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佳话:
新春伊始,和任之堂主人余浩聊天,偶然说起他收到朱良春老先生的一封信。朱良春?就是那位江南名医么?我慕名已久,早就期待有缘拜访。没想到95岁的老先生居然给这位30出头的年轻中医写信致意。禁不住好奇心,我立马发挥死打烂缠的革命精神,向余浩兄弟求来了这段佳话始末。贴图为证,与大家共同见证两代中医人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

余医师你好! 几次发信都被退回,不知何故?附件是家父买了《医间道》25本推荐赠送给学中医的子女和学生的推荐书草稿。可作留念。有空可多联系。 致礼! 江苏南通朱又春(朱良春之子) 本书是一本对当前中医同仁之指南针,可以端正方向,理顺思维,发皇古义,运用精义,辨证施治,发挥优势,提高疗效,攻克疑难,回归中医,成为真正之中医,而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乃一位中年中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颇多心悟之言,精辟之论。可先阅序言,知全书之内容,1-3章乃温故知新,勿以老生常谈而忽略之,然后顺序阅读,可入佳境,方知余言之不谬也,乃购而赠之,并祝更上一层楼,为振兴中医添砖加瓦,则幸甚矣! 朱良春 壬辰
朱老: 来信及书评已敬阅。此书为临床之余,个人心得总结。勉为其难,集结成书,期为中医发展,尽绵薄之力。奈何才疏学浅,况医道精深,恐难窥门径,贻笑大方,若误人子弟,罪之大也。成书至今,时感惶恐。晚辈仰慕朱老已久,今蒙朱老抬爱,深感鼓舞,晚辈自当为中医发展,竭尽全力,不负朱老厚望。顺祝朱老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后学:任之堂主人 余浩 余浩道友:
看到你的回信很高兴!你很谦虚。中医学确实是门学无止境的学问。张景岳说:“学到知羞”是富有深意的。当前中医西化严重,不积极加以扭转,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与邓老、路老、颜老等老友深感忧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采取诸多措施,但积重难返,亟需有识之士,群策群力,端正方向,回归中医,振兴岐黄!我认为宋代大儒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话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期望,愿共勉之!
朱良春 壬辰新春 年方九五
朱老:
您好!非常高兴收到您的回信,您对晚辈的勉励,将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终身受益。
我自幼学习中医,一直将中医发展视为己任,而立之年创立“任之堂”,撰写“任之堂传”悬于药堂,内容如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今吾中华传统之医学,受西方医学之影响,已渐失其本色,迷失其方向,为继承、弘扬传统之医学,使之发出璀璨光芒,于乙酉年之仲夏,创办任之堂大药房,取“任之”乃为弘扬祖国医学之重任尽绵力之意也!愿吾华夏之医学同胞,勤思黄帝之古训,缅怀神农之艰辛,借“西”以扬“东”,习“古”而博“今”,共为中华传统医学之复兴而奋进......
目前中医的发展困难重重,原因诸多,许多中医同道质疑中医疗效,慢慢从自身开始西化。但这几年来我一直在任之堂坐堂行医,采用纯中医疗法治疗常见病、疑难病,深知中医疗效并不比西医差,甚至对一些疾病而言,中医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所以临证之余,努力将所思所得记录下来,与同道共同分享,希望可以对中医的进步有所帮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生的教诲我会牢记在心,虽力绵薄,不敢有所藏私,平生必将竭尽所能,将纯中医进行到底。
祝先生福寿康宁! 后学:余浩
附记:余浩医生计划将《医间道》一书的所有收入用于成立一个中医基金,用以帮助那些成长中的中医,推动中医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