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历史上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总要凝聚和依靠一批各有所长且特点鲜明的人才。在波澜壮阔的红色历程中,党内可谓英雄辈出,群星璀璨。论军事指挥,有朱德等一批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帅;论党务工作,有刘少奇等思想深邃、笔耕不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论经济建设,有陈云等经验丰富的经济工作领导者;论外事外联,有周恩来等风度翩翩、机智幽默的外交好手……作为这个精英群体的核心人物,毛泽东知人善任,海纳百川,独具慧眼,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个性、能力、特点察识于胸。
评价周恩来: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
毛泽东1949年12月2日给柳亚子的信中曾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我们知道,曹操有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毛泽东借此肯定周恩来的理政之勤、之德、之能。此前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谈到新中国政府未来组成时,其他人事都未商量,毛泽东却单独谈到:周恩来一定会参加政府工作,其性质相当于内阁总理。一直到1974年周恩来身患绝症,在筹备四届人大时,毛泽东仍然认为,周恩来是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
·揭秘:毛泽东与周恩来合作从哪开始
·毛泽东揭周恩来'政治弱点':一半'虎气' 一半'猴气'
·1974年毛泽东81岁生日:最后一次与周恩来促膝长谈
·从家庭和时代背景看毛泽东周恩来的性格特征
形容刘少奇:一针见血的医生
毛泽东1937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少奇在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内关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他系统地指出党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他是一针见血的医生。1963年起草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的文章时,原稿写道,从30至4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毛泽东审阅时特意改为“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这样的评价,在党内是绝无仅有的。
·毛泽东和刘少奇最后一次谈话说了什么?
·刘少奇政治生涯中的若干“最后一次”
·组图:刘少奇与毛泽东珍贵合影 都注重理论思考调查研究
·历史记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与八年抗战
跟朱德谈心:没有朱,哪有毛

毛泽东对朱德最精当的评价是在延安说的两句话——“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两句话点出了朱德身上宽厚品德与坚定信念的高度融合。在党中央庆祝朱德六十大寿时,毛泽东亲笔题词“人民的光荣”。1973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依然坚称:“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并针对“黑司令”的诬陷之词,力挺朱德是“红司令”。
·诱敌深入 避实就虚:毛泽东、朱德领导三次反'围剿'胜利
·朱德60岁生日:毛泽东题词“人民的光荣”
·毛泽东晚年见朱德感慨:“没有朱,哪有毛”
·组图:朱德从护国名将到新中国开国元帅的传奇一生
肯定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
毛泽东1956年推荐邓小平当中共中央总书记时的评价最为人们熟知。毛泽东说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大体说来,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毛泽东后来称赞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还曾当面对邓小平说“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西方人眼中的邓小平与毛泽东
·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要正确评价毛泽东?
·毛泽东邓小平都是驾驭语言的大师
·“八大”期间邓小平曾婉拒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
点评陈云:公道、能干、稳当
毛泽东1950年4月谈到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持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工作时,曾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个“能”字。在1956年推荐陈云为中央副主席时,毛泽东说:“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1959年4月在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说到陈云:“他这个人是很勇敢的,坚持真理也勇敢。真理往往在一个人手里。”
·抗战时期陈云出任中组部部长:党员从4万猛增到50万
·中共八大陈云邓小平进入最高领导层:获毛泽东高度认可
·陈云:七千人大会上唯一没有发言的党中央副主席
·国难思良将:毛泽东在1962年严重困难时期重新起用陈云
赞赏张闻天:不争权的“开明君主”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代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就职后,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支持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历史转折作出了重要贡献。无论身居高位,还是身处逆境,张闻天总是坚守着“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的人生信条。毛泽东曾赞叹:“洛甫(张闻天笔名)这个同志是不争权的”。还称他为“开明君主”。
·张闻天支持确立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在常委中负总责 主持书记处日常工作
·张闻天:旧大衣穿了20多年 坚守“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外孙女讲述晚年张闻天:红色教授'不争权' 被囚523天
崇敬徐特立: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1937年1月,毛泽东于百忙中抽出时间给徐特立写了一封祝寿信。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祝寿信充分表达了崇敬之情,以及对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褒奖。
·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信:“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坚强老战士”徐特立:57岁参加长征 党中央两次为他祝寿
·徐特立“十年破产读书计划”: 把薄田作购书资产
·组图:血雨腥风中入党的徐特立其实特别恋家
(综合《中直党建》、《新湘评论》、《党史文苑》等相关内容整理)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