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珍宝岛
在长达一百多年的中俄(苏)边界争端中,中方一直处于劣势,不是被打败了签订不平等的割地条约,就是暂时赢了局部战争也受治于朝廷而让地求和。惟有珍宝岛之战,是以劣势武器装备打了一场扬眉吐气的战斗,压制了俄方在此处的频频挑衅。 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珍宝岛及英雄的守岛官兵却让老兵们无比景仰,这次边境行是一定要去拜访的。
前一天到达边防某团与团参谋长吃饭时看到了餐厅悬挂的这幅“珍宝岛”的摄影图片,这幅占据了大半面墙宽度的图片,看上去很大气很美。
同行的田战友是摄影高手,曾有不少作品获过奖。他看了这幅图片说,如果找到拍摄这幅图片的合适位置,我会拍一张更好的相片送给你们。这幅图片虽然就很不错了,但可能拍摄得比较早,相机的像素不太够,另外我会用压膜装裱,图片就不会因光照而退色了。
参谋长听后非常高兴,说正好我们新盖的招待所就要启用,还没有合适的画。
一起吃饭的另一名主官说,地点我知道在哪里,是我带着摄影师去的。不过上到高地后还要爬很高的铁架子,比较危险。田战友说,我是架线兵出身,不怕登高。
于是说定了次日一早就去登高地。
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一早起来,发现云层很厚,几乎见不到蓝天,真让人沮丧。
边防军人把“情系珍宝岛”的意愿镌刻在巨石上
经饶河县城
车速太快路标拍得不很清晰
要是按照地图上标注的“珍宝岛”去找,一定大失所望,根本不是一个地方。要是指望看着路牌找“珍宝岛”,一定希望落空,根本没有指示。原来从饶河县城向南行一会,看到这块“公司亮子”的路牌,再走19KM,便是珍宝岛。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珍宝岛已经开放,旅行社带团一拨拨地蜂拥而至。
带车拐上一条边防巡逻小路,走到尽头一块牌子上书“209.4高地”,沿旁边的石台阶走上去,大约几百级吧,最后一段干脆没有台阶,全靠孟主官在前把草拨开、踩倒,为老兵们辟出一条路来。草丛里还看见两条蛇。

草深林密还有一串蘑菇
“珍宝岛”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从高处看,其形状如同一块元宝。
元宝靠内河方向的白墙红顶房屋便是新的边防哨所
天气虽然不理想,田战友等人还是爬上了铁架子。
老兵们参观连队的荣誉室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被我方打断链条而缴获的苏军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装甲车
守岛战士的歌
战斗英雄孙玉国
内河快艇码头旁,一块镌刻着“一岛揽胜”的石雕屹立河边,旁边这块纪念碑落款是珍宝岛全体官兵的“珍宝岛通电纪念碑”,它的意义在于让人们知道,2000年珍宝岛才刚刚通电。
一次只能乘坐十多人的登岛快艇
登上珍宝岛
珍宝岛上第一代营房
为了提高珍宝岛防御和作战能力,于1975年7月建此营房,面积为26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既能居住又能战斗的碉堡式营房。看上去还没第一代营房住着舒适,可以看出那个年代两国交恶的后果。
第三、四代营房
为改善驻岛官兵的战备执勤条件,1984年5月建第三代营房,面积约为117平方米;2000年5月又在第三代营房的基础上,改建第四代营房,面积为186平方米,砖混结构,分为上下两层,是具有多功能的现代营房,2003年5月改建为珍宝岛纪念馆。
第五代营房
身在海岛心系北京
战斗英雄、连续击中三辆苏坦克的无后座力炮班长杨林烈士的雕塑
在边防军人的带领下越雷区
过去遗留的地堡
雷区的雷是中俄双方都埋过,如今谁也说不好哪儿有哪儿没有了。
紫色的小花分外漂亮
苏战友,你在沉思什么?
老兵们珍宝岛上留个影
今天的日程安排还没走完,午餐后还要参观虎林要塞和虎头镇的最大老虎,然后到密山住宿。全天行程298公里。
老天似乎有点作对,一离开珍宝岛天就晴了。到达“侵华日军虎林要塞遗址”时,让人真不愿意在火辣辣的阳光下参观。
虎林要塞外的抗日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
到虎头镇看大老虎,晚近6点到达密山禧龙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