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服饰男 宋代服饰

宋代的服饰

    宋代(960年—1279年)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冠梳”妇女(宋人《娘子张氏图》)

    通天冠服

    宋代的通天冠服包括云龙纹深红色纱袍、白纱中单(衬衣)、方心曲领(一种上圆下方、套在项上的锁形装饰,用来防止衣领雍起,起压贴的作用,有天圆地方的寓意)、深红色纱裙、金玉带、蔽膝(挂在前边的斧形饰片)、佩绶、白袜黑鞋、通天冠等。它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官服。

 

 

 

戴通天冠、穿绛纱袍、佩方心曲领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黑舄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南薰殿旧藏 《历代帝王像》复原绘制)

    袆 衣

    皇后在受册封、朝会等重大的礼仪场合穿袆衣。袆衣是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连体式服装,用以象征女子在感情上的专一。与之相配套的是华美的九龙四凤冠,其上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在冠的左右各有两个叶状饰物,称为博鬓或掩鬓。

 

 

皇帝冕服图/皇后袆衣图(选自聂崇义《三礼图》)

 

戴龙凤珠翠冠、穿袆衣的皇后(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幞 头

    幞头在宋代非常流行,这时的幞头内衬木骨、外罩漆纱,平整美观。幞头脚的形式以直脚居多,即两脚平直向外伸展的造型。此外也有交脚幞头和朝天脚幞头,交脚是两脚翘起于帽后相互交叉的幞头;朝天脚是两脚在帽后两旁直接翘起而相交的幞头。

 

 

戴直脚幞头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宋代服饰男 宋代服饰

扎巾、穿袍衫的士人

(宋人《松阴论道图》局部)

 

 

戴束发冠、穿对襟衫的皇帝与戴幞头的官吏(赵佶《听琴图》局部)

 

戴软脚幞头、穿圆领袍衫的文吏(赵佶《听琴图》局部)

    背 子

    宋代的背子是长袖、长衣身、腋不开衩,即衣服的前后片在腋下不缝合的服装样式。背子模仿古代服装的形式,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作装饰,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示“不忘传统”。由于侍女经常穿着这种衣服侍立于主人的背后,因此得名“背子”。

 

 

穿背子的贵妇(宋人《瑶台步月图》)

 

 

穿背子的杂剧女演员(宋人《杂剧人物图》)

 

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北宋彩塑侍女立像,梳盘髻,穿衫裙、背子

    裙

    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裙子上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有彩绘的,有染缬的,有作销金刺绣的,有缀珍珠的……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高贵;也有红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

 

 

穿窄袖短襦的宫女(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

 

 

穿襦裙、披帛的宫女(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

 

插簪钗、穿襦裙、披帛的妇女(宋人《妃子浴儿图》)

    冠 饰

    宋代的贵族女子冠饰,在沿袭前世高冠、花冠的基础之上,冠的形状愈加高大,装饰也愈加丰富。其中冠高有达1米的,冠宽与肩等齐。冠后常有四角下垂至肩,冠的上面装饰有金银珠翠、彩色花饰、玳瑁梳子等。戴这种高大的冠饰坐轿子时,必须侧着头才能进轿门。

 

戴凤冠、穿衫裙、挂缨络的妇女(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壁画)

    花 子

    唐代的花钿传到宋代便叫作“花子”,这就是在额上和两颊间贴上金帛或彩纸剪成的纹样。花子的背面涂有产于辽水地区的呵胶,用口呵嘘便可以随意粘贴。

 

 

戴花冠的宋代妇女

(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图》局部)

    发 髻

    宋代女子流行高发髻。髻的名目很多,有龙蕊髻、芭蕉髻、朝天髻、大盘髻等。少女一般梳双环髻,是将头发梳成中空的环形,垂于耳旁。人们在梳妆时常在头发中加添假发,或直接装假髻,髻的周围多环以绿翠、扎以彩缯、间以玉钗或用丝网固定。

 

 

江西景德镇市效宋墓出土瓷俑,

梳单鬟髻,插大梳,加珠翠为饰

 

 

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北宋元佑二年

(公元1087年)彩塑侍女像

    宋襦裙

    宋代因袭了唐代的襦裙,将其作为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

 

 

穿襦裙的农村妇女(宋人《孟母教子图》)

 

穿长袖襦的宋代妇女(重庆大足宋代石刻)

    百姓服饰

    宋代的社会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各种身份的人,从官宦、商贩、医生、农民、车夫、僧道,到士人、船工、艺人……在服饰上都有区别。有穿袍衫的,有披背子的;有梳髻的,有裹巾子的;有较齐整的,也有较随意的。

 

 

穿长裤的劳动妇女(传王居正《纺车图》局部)宋太平街景图,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宋太平街景图,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指的是女子缠足后所穿的小鞋。宋代是缠足之风逐渐发展、盛行的时期,三寸金莲的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

 

缠足妇女(宋人《搜山图》局部)

    铠 甲

    宋代的铠甲包括兜鍪、甲衣、披膊、吊腿等几个部分,其基本形制是继承了唐代铠甲的风格而略微有些变化。南宋以后,因为火药武器的发展,铠甲逐渐被淘汰了。

 

 

穿铠甲的武士(敦煌莫高窟55窟彩塑)

 

 

戴盔帽、穿铠甲的武士(宋人《三顾草庐图》局部)

 

《武经总要》辑录的宋代胄甲图式(选自明刻本《武备志》)

    纹 样

    受写生花鸟绘画的影响,宋代的服饰纹样构图严整,造型写实,与唐代的风格已迥然不同。比较典型的有:组合型的八搭晕;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动物题材的狮子、天马;几何纹的龟纹、方胜等。而以写生花卉为主、将一年四季的花卉组合在一起的花饰“一年景”,则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一年景花卉绶带及双凤纹金佩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折枝茶花纹亮地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2951/867782525202.html

更多阅读

宋朝服饰 作品服饰

宋朝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高度发达的王朝。农业,制船,纺织和造纸业达到了新的高度,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技术被发明。宋代服饰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于朝会及祭祀等重要场合,皆朱衣朱裳,佩带和衬以不

森马服饰男装 浙派男装代表品牌浩男服饰品牌创新之路

 虽然2010年全球经济已逐步回暖,但国内外的经济压力依然存在,通胀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而伴随国家对内需拓展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服装产业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改革与创新;如何提升与突破?是目前整个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

女装 女装-历代服饰,女装-民族特色

服饰的变迁是一部历史,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它是这个时代进步、文明、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象征。它在记录历史变革的同时,也映衬着一种民族的精神,传承着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女装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士穿着的衣物统称为女装

宋朝服饰 宋朝服饰 宋朝服饰-基本简介,宋朝服饰-历史渊源

多姿多彩的唐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政治上的保守,“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服_宋朝服饰 -基本简介宋朝服饰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

声明:《宋代服饰男 宋代服饰》为网友青稞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