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导演英文 浅谈新课程下英语有效课堂中如何发挥导演作用 导演英文

浅谈新课程下英语有效课堂中如何发挥导演作用

浅谈新课程下英语有效课堂中如何发挥导演作用

高再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作为师者的精神。这名古老的名言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而老师在教学中是一个传话者或是把自己所知告诉学生。讲台成了教师独自的舞台。这就是所谓的“填充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老师成了课堂主体,但是课堂上的主题是学习而不是教授。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改变这种沉闷的学习方式;要求从思想上,行动上解放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学习。

老师应该改变这种观念,从授生以“鱼”到“渔”再到“欲”的转变;在课堂上正确地引导,点拨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推动力(情绪、情感、态度、兴趣等)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上自主地学习、探索新知识。

现在从老师如何创建课堂环境、构建学习关系、组织对话、合理整合及课堂评诂五个方面谈一谈老师在课堂上的活动。

一、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帅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而学生必须老老老实实地、整整齐齐地坐在台下,俨然接受上级的训话。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学科,最主要是利用它进行语言交流,以发挥它的本位功能;显然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下受到了制约。在新课程下的教学环境,必须是开放的环境,要打破这种教与学的界限,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束缚与被束缚的关系,解放学生的学习等。

我们要努力地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效率。教师应该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已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不怕犯错、勇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学习心里。即使是一句鼓励的话,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老师与学生的心里也会逐渐缩小。

我在接手每一届学生的时侯,在自我介绍时,只告诉学生我的英文名字“Gallen”,让学生在课内外直呼其名,不用称呼“Miss…”,学生们非常兴奋;然后我在给学生一份写有英文名字列表,让学生也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名字;孩子

们都格外积极,因为他们感觉到我是他们的朋友了。作为朋友,我给他们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具、图片、实物,甚至指导书等;把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想说、敢说、能说。

情境创设合理、气氛融洽,有利于学生思考,生成新的问题。在学习“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一单元中,在课上学习完主要目标句型之后,我用投影展示了一些水果、动物。让学生用“What’s your favorite…?”作对话;各组同学表演时用了“What’s your favorite food/fruit/number/animal/teacher?”等句子。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下,正确的情境导入,不仅拓展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使英语生活化,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兴趣和热情。

二、构建合作、互动的学习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没有达到有效的互动和合作,也没有培养出来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

在构建合作、互动的学习气氛中,首先要让我们老师有意识的“退出来”,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中充当“导演”的角色,而学生们就是“演员”;老师只需要监督;看谁说的好,及时表扬;看谁说的错,及时纠正;把这场戏让学生去演。作为我们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英语课上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如购物、度假、校规、采访等。让每个小组利用所学的语言去编情景会话,去表演,学生可以去充当每个场景中的主人公,或服务员,或顾客,或记者……真正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而不的一种负担;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也达到了语言目标的学习。

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中,其中一教学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报幕员叙述出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我就带一个果汁机,拿了需要的原料进了课堂。学生一看到这些东西就兴奋了,一起喊:“I can”,“Let me try”,“Me,Me”。结果让两个学生一起在前面演示了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在学生们兴致正高的时候,我让他们小组互讨,来描述制作奶昔的过程,结果描述的非常正确。

以上是学生合作动手能力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合作讨论、对话、调查在课堂上是有百利而无一弊;消除了同学们怕出错,怕被笑的心理。人人开口说,气氛热烈,错误能及时更正;多个思维火花的碰撞,更易创新,生成新问题。

在练习句型:Do you like…? I like… a lot/very much/a little. I don’t like… at all. 再廷伸到第三人称单数。

