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摇拍
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放在了静态的部分,以摇动镜头的方式跟随被摄体,表现其速度感。要使用此种拍摄技法,需要把相机设置到快门优先的模式上,然后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一般采用1/30s或者1/60s。相机要紧随被摄体,跟随其运动而移动,达到被摄体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当然采用连拍的模式捕捉更锐利的照片的机会更大。
2. 在斜坡上如何放置三脚架
如果在斜坡上用三脚架辅助拍摄,有一个方法可以让相机远离突发危险。如果我们是在一块岩石或者小山上的斜坡上拍摄,让三脚架的一条腿对着自己,这样的话,三脚架的三条腿就可以稳定地支撑住相机,防止坠落。
3. 如何避免曝光不足
摄影者在拍照时经常会曝光不足,打开闪光灯拍摄又怕会过亮,牺牲了现场环境的自然光线。遇到此种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只要将曝光补偿功能推高一至两级,一般偏暗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4. 如何先对焦后构图
先将画面中央的对焦点对准想拍摄的人物面部,半按快门按钮完成对焦及测光程序,按着快门按钮不放,横向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5. 光圈优先有什么用途
数码单反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减少因震动而造成的不良拍摄效果。但是,相机镜头一般是在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图像效果最好,所以如果要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另外,大光圈可以实现小景深,这有利于突出主体。
6. 如何避免眩光
直接拍摄太阳,会在镜头内产生眩光,从而使画面的反差严重失调,同时会产生入射光线被镜头表面反射到CCD上而形成光斑线条。高质量的遮光罩有助于限制眩光,同时使用最小光圈可减少这些光斑。
7. 如何使灯光产生星状效果
要想使灯光产生星星的效果,那么摄影者就需要使用小光圈来进行曝光,光圈越小,效果越明显。
8. 如何保护相机
为了保护好数码相机和电池,我们尽量不要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千万不要长达几个小时地将自己的相机直接地**在阳光下,拍摄时避免镜头直对阳光以免损伤CCD板。如果不得不**在阳光下,那么你可以用一块浅颜色的毛巾或是反光材料将相机遮盖着。尽量避免在雨天雪天拍摄,如要拍摄要妥善防护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拍摄,防止机器老化。寒冷的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机器容易结露,像人带的眼镜一样。正确的方法是放罩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待机器与室内温度一致时再取出。拍摄完毕保存时一定要卸下电池。保存时放置在干燥地方避免机器受潮。
9. 如何优化图像质量

数码单反相机的图像格式可以选择JPEG也可以选择RAW格式,RAW格式对于后期制作是非常有利的。另外,RAW格式的画面不会经过相机的自动调整,其质量会更优质一些。当然,摄影者可以通过设置饱和度、反差、锐度等来调节画面细节,使画面质量更好。
10. 什么是B门
B门就是能够让你进行长时间曝光的模式。它的曝光时间就是从你按下快门到释放快门的那段时间。在使用B门过程中,最好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95. 如何表现食物
拍摄食品的难点来自两个方面:
1、怎样表现食品的质感,松软的、酥脆的、细腻的、肥厚的、油滑的等等。
2、怎样突出食品的新鲜、可口、卫生、漂亮,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
前者主要是光线的布置,后者还和摆布、道具、背景相关。
对于质地粗糙的食物如切开的面包和蛋糕,光线应该是柔和而有方向性,所以柔光罩和蜂窝罩使用得较多。
对于蔬菜和水果,由于形状上的不规则而容易产生投影,以使用散射光的较为常见。
对于某些表面沾满油脂的食品,如烹调好的菜看、红烧或熏烤的肉类和家禽,布光时不能过于求实,平均的光线只能使食物颜色深重,缺乏美感,所以布光时要平凡无奇十分重要。应格外关注主体上的照明,光线要透,略微硬性一些也无妨,光线不一定非从正面或上面照亮食品,可以尝试使用偏侧的主光和有个性的副光。
如果拍摄具有一定透光性的食物如蔬菜、薄片、果冻、饮料时。光线的强度和柔度应该巧妙结合,适当地运用轮廓光和逆光表现被摄物的诱人之处是非常关键的。
拍摄食品大多追求色彩的正常还原,尤其是拍摄凉菜、西式点心、快餐一类的照片,但有时会采用暖性光线照明,比如煎炸食品、烘烤面制品等,金黄的色泽暗示了该食品的新鲜和香脆松软。
96. 如何拍摄小物品
