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 春宫图惊曝罕为人知宋太宗强奸案(组图)

小周后画像

舞台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撕心裂肺、绝望悲惨,但这出爱情悲剧本身的缺憾,反而让纯美的情感饱满而完美。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非常遭遇同样令人泣血,但正因其震憾心灵的缺憾,才完美于那两只翩然于千古的蝴蝶。

这个世界,因为缺憾,所以完美。

虞姬与项羽的永别是他们人生的大缺憾、大悲恸,而此种缺憾却成就了一个令人叹惋的历史时刻、成就了一段千古咏叹的爱情挽歌,一个独一无二的完美虞美人。

然而,李煜与小周后的诀别,虽是大缺憾、大悲恸,却不再是一段千古咏叹的爱情悲歌。如果说北宋统治者放弃一统天下梦,如果南唐后主爱美人也爱江山,如果小周后未被赵光义凌辱,或许李煜和他的小姨妹兼妻子的爱情会一直甜甜蜜蜜地走下去,他们很可能最终成为一对富贵终老的王、后或王、妃,中国历史也不会因他们而掀起滔天巨浪、优美爱情也不会因他们而痛惜顿挫。

可惜历史不会因后人的慨叹而改写。

(一)

“吾家本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欲随明月到苍山/押不芦花颜色改……”这是元代梁王的女儿阿盖郡主听到丈夫段功被听信谗言的父王冤枉惨杀的消息后,写下的绝命诗。之后,万念俱灰的她把父亲交给她要她用来毒死丈夫段功的孔雀胆吞下,追随她倾心爱恋的丈夫、护国有功的忠臣、改革弊政的能人、正直不疑的君子,去了。

春宫图:宋太宗临幸小周后

而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临幸后,李煜却选择了没有尊严的偷生,即便是“春花秋月何时了”葬送了他的生命,小周后也没有立就死。

缺憾和完美本是两朵相生相长的并蒂莲花,在震撼中缺憾,在震撼中完美。可惜,李煜,一介男儿,虽为中国第一才子帝君,却在捍卫女人尊严时,活得是那么窝囊!

大周后,小名娥皇;小周后,小名女英,她们是钱塘江同胞姐妹。姐姐比妹妹大了十四岁。钱塘江盛产美女艺术家,李煜绝对是个时尚达人,他对大周后的宠爱实际上是出于一位艺术家对另一位艺术家的怜惜和仰慕。在唐朝兴盛一时的霓裳羽衣曲几经乱离失传于世的情况下,尤工凤萧琵琶的大周后得到残谱并加以再创作,使开元天宝之音复传于世,此举使酷爱音律的李煜立即成为她的铁杆粉丝,从此不管国事,每日谱词度曲,饮宴作乐。

春宫图

不料年仅二十九岁的大周后却在七夕夜偶感风寒,延宕不治身亡。回顾十恩爱,加之移情诱惑女英,李煜痛心疾首,亲临灵前哭祭。继而,再娶小周后,继续过着才子佳人的生活,整日吟诗作对,更像闲云野鹤。

谁料风云突变,江山旁落,九七五年,北宋向南唐发动了全面进攻,李煜以南唐后主的身份写罢降表,被押解汴京。

宋太宗 春宫图惊曝罕为人知宋太宗强奸案(组图)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想当年,《史记》、《列女传》等书关于尧帝二女娥皇、女英同嫁舜帝的古老传说,在二人心中引起了妙不可言的遐想。在李煜看来,小周后就是女英,我是舜帝转世;她曾经义无反顾,大胆地用自己胸中燃起的爱情烈焰,向封建的纲常礼教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冲击,到如今被俘的所有南唐宫女,她们都为李煜和娥皇的伉俪离合抛洒了一掬同情的泪水。

(二)

这段历史,宋王銍《默记》卷下最早记载在案:“龙兖《江南录》有一本删润稍有伦贯者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

又韩玉汝家有李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六《尤悔》亦有相同记载。

但宋代无名氏所画的春宫图——《熙陵幸小周后图》和《尝后图》,却惊曝了弥天之案——赵光义在大庭广众之下强暴了小周后!

据说赵光义当时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图》。因宋太宗赵光义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故云其“熙陵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有明确记载:“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

时人当然不敢写出这些史实,但画工的《煕强幸小周后图》却在宋亡后流传下来,并被金元人多次临摹。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也有详细描写。

南唐后主李煜,一位从没有想过做帝王的错位帝王。闻知此事后,残破的心灵再次受到这奇耻大辱重创……

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李煜,羞愧,恼怒,痛恨,后悔,种种情感奔腾汹涌,他再也不能沉默了:索性这一天把自己的情绪痛快地表达出来。他写下了脍炙人口、被后人称之绝命词的《虞美人》。

当晚,赵光义闻之勃然大怒,立赐“牵机药”,李煜喝下之后,四肢痛苦地抽搐、颤抖,最吓人时,头和脚抵在了一起……

他流着眼泪,死在了惊恐万状的小周后怀里。可怜,一代词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爱恨情仇的世界……

正是:

可怜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憔悴,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渐沉沦。

空有当年钱塘月,芙蓉楼上葬花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2351/170650952311.html

更多阅读

宋太宗为收复失地发动两场死伤惨烈的战争 宋太宗

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烛影斧声”于公元976年取代乃兄,登上了北宋权力巅峰,改元太平兴国元年,史称宋太宗。 宋太宗的神秘上位虽有点见不得光,有谋杀亲兄之嫌,然而在宋朝立国319年的漫长时光里,他尚属一位有能耐、有作为的帝

宋太宗陵幸小周后 台湾熙陵幸小周后图

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光斧影”中,于万岁殿不明不白地驾崩,他的弟弟赵光义称帝,即宋太宗。宋太宗赵光义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他表面上优待李煜,其实早看上了生得花容月貌、美色冠绝天下的小周后。大宋朝惯例,每逢元宵佳节,各命妇都要循例入宫恭

与雅量有关的成语 宋太宗的雅量

《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

宋太宗取士阅读答案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 《宋太宗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

声明:《宋太宗 春宫图惊曝罕为人知宋太宗强奸案(组图)》为网友房事轻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