我用食品noodles, dumplings, cake导入新课,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马伟那个小组同学正在说喜欢吃的食物和爱喝的饮料;走进另一个小组,听见李迪磊同学说:I like my little dog very much, but I don’t like cats at all. 真棒!他竟然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句型了;其它小组学有说到运动的,一个叫尹凯的同学说:Ronaldo is good at play football. I like him very much. I like play football, too. 我听到这,我暗自高兴、惊喜,这个同学平时不太喜欢英语,在班上几乎不举手发言,这天在小组里竟然说出这么多句子,尽管有些错误,但也值得高兴了。他一说完,梁燕同学已帮他订正了:be good at后的play要加-ing,因不at是介词;I like后面的play也要加-ing;尹凯又把刚才的句子说了一遍。我想只要让学生有机会在水中游泳,他们完全能学会。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导演英文 浅谈新课程下英语有效课堂中如何发挥导演作用 导演英文

三、组织对话。

我们在评价一节课时,常常认为让学生开口说了,背了,表演了,就是一堂好课。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有效地参与的多少才是评价一节好英语课的标准。组织对话关键在于对话交流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听课,评课等过程中发现组织对话是一个薄弱环节。有的老师为了展示观摩课在组织对话时走过场。关于某一知识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进行小组对话,说完还不到5分钟,教师就让学生表演,从时间上没有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老师随意打断学生的对话,又影了学生对话的效果。因此 ,我们必须组织学生对话时要有序有效进行,实现思维碰撞,使思维火花四射。

在“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让学生扮成一个reporter,设计问题对其他同学进行采访下面就是其中一组同学的对话。

A: Reporter B, C, D, E: Students

A: Can you tell me what you saw here today?

B: I was walking down Center Street when a UFO landed.

A: Where did it land?

B: Here.

A: What happened then?

B: An alien got out of the UFO.

A: What were you doing?

C: I was shopping.

A: What were you doing?

D: I was cleaning my room.

A: What did you do?

E: While the UFO was landing, I was calling up my friend.

让各组同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亲身的表演一下,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课堂效果怎么会不好呢?

四、合理整合。

合理整合就是通过教师对问题对话情境进行时时归纳与整合,使对话层层深入,实现对话效益的优化。

(一)整合问题。概括对学生交流与探讨的问题,给予及时分析与评价,使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内容得到及时整合与提炼。

(二)整合目标。一个教学目标,可能涉及若干问题的解决,就是实现一个教学目标。在这时老师必须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让学生交流,互讨实现“三维目标”,最终使教学效益最优化。特别是在一堂要结束的时候,目标再现更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这时老师千万别亲自总结,可以找同学来说。一个说不全面,再多让几个说。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习惯,每节课一要结束时,就想本堂课我学了什么,记忆多深刻呀!

五、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表扬代替批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比如在教“Teachers’ Day”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Make a Teachers’ Day Card。下次我检查作业时,让我意外地发现,不太动口、很少动笔的一位男生居然也制作了一张老师节贺卡送给我。用不太规范的的书写,写了一句:Happy Teachers’ Day!此时我就拿着这张不太精制的卡片,说了一句:Very good! Thank you! 从此以后这位学生不但能够在英语课上大声地读,大声回答问题,而且课后也能认真地学英语。

(二)鼓励代替惩罚。学生经过一番辛勤的劳动,总希望得到老师及时的评价,有一种强烈期待感。记得有一次,我讲评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换了一本新作业本,而且他写得非常工整,也很准确,我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一句: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Please keep on! OK? 就这样一句评语竟给这位学生很大的鼓舞和动力。

(三)及时发现差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对待学习较差的学生,应该阶段性地跟他以前的表现比,无论是在作业中还是在课堂上的细微变化,老师都要有细心地捕捉,并及时地对他进行鼓励,说一句:Good! That’s great! Wonderful!等等,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老师必须注重能力培养,精心设计教法。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2751/851490430579.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数学作业的作用 浅谈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数学作业的作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数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专题学习

作者简介: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主题一:教学情境,犹如美味而富有营养的汤作者:余文森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什么样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职校数学引入型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一、职高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弊端  现代教育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就只是表面和形式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多数是由提问来完成的,问题设

声明:《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导演英文 浅谈新课程下英语有效课堂中如何发挥导演作用 导演英文》为网友洒脱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