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②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解读】 在这一则语录中,孔子率先提出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做人的标准之一,即“安贫乐道”,俗话说“人穷志不穷”,人活在世上要有骨气,坚守道义和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知足常乐,鄙视那种获取“不义之财”的可耻行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3651/352621818303.html
更多阅读

《论语》十则为何变成十二章?文■周磊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将原来的《论语》十则,更换为新版本的《论语》十二章,仔细比对,发现替换了五则,增加了两则,下面是两次课文的对比:《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论语〉十则》创新设计张国生一.培养兴趣,强化动机教学,先要了解“学情”,否则会无的放矢。据我所知,教学《<论语>十则》这一课,我们面对的主要“学情”,不是这课对学生来说难懂和难学,而是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没兴

论语十则选自《论语》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赏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

【课内学习】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原文: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