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焦文林:2012高考新课标语文第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2012高考第二轮备考建议

                                         特级教师焦文林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备考,应以2012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为依据,以2011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为训练模版(适当借鉴北京、山东、广东等地试卷),以巩固提升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答题得分率为目标,针对高考重点、难点,加强指导,科学训练

    一、明确二轮备考的任务。

1.引导学生整合基础知识。

    ①系统化。让学生将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便于记忆,提取,运用。

    ②准确性。名句、概念、原理、公式等,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理解深刻,不能有丝毫含混。实现“会”到“对”的提升。

    ③灵活性。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即记得“死”,用得“活”。不仅适合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而且适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2.解决训练中的困惑。

①答对了不得分。(规范)

②答案内容相同,得分不同。(卷面)

③训练会做,考试答错。(熟练程度)

④考试时试卷做不完。(时间分配、熟练程度)

⑤考试成绩起伏不定。(知识、能力欠缺)

⑥运算失误、细节失分。(心态、熟练程度)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二轮训练中反思、总结、消除。

    3.突出重点实现增分。

    二轮备考的大忌是对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面面俱到,这种复习很难实现二轮备考的增分目标。为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安排备考重点:

    ①选修模块,根据易得分原则安排重点;

    ②考点内容,根据试卷赋分值安排重点;

    ③着眼增分,根据学生实际安排重点。

二、做好三个思考分析。

    1.思考分析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

   ①将课标卷大纲与大纲版大纲的同一考点相对照,对比其能力要求的变化,理解新高考的考试理念的更新如语文科文学作品阅读中出现的“多角度”“深层次”等提法,都会在高考命题中得到体现。

    ②将2012年新版大纲与2011年考试大纲进行对比,明白发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具体考试范围,能力要求的变化。

2.思考分析课标卷高考题。  

    高三开学之初,学生已经接触到了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但是,在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题之后,学生对新高考的题型、考查能力等会产生新迷惑,因此,二轮备考之初,再一次思考分析2011、2010年高考试卷就显得十分必要。以免走得太远,忘记了当初的目标。

(1)分析新课标卷:

     ①横向比较。将2011年课标卷2011年的大纲卷进行比较,找出两张试卷的不同点,思考这些不同点,我们在备考中怎样应对。

      ②纵向比较。就某个考点,对课标2009—2011年三张试卷进行比较,找出同一考点的命题规律,或变化情况,思考应对“规律”、“变化的对策。

    ③题型比较。归纳课标卷题型特色,针对近两年出现的新的题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答题的思路、方法、技巧。

    (2)分析地方课标卷:

    山东、北京、广东、福建等地课标卷,对高考命题都有自己独特地探索,有些题型、思路,完全有可能被全国卷借鉴。

    3.思考分析第一轮备考得失。

   (1)从“教”的角度反思一轮备考:

    ①教学内容:哪些内容训练比较到位,哪此内容需要强化训练;

    ②教学方法:讲练关系处理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③课堂效果:课堂训练有无足够的针对性,有无明确的目标,有无良好的训练效果。

   针对以上反思,制订相应的二轮备考对策。

    (2)从“学”的角度反思一轮备考。(主动开展多种样式的学情调查)

    ①辅导时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

    ②印制学情调查表,了解学生的要求,渴望;

    ③认真评改学生周练试卷,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答题技巧方面的不足。

    根据学情分析,制订适合所教班级的训练方案。  

     三、提高课堂训练效率。

     1.导学方案进课堂。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整个导学过程呈现出来,也可以是老师制订一个简单的导学、训练思路。

     这里说的“导学案”就是老师对训练课的训练目标、重点、难点、测评、拓展、延伸等环节,课前有基本的设想,形成文字更好。

     养成制订“导学案”的习惯,就会逐步地由以“讲课”为重点,过渡到以“导学”“导练”为重点,就会实现教师的转型,提高课堂效率。

     2.备考资料重组编。 

      学生手中有许多资料,如果简单地按某一本资料,毫无例外的讲下去,不仅讲不完,而且效果也不会太好。老师应该根据某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手中现有的资料,进行筛选,筛选、甄别,取舍,补充,删除旧题、过于简单的题,超越考试范围的难题,同时,将别的资料上的新题、巧题补充过来,实现资料的重组编,提升训练材料的质量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考练形式多样化。 

    第二轮备考过程中,学校会组织参加与外校的联考,月考、竞赛等考试,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学生手中资料上的试题,开展适当的课堂考练。这种考练必须是定题量、定时间,有抽查,有评改。

    4.试卷评讲上档次。

    (1)试卷评讲的要求:

     ①讲答案,讲知识;

特级教师焦文林:2012高考新课标语文第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②讲思路,讲规范;(二轮备考重点解决的问题)

     ③讲理念,讲方向。

  (2)试卷评讲方式:

     ①纠错式评讲。根据学生统计的误答情况,重点评讲学生误答较多的试题;

     ②展示式讲评。展示学生优秀或错误答案,进行针对性分析,讲评。

     ③讨论式评讲。展示学生试卷,由学生讨论,并评定试题分数。

     5.课堂追求“一少三多”。

     一少:老师讲得少。 三多:一是定时训练多;二是学生思考多,收益多;三学生发问多,释疑解难多。

    四、强化“五练”求提升 。

二轮备考的关键在于训练,训练的着眼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1.练规范。在解答计算题、实验题、问答题、论述题时,做到审题规范、解答规范,做到思路明确、书写认真、步骤清晰。

规范性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要防止由于审题不明、思路不清、解题格式(过程)的不规范而造成失分。

2.练速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特别是综合科更需要在平时练速度。高考是一种限时性的活动,解题速度上不去,就意味着失分。

3.练重点:要加大重点题型、重点专题、重点知识点、能力点的练习量,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重点问题重点练,一般问题练重点)。

     4.练技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各类题型的隐含条件,巧妙选择解题方法,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技巧。

     5.练细节:在训练、评讲中高度重视审题、运算、表述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向细节要质量,用细节增分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3851/984905591982.html

更多阅读

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2010年9月6日景志红开学以来,我和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学习了语文新课标,从中我受益匪浅,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

2015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第21题赏析 2016新课标高考理综

2015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第21题赏析张怀华一、试题回放二、试题分析A由于开始的时候B的动能为零,最后A落地前一瞬间B的速度也为零,因此可得B的动能先增后减,轻杆对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A选项错误。 B由于系统机械能守恒,最后B的动能为零,A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1新课标文综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及答案(采用:宁、吉、黑、晋、豫、新)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2010年某企业的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作文点评与范文 2016全国高考新课标1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二卷作文点评与范文【适用省份】(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

声明:《特级教师焦文林:2012高考新课标语文第二轮复习备考建议》为网友冰依湄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