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呢?就去了还算熟悉的老朋友河监侯那里,看看能不能弄袋子米。河监侯知道了来意,满口答应说:“行,这是小事,秋收后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有钱了您先拿三百金用着,怎么样?”这很够朋友,也真阔气。就是等租子下来估计得到猴年马月了。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奇才,韩信点兵,暗度陈仓,十面埋伏楚霸王等等丰功伟绩都被大家所熟知,但他少年时也是个无事可做,妄论时政的屌丝。虽有才能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做生意又不善于谋划,囧到连母亲去世,都没钱下葬,吃饭更成问题。他只好寄人篱下,就在和他交好的一个亭长家里混吃混喝,亭长和他相谈甚欢,吃顿饭也不以为意,但他媳妇不干了,一个小官,家里也没啥钱,韩信再来蹭饭,生活负担骤然剧增。他妻子就给韩信脸色看,韩信此时只能假装没看见,填饱肚子再说吧。亭长妻子又想了个办法,等到吃饭时就不做饭,韩信没话找话,一看实在蹭不下去了,只好不再去亭长家。
饿了几天,又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了,他还没有地方可去,就在淮阴城下钓鱼。河边有一些老年妇女在漂洗棉絮,有位善良的老大妈看见韩信饥饿难耐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菜拿出来分给韩信吃,这样连着十几天,韩信总算没饿死,他非常感激,就信誓旦旦地对老大妈表示以后一定要重报。谁想这位老大妈确是位有原则的人,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根本没有指望你来报答!”韩信听后大惭,也许后来能指挥千军万马都是因为老大妈的这句激励。

韩信功成名就后,再路过此地时又找到那位老大妈,赠予千金,可惜书中没有留下赠金时的场景。
文/刘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