拍摄古玩、小雕塑、珠宝、彩色玻璃、雕花玻璃、盘子、瓶子、洋娃娃、木刻、家具、绘画以及类似的物品,不仅对保险等行业有用,而且对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家,也是一种饶有趣味的工作。
1.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镜头。最理想的是大口径镜头。因为它可以免去一大堆复杂的灯光照明设备,避免闪光灯单调的高反差效果,也能避免反射闪光造成的计算错误。一般来说,F2或F1.8的镜头,就能使拍摄进行得又快又好。使用大口径镜头时必须注意它的景深是十分有限的。克服的办法是不要使相机太接近被摄物。也可以用稍慢的速度以便用较小的光圈拍摄。但速度最低不得慢于1/30秒,因为速度再慢就难免震动。把焦点对在被摄物最重要的部位,其它部位可以不在焦点上。切记,在使用标准镜头时相机太靠近物体,会歪曲形象。
如果用三脚架,最理想的是一只大约焦距为135毫米的镜头。这样拍出的照片,物体各部分的比例比较正常。最好把光圈调至最小,使全部被摄物都能清晰。
广角镜头在拍摄大件家具时最为理想。它可以将家具的凹凸和弯曲部分都拍得十分清楚。这种镜头还可以提供很大的景深,甚至在近距离摄影或使用最大光圈时也是如此。
拍手饰、钱币一类小件物品时,可以使用价钱不太贵的近摄附加镜。这些透镜一般都能拧在标准镜头上。装有近摄装置的远摄镜头,也可以拍出同样的效果。
2. 小件物品的照明,既可以用从窗户透过来的自然光,也可以用摄影灯、闪光灯、甚至烛光和落地灯,或者是这些光源的混合光。同时,在物体的另一面,竖起一个大的反光板以补充阴暗面的光线不足。
如果只用窗户外的自然光,要避免太阳光的直射。最好找一个两面都有窗户的墙角,这样就能利用天空的漫射光来照明物体,使之有立体感。如果同时将室内灯光打开或将一两盏灯靠近物体,以加强主要部分的光线,效果就会更好。用两盏摄影灯较为合适。把最亮的一盏或最靠近物体的一盏放在远离相机的一侧,另一盏靠近相机。然后在被摄物背背后再加一个聚光灯,使被摄物周围出现美妙的轮廓光。判断光线的强弱,最好用目测。光线应该和阴影有一定的平衡关系,避免反差过强。
3. 精确的测光是十分重要的。对物体直接测光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侧光表放在被摄物上来回移动(但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影子投到上面去),然后用最亮处和最暗处的平均值来曝光。对于光线较暗的物体,如黑色雕像,应把光圈开大一两级。
雕花玻璃制品应当放在半透明的塑料板上或放在一块磨砂玻璃上,后面衬以白色背景,然后从下面打光。这样一来,就能突出物体水晶般的线条。可能的话,用一块柔软的塑料布挂在墙上,下端则垫在雕花玻璃之下,形成一个无缝的繁体背景。
多云天气的漫射光线,对许多小件物品能产生极好效果。在室外放张桌子,把物品放在桌子上面来拍。这种天气对在室外翻拍绘画和照片也极为理想。曝光可以在一块反光率为18%的灰板上测定。大多数物品都适从简单朴素的背景。光洁的板面墙壁、彩色纸板、床单、丝绒或其它纺织品都可以用。
珠宝应当根据它的颜色,放在反差强的光线下或深色的板面上,从上方进行拍摄。
97. 如何表现纪实摄影的氛围
数码单反的黑白模式功能在纪实摄影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黑白模式可以展现出纪实摄影所需要的气氛和感觉。
98. 如何拍摄纪实故事
纪实故事不仅需要生动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文字作解说。所以,摄影者在拍摄纪实故事照片时,一定要选取典型,并且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引发想象。
99. 拍摄建筑如何选择画面视点
拍摄城市建筑,无论拍摄单个建筑或群体建筑,为了寻找最佳的摄影视点,摄影者一定要事先全方位考虑一下所拍建筑周围所有可能的视点,并锁定一、二个具有代表特色的能使所拍城市建筑产生魅力和个性的视点来进行重点拍摄。拍摄时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用升高视点来拍摄的做法,以尽量避免主体建筑因拍摄视点太仰或太俯而出现的变形,通常情况下,高视点更便于全面展示现代建筑四周地面或水面的环境,让画面内的视野显得更开阔。拍摄还要注意选择柔和的前侧光光线,用以减少浅色建筑楼房与深色环境之间的反差,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会和谐完美。
100. 拍摄建筑如何把握画面基调
把握当今建筑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运用特定季节或气候条件的光线和色彩来造成一种相应的情调,日光的变化能迅速改变建筑物的外貌和色彩气氛,因此,认真选择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日光照射就可以使拍出的画面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来。另外,在拍摄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建筑物时,为了突出蓝天白云下的建筑物雄姿,可加用偏振镜,并选择夏季较强烈的前侧光光线,这样拍出的照片,主体画面在蓝色基调衬托下将显得层次更清晰,质感更强烈,才能更好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