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原名是什么
纳兰性德,是清朝很有名气的年轻词人,潇洒倜傥,却也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纳兰性德并非其出生开始就叫这个名字,纳兰性德原名是成德,是后来才改成了现在的这个名字。那么纳兰性德改名字做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内容中来了解一下。
纳兰性德剧照
纳兰性德是康熙帝身边的大学士的儿子,而整个纳兰家族在当时都是很有声望的,纳兰性德的母亲,是亲王之女,未嫁人时是郡主,嫁了人后更是被皇帝亲自封为一品夫人。所以说,纳兰性德从出生开始,就身处在了家庭富贵和身份尊贵的环境中。
那么上面这些和纳兰性德原名有何种关系呢?就因为上面的这个身份背景,才导致了后来改名字。他原来的名字成德,因为冲撞到了天子的名字“保成”,所以这才为了避讳,改了原名。
之后只是过了一年,太子根据家谱改了名字,纳兰性德这才将名字变了回来,只是原来的名字都是早早相熟的人才会提起,而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家族族谱上,记载的都是纳兰性德这个名字。当然,更多的后人所记下的,也是纳兰性德或是容若这个名字,成德这两个字就逐渐的被人遗忘了。
不管纳兰性德名字改还是没改,但他非常人一般的性情,在众人中一眼被甄别出来的才华都是不可磨灭的,他虽然出身富贵,但一生并不只知玩乐,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所有人都可以感受的到的,至少,他超越了世俗的性子,在他的词中,被后人剖析的一清二楚。
纳兰性德有孩子吗
纳兰性德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子。自古人们都给文人才子赋予上了风流倜傥的外衣,而纳兰性德也不例外。史书中记载了纳兰性德和她四位妻妾的故事,或许史学家用了太多笔墨来讲诉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以致于史料中没有提及纳兰性德的孩子生平。
纳兰性德剧照
根据寥寥无几的资料显示,纳兰性德的孩子共有四个,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分别是:富格、富尔敦、富森。纳兰性德一生共有四位妻妾,卢氏和官氏是纳兰性德的妻子,而颜氏和沈宛则是纳兰性德的侍妾。后人根据纳兰性德诗词分析得出,在四位妻妾中,纳兰性德最爱的人是卢氏和沈宛,因为纳兰性德为俩人作了很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作品。纳兰性德不爱颜氏,但是却和颜氏育有两个孩子,即长子富格和一个女儿。
据说,纳兰性德唯一一位女儿是颜氏所生,长大后嫁给了年羹尧。次子富尔敦是纳兰性德与正妻卢氏的儿子,卢氏生下富尔敦后便去世了。三子纳兰富森是纳兰性德侍妾沈宛所生的儿子,纳兰性德去世后,纳兰富森才出生。后来,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强行的将纳兰富森带入纳兰府抚养,在纳兰富格的墓志铭中,有一句“友爱两幼弟”可看出,纳兰富森虽然没被纳兰明珠承认过,但是他依然在纳兰府长大。关于纳兰性德的孩子记载内容非常少,只能知道以上内容。
纳兰容若的生平简介
纳兰容若,一个拥有清朝第一词人名称的才子,一个出生于相国纳兰府的八旗公子,一个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拥有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但是他却说自己是世界上的第一伤心人。纳兰容若,一个很奇怪的人,因此总是有很多人对纳兰容若的故事很有兴趣。因此,让我们走进纳兰容若的人生,让我们走近纳兰容若的简介,对他多一点点了解。
纳兰容若剧照
介绍纳兰容若,要从其出生开始。纳兰容若的父亲是纳兰明珠,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其母亲是爱新觉罗的皇家公主,纳兰是满洲正黄旗人,是真正的皇亲国戚。纳兰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不仅仅是有较好的文才,还有较高的武功。在纳兰容若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其18岁的时候,就已经在乡试中获得了举人的称号。19岁的时候成为贡士,但就在这个时候,纳兰容若因为生病而错过了殿试。在三年之后,纳兰容若得到了补考的机会,得到了进士出身。
随后,纳兰开始努力学习,在徐乾学的指导下,编写了《通志堂经解》,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视。随后,其又担任了康熙的御前侍卫,一时之间,纳兰容若的人生走向了光辉。
但是,就在纳兰容若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他的妻子却因难产而去世。在这之后,纳兰容若因为过度思念妻子而陷入苦闷之中,八年之后,纳兰容若因病去世。这就是对纳兰的介绍。
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有关系吗
相比于纳兰容若的出身高贵,仓央嘉措就显得有些卑微了。这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当仓央嘉措出生时,纳兰容若即将去世,看似没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里,总是将二人放在一起,作比较。
纳兰容若剧照
