。因为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的红军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战争道路,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去盲目跟风他国。红军以农村作为基础,团结了广大的农民群众,大家万众一心,最后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可以说,秋收起义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今后的革命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是纪念秋收起义的专题性纪念馆,秋收起义是在一九二七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遭到国民党的残害,为了挽救这种局面,共产党连忙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纪念馆照片
秋收起义是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修水县城的誓师大会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秋收起义纪念馆就坐落在秋水,这座纪念馆最初是在一九七七年最初建成的,这做纪念馆内陈列重点反映了当初秋收起义的发生背景,同时也讲述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军旗,就是在修水,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设计并升起。
秋收起义纪念馆实际共有三座,除了坐落在修水的这做纪念馆,还有铜鼓纪念馆和萍乡纪念馆,坐落在铜鼓的纪念馆最初也是在一九七七年对外开放的,铜鼓作为湖南地区秋收起义时期重要的领导中心,纪念馆就坐落在萧家祠堂,也就是前敌委员会旧址,是一座证明中国工农革命的重要史实地区。
秋收起义纪念馆在邵萍还有一座,也叫做秋收起义广场,它的设计与其他红色景点的设计有很多类似之处,升旗的地方,喷泉,纪念碑等的设置都与其他红色景点如出一辙。萍乡平时举办类似纪念仪式、集会,或者其他一些庆典是便是选在广场这里,这里的景色好,环境更是首屈一指,因而选在这里无可厚非。秋收起义广场免费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所以这里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到此参观。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表现出这场转变共产党革命战略的节点,同时毛泽东主席也逐渐在这次战争中走到一个领导人的位置。秋收起义简介中介绍这场起义第一次不是完全的军人在战斗,而是工农武装一起战斗,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意义非凡。
秋收起义纪念碑
秋收起义简介中说到秋收起义开始的原因是汪精卫,蒋介石的相继叛变,革命战争宣告失败。共产党为了拯救革命,迅速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放弃城市,选择共产党革命力量较强,工农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进行秋收暴动。之后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在会议上纠正陈独秀的错误,确定总方针。而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要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想法,最后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到湖南去进行秋收起义。
中央决定在湘赣地区进行秋收起义之后,开始行动。卢德铭带领部队到达修水,毛泽东担任前故委员会书记,总指挥机关设立在县城,修水城的革命党员积极配合。在秋收起义真正开始之前,他们制定了各种胸章和口号。终于在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了,大部队以修水为起点,一路挺进长沙,攻破敌人的朱坡厂。后又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几个部队汇集,跟着毛泽东向井冈山进发。原因是在进攻长沙的过程中,敌强我弱,所以迅速决定撤离。
秋收起义简介中显示秋收起义是共产党改变革命方针的重大转折点。
秋收起义领导人
1927年,正值农民秋收时节,湖南和江西地区发生了一场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起义是的主要参加是农民,由于这场起义是在农民秋收的时候发动的,因此这场起义也称为秋收起义。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秋收起义呢,秋收起义领导人又是谁呢?
毛泽东照片
秋收起义之前,毛泽东受共产党的任派,前往湖南,江西地区发动秋收起义,并在起义之前讨论这次起义的起义计划,在这次起义中,毛泽东作为领导人,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并且以共产党的名义进行革命,彻底脱离国民党。秋收起义领导人在会上确定了此次起义的地点在长沙,发动在湖南和江西地区的农民一起革命。
为了方便起义军的管理,秋收起义领导人分为两拨,一个是由毛泽东领导的指挥机构,另一个是各区党委组成的行动机构。9月上旬,各地起义开始了,参加起义的工人,农民首先破坏了该地区的铁路线路,16号,以长沙为中心的秋收起义正式打响。这次起义共产党决定脱离国民党,因此秋收起义的领导人将起义军重新编队,为工农革命军。
秋收起义的领导人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团结了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农民,来一起进行革命,从而取得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次胜利,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这条自己反对武装统治的道路,真正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革命。
秋收起义结果
众所周知,秋收起义是近代的一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场战役。它是由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也属于中共第三次著名战役的行列。即使它的历史地位如此重要,但秋收起义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可是这并不能抹杀它的影响力,接下来就探讨一下秋收起义结果。
秋收起义雕像
说到秋收起义结果,不可不提的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在1927年,党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革命重要将领汪蒋的叛变使正在进行的革命战争惨遭失败。所以,秋收起义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也是在这时党中央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改正了“右”的错误,任命毛泽东为负责人,为秋收起义准备了一个好的开头。在这年的秋天,暴动发生了,起先起义队伍行进顺利,攻占了不少地方,但由于当时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但我军实力却有所欠缺,再加上人民群众对作战毫无经验,队伍中的某些长官在指挥策略上也出现了错误,使得起义开始连连受到挫折,后来,又遇到敌人的伏击,就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也没有成功。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将中国的革命时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之后,为了纪念这场意义深远的斗争,还修建了纪念馆,并被评为知名景点。
秋收起义的意义
党从建立之初到带领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考验。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事件留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写进了光辉的历史中。秋收起义就是这其中的一件,那么秋收起义为什么可以被写进历史中?秋收起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秋收起义画像
秋收起义发生在国内时局动荡的1927年,在此之前的3年时间里,国共一直在携手讨伐国内军阀。但在这几年中,随着孙中山先生的去世,国民党内部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蒋介石和汪精卫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政权,两人虽在一党却各执一派,不断争夺权力。这一年,蒋介石率先叛变革命,投靠他人,而汪精卫随后也与其走向了相同的道路,国共合作也就此正式结束了。共产党当时进行的一系列工农运动,比如罢工,严重影响了地方土绅和财阀、资本家的利益,这使得严重依靠这些人的国民党,就没有办法生活,在此种种情况下开始大肆捕杀革命者。面对之前的失败和国民党的的捕杀,中共终于知道之前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共终于在自己的“地盘”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错误统治,秋收起义也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也因此秋收起义的意义就更加非凡。
秋收起义的意义就在于,它发生时众多的工人和农民加入到其中,中共也在此时也具备了“武斗”的资格,也表明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从此走向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