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852—913年)系唐末、五代时僧人、诗人与画家。俗姓姜,字德隐,浙江兰溪人。早年出家,以诗画闻名于世。且僧且游,是个云游诗僧,颇负盛名。他擅长画佛像,所作线条紧密,笔力遒劲,造型古拙。笔下之佛像大多庞眉大目,朵颐鼻隆,人称“梵相”。他的草书功力深厚,笔势飞动,潇洒自如,时人将他比之为唐朝草书名僧怀素,世称“姜体”。绘有《十六罗汉像》、《高僧像》、《维摩像》、《须菩提像》等,另有诗歌《禅月集》行世。他的诗亦不比书画逊色,享盛名已久。
唐天复年间(公元901—903年),贯休住在灵隐寺,他对灵隐寺的这段生活非常留恋,这从他后来给杭州友人写的诗里可以看出来,诗名为《寄杭州宋震使君》:
罢郡归侵暑,仍思灵隐居。
僧房谢朓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
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贯休诗
贯休生活的时代正是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发展得很好的时候,史称“吴越之治”。钱越王出身寒微,但他后来修筑钱塘江堤,拓展州城,使杭州一跃而为江南重要城市,被誉为“地上天宫”。他上台后,除了大兴佛教,广建寺宇之外,还广罗名士,以为自己所用,著名的有皮日休、罗隐、胡岳等人均得到他的厚待,他为了能够与这些名士搞好关系,也主动去学吟咏诗词,以便与名士们往来唱和。因此当时有许多名士闻风而来,以求见用。其中就有诗画僧贯休。他得知许多名士纷纷投向吴越王钱氏,便也作诗一首投之,诗曰:

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菜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贯休画像
钱越王看了贯休的诗非常喜欢,特别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两句诗,深得他的欢心,但他觉得宜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这样一来,气派就大了。钱氏觉得吴越国疆土狭小,国力虚弱,他意欲以小图大,以弱谋强,非常忌讳别人以“小”讥之。他就决定召见贯休,但有一个要求,即必须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
贯休满怀期待着钱氏能够召见他,终于等来了召见他的消息,他欣喜若狂,但同时带来的那个附加条件把他激怒了,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耶?”说完拂袖离去。
贯休是个志向高洁之士,加上又是个过惯了飘游生活的人,脑子里本有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观念,现在,钱氏逼他改“十四”为“四十”,这不是强奸诗人的意志吗?绝不可能!他早在灵隐期间写过一首咏飞来峰的诗,表达了他的心意与志趣:
元是西天住,飞来莫去休。
未辞仙佛国,好是帝王州。
彼树亦如寄,吾生应更浮。
白猿呼不应,松露滴猕猴。
贯休画十六罗汉之一
贯休离开杭州到了四川,以诗投孟知祥,有“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之句。知祥得诗大喜,优礼相待。后又受到前蜀主王建的礼遇,赐紫衣,赠法号“禅月”,人称“禅月大师”。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终于所居,享年八十一岁。
贯休著称佛教史的是他的“十六罗汉”画。罗汉的全称是“阿罗汉”,《大智度论》卷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法住记》说,以宾头卢尊者为始的十六大罗汉是受佛之敕,永住人世,济度众生者,并有名字、住处等。
因罗汉奉释迦之命,常住世间,济度众生,因此,人们对他们有亲近感,成为民间普遍信仰对象之一。历代画家也都喜欢以罗汉为题材作画,最著名的是贯休的“十六罗汉图”。贯休的罗汉图与众不同,画史称“胡貌梵像,曲尽其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罗汉形象,庞眉大眼垛硕鼻隆,有的倚松石,有的坐山水。用笔遒劲,线条紧密,面呈黑色,以墨为皴,黑颜之中,其唇红润,衣襟敷浓重青绿之色,与全体之墨色相呼应。山石为黑褐二色,并点青绿之苔,线条用铁线描法。因贯休罗汉图盛名,后人添加两幅,假托贯休真迹,为“十八罗汉图”,宋代苏东坡不辨,以十八罗汉而为之作赞。
十六罗汉之一
遂昌有贯休画罗汉的传说。据《遂昌县志》载,贯休曾在遂昌北去十五里的唐山住有十四年。相传原有翠峰院就是贯休创建的。
贯休画罗汉的传说是说遂昌有座风景优美的唐山,上面有罗汉、观音两峰对峙,白云缭绕,山深路幽,称为胜景。贯休云游到这里,爱上这里山水,就结庐山中,一住就是十四个春秋。他除了早夜诵读佛经外,就是作画,发愿要画出十八罗汉像,作为唐山镇山之宝。画就的十七幅罗汉像,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但画十八个罗汉时怎么也画不好,画出来的总是在十七罗汉中找到相似之处,贯休画了又撕,苦闷极了,急得在山上乱跑。有天碰到位采药老汉,谈起这事,那老汉劝他到山涧边对着潭水画。贯休走到水边一看,水里倒映着他的影子,忙照着样子画了下来,成为最生动的一幅罗汉像。
唐山
贯休完成了罗汉像后,就离开遂昌,云游到了四川,受到蜀王王建的款待,赠他封号为“禅月大师”。王建问他从哪里来,贯休回答:“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当时人们又戏称他为“得得和尚”。贯休在四川收了两个女弟子,曾专程到唐山朝拜贯休故居,后人在唐山建了座“禅月庵”,就是纪念这件事。贯休有咏唐山、湖山诗传世:
唐 山
谁是言休即便休,高吟静坐碧峰头。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林独自游。
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猿拾虱夕阳中。
因嗟往事抛心力,六七年来楚水东。
闲担茶器缘青嶂,静纳禅袍坐绿崖。
虚作新诗反招隐,世事多与此心乖。
湖 山
山抱重湖湖抱山,人家住在水云间。
若非流出桃花片,纵有渔郎空往还。<?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十六罗汉之一
因为贯休的“十六罗汉”像形貌奇特,笔法独具,所以,对他的绘画就有了种种说法,郭若虚说贯休画罗汉,是“入定观罗汉真容后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