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蔺胥伟
中华姓氏来源
中华姓氏,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每一个姓氏都是一部大书。有的姓氏在一方土地上繁衍生息,蔚然成林;有的姓氏遍布大江南北,人口多可敌国;有的姓氏甚至漂洋过海,创业异邦……在我国历史上,姓氏自战国以后呈井喷式爆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旧的贵族开始没落,有的甚至沦为奴隶。以前表示贵族身分的氏,自然而然地退出历史舞台,平民则开始由无姓到有姓。以后出现的姓,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国名为姓。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的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之名为姓。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今山西运城县、闻喜县一带)。
5、以居住地为姓。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姓。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姓。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姓。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的1万多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个,在当今中国常见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3个,在海外有“陈林半边天,黄郑排满街”之美称的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中国400姓氏排名权威版

蔺氏后裔寻根问祖交流协会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