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征东

对于薛仁贵,我们几乎都不会感到陌生,知道他是我国古代唐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他的一生征战沙场,战功无数,深受当时的皇帝李世民的看中,并且在手里掌握着很大的兵权。
薛仁贵征东
但是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手握重兵却没有遭受皇帝忌惮的的人之一。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是被诸多的人士改编成各种版本,有写成小说的,也有拍摄成电视剧的。其中关于薛仁贵征东的故事的流传更甚。
对于《薛仁贵征东》这部我国著名的通俗小说之一,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这部小说就是以他征东的故事为依据来写成的。整册书都是运用章回体的形式,讲诉的内容很多,并且都是通俗易懂,很值得人们去读。
在很多年前,平民之中就流传着关于薛仁贵征东的故事。薛仁贵原是出生于极有威望的大家族,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在传到他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他是唐朝时期,声名远播的一代风云人物,是我国古代史上的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还曾被人们说成是有着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应梦贤臣”。他姓氏为薛,单名一个礼字。在公元六百一十四年的时候出生,逝世与公元六百八十三年三月二十四号,他属于我属于我国人口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当时山西绛州的人,也就是现如今的山西河津市的地方的人。李世民为了要收复辽东这片区域,实现天下一统的夙愿,曾经三次向高丽出兵。在公元六百六十八年,薛仁贵跟诸多大将率领将士攻下了平壤城,将高丽的王上捉住,高句丽灭亡。
薛仁贵子孙
薛仁贵是家喻户晓的大唐一代名将,那么这位传世名将的子孙又都有谁呢?首先他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薛仁贵像
在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薛讷了。薛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还不够熟悉,但是如果说薛丁山,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了解,薛丁山的人物原型就是薛讷。薛讷,字慎言,娶了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三名女子为妻。其比较有名的事迹就是薛丁山征西,大致的内容就是西凉哈迷国犯境,薛仁贵奉命征西,却误中了圈套,而后薛丁山主动请缨出发西征,西征期间与樊梨花结下良缘,并在其帮助下,西征成功。另一个儿子薛楚玉也是位有名的人物,为薛嵩的父亲,他身兼范阳节度使、平卢营口节度使、幽州节度使等要职,但是,后来因为其与长兄薛讷进行军事改革,遭受到保守派的排挤,有人告发他渎职,于是便被免去了官职,而他的这次离职也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除了五个儿子,薛仁贵还有两个孙子,名薛嵩、薛昽,还有曾孙薛平,薛平的儿子名薛从。薛嵩也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年少时就以臂力大、善骑射而闻名。安史之乱时,他投靠了安史叛军,取得了很多的战功,被封为了邺郡节度使,而后叛军兵败,薛嵩投降于朝廷,被封为了昭义节度使,开始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为振兴昭义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薛仁贵故里
薛仁贵,名字为薛礼,仁贵是他的表字,为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唐朝贞观年间武艺高强的年轻将领,他勇猛果敢且胆识过人,多次营救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忠心,因而受到身为皇帝的李世民的重任。
薛仁贵故里像
薛仁贵的故乡现在在我国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他年少时家庭十分贫困,与大多数农民一样种田,养家糊口,日日粗茶淡饭。甚至住不起房屋,与妻子一道住在土窑里,后代的人都称他住的地方为“白虎岗”,一方面是纪念薛仁贵,另一方面是夸赞在战场上一身白衣英勇无畏的薛仁贵,是一头惊世白虎。他的确是一头勇敢的白虎,在唐朝与北方民族的战争中,战功赫赫,杀敌无数,让敌人闻风丧胆。他在北方征战沙场,他的妻儿一直在那“白虎岗”等待着他荣归故里。在于他的家——土窑,不远的地方有他常年练武的地方,红寥滩,他常举弓对月。“白虎岗”,这个地方诞生出一代名将!后人们将薛仁贵生前所居住的土窑称作“寒窑”,可见他当时的艰苦。但是无论他住的地方多么艰苦,在薛仁贵的心里,“寒窑”也一定是暖窑。
谁会知道在山西的小村落里,修村,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大将军?薛仁贵间接的为他的故里命名“白虎”,是白虎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白虎呢?“白虎岗”因他而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他这头白虎鼓舞的不仅是他的故乡的人,更鼓舞了世界的人!