两个人要说一点交集都没有吧,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效力过同一个朝代,同一个帝王。而且,两个人还都比较喜欢诗词,向往自由,不喜欢拘束的生活,仓央嘉措比较幸运,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而纳兰容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从出生,他的位置就被设定好了,一生都在别人设计的牢笼里生活。
纳兰容若的人生就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让人拿起来,就不舍得放下,直到读过最后一页,也未必能了解他的经历,我们心疼他对爱情的坚守,每每思念妻子时,他就会创作出绝世佳作,供后人浏览阅读,细细品味他当时的苦涩。

而仓央嘉措这一辈子就比较自由,他的生活从来都是自己规划。他对爱情的理解不似纳兰容若那般执着,但是也是十分真诚的,他的心灵是纯净的,就像新出生的婴儿,干净而又纯洁。到了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喜好与努力,成为了与纳兰容若平肩的人物。
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衣衫飘飘的清秀公子,一个是经历了多种风浪的成熟男子,而另一个是眼神纯洁,心灵纯白的小男生形象。
纳兰容若画堂春赏析
纳兰性德,字容若,生于1655,卒于1685,虽然其一生非常短暂,却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堪称一代才子,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著有《侧帽集》和《饮水词》,之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放在一起合称为《纳兰词》。纳兰性德的词在当时可谓是风靡一时,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纳兰性德的《画堂春》。
纳兰容若《画堂春》
《画堂春》开篇纳兰性德就直入主题,点名了这首词的主基调:“争教两处消魂”,两个有情有义的男女“相思相望不相亲”,甚至有点恼火的问“天为谁春?”,是啊,春天来了,两个有情之人却这样分隔两地,不能相见,不能相亲,让人多么的恼火!下面的“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是两个典故,一个是讲的是裴航在回京的途中与樊夫人乘舟在蓝桥驿遇到了云英,因为樊夫人的指点裴航向云英求婚,云英母亲向裴航要玉杵作为聘礼,后来裴航找到了玉杵,于是与云英得以成婚,第二个典故是说的嫦娥偷取灵药奔月的故事。纳兰容若的意思是说,如果是说像裴航那样的际遇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即使是有灵药也难以与自己的心上人相知相守,说出了自己无能为力的恨事。最后两句是说如果能够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即使是生活的非常清贫也是无所谓的。
通过《画堂春》,作者明确的表述了自己思念自己的爱人,对于自己不能与自己的爱人相聚的心头幽怨,可以是说是一首非常不错的写相思之情的作品。堪称是纳兰容若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词风是怎么样的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词作者,纳兰性德虽然一生非常短暂,只活了三十岁,但是在其短暂的一生之中却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被后人所称道,王国维赞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赞曰:“八百年来无此作者”。可见后人对于纳兰性德的成就是相当的认可的,下面我们说一下纳兰性德的词风。
纳兰性德词作
纳兰性德的诗词以哀婉幽怨的离别愁绪的词作著称,人们评价其有南唐李煜之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几句是现代非常出名的经典语句,特别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给与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也道出了自己对爱情的甜蜜易失,让人无限感慨的情感。“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更是渲染出了自己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让人觉得愁肠百转,凄美迷离。
纳兰性德的诗词除了哀怨凄婉还是真情真意,特别是对于亡妻的悼念也对友情的执着更是让人不禁动容,正是因为抒发的都是自己的真感情,所以没有任何的雕琢堆砌之感,清代著名学者徐乾学称纳兰词“清新秀隽,自然超逸。”;王国维则评价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况周颐称赞纳兰性德的次说“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可见人们对于纳兰性德词风是相当的推崇的。
个人认为,纳兰性德词风呈现出南唐后主李煜的凄婉哀怨的风格,并且具有真情真意,所以能够非常好的感染人,感动人,纳兰性德的词之所以被很多人推崇与其真情真意的关系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