薛仁贵有什么战功
薛仁贵,又名薛礼,生于公元614年,三十岁参军首战高丽,一战成名;四十四岁领命再战高丽,威名远扬;四十七岁平定铁勒族,锐不可当;五十二岁三战高丽国,最终使其灭国;六十八岁打败突厥族,成就不朽功绩;七十岁病逝于雁门关。
薛仁贵像
645年,薛仁贵勇猛无敌,救出将领刘君邛,安市之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敌军大乱,于是唐军趁乱猛攻敌军,敌军惨败,
658年,薛仁贵率兵一举攻克赤峰镇。同年六月,击败高丽豆方娄的三万军队。
659年,薛仁贵亲自指挥横山之战,高丽军大败而逃;石城之战,活捉敌方神箭手;黑山之战,活捉契丹首领。
661年,薛仁贵奉命攻打铁勒,利用擒王的策略,仅用三支箭就摆平十几万人,并活捉多位部落首领。
666年,薛仁贵领兵东征高丽国,经过新城、金山、扶余、平壤四大战役,最后灭了高句丽。
681岁,薛仁贵带兵出征的雁门之战,大胜十万敌军,将突厥打得溃不成兵。
薛仁贵征战四十年,立下战功赫赫,有不少传奇故事都是关于他的,如白袍小将、应梦贤臣、三箭定天山、神勇灭高丽、脱帽退敌等等。
薛仁贵作战无数,只有青海之战败一次,造成失败的原因也是客观条件险恶和副将不得力,其他的战役都取得胜利。几乎可以说薛仁贵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战神,是仅有的一位能让敌军听到名字就闻风丧胆、看到真容就落荒逃跑的将军。
薛万彻与薛仁贵
薛万彻和薛仁贵不是一家人或是远亲。他们不是同时代的人, 薛万彻成名于唐太宗时代,而薛仁贵在贞观末年才参军,成名于高宗时代。薛万彻是陕西人,将门出身。他本来是隋朝的军官,后来投降唐军。他两次打败窦建德,大战刘黑闼。因为作战的勇猛无敌,被太子李建成看中并当成了心腹。
《薛仁贵传奇》薛仁贵剧照
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带着太子府中所有的护卫拼死进攻玄武门,想保太子,见攻不下又转攻秦王府。直到亲眼见到太子的头颅,他知道已经回力无天,逃入了深山。李世民数次派人宽慰后,才出来向李世民谢罪。后来他又击败突厥,从征吐谷浑,大败薛延陀,进攻高句丽。在李治登基四年后,因谋反的败露而被斩杀。
薛仁贵是山西人,世族出身。等到了他那辈,薛氏家族已经没落了。他过得穷困潦倒,在妻子的劝说下参军。他参加了唐军对高句丽的征讨,当然只是小兵,而薛万彻确是这场战役中的高级军官。参加这场战争不久, 薛平贵就立功了。 唐军将领被围困,没有人能救得出他。在这个时候,薛仁贵如救世主一般从天而降,取敌将首级,震千军万马,逼退了敌人,救出了将领。为了把握住扬名的机会, 薛仁贵打仗的时候穿着白袍。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了到了这个勇猛的白袍小将,李世民也不例外。在班师回朝后,皇帝就让薛仁贵守玄武门,这等于是将守卫皇帝的工作交给他。一守就守了十二年。其间李世民去世了,他的儿子上位。玄武门发大水,薛仁贵救下了皇帝,皇帝感谢薛仁贵,给了他施展军事才华的平台。薛仁贵在不惑之年 统领兵马平定四方,又用了三支箭平定天山,安定了唐朝边疆,最后他用了数千兵马灭了隋唐皇帝数次征讨不成的高句丽。他享年七十岁,在雁门关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