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阻效应的分类和应用 巨磁电阻效应存在于铁磁性(如:Fe,Co,Ni)/非铁磁性(如:Cr,Cu,Ag,Au)的多层膜系统,由于非磁性层的磁交换作用会改变磁性层的传导电子行为,使得电子产生程度不同的磁散射而造成较大的电阻,其电阻变化较常磁阻大上许多,…
国际贸易复习题 填空题 1.补偿贸易中补偿的目标不同,则有:补偿贸易协议,设备进口合同,补偿产品出口合同 2.交易中达成合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发盘、接受 3.合同中不可抗力的范围的规定方法:概括式、列举式、综合式 4.按代理人的职权大小可分为:总代理…
高等职业教育“行会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作者:邬雨刚 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15年第04期 [摘要]“订单培养”的本质内涵是“定向合作培养”,校企单线直接合作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存在先天的机制缺陷,而由行业协会主导的“行会订单培养”模…
第3 7卷第 2期 2 0 1 4年 5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S c i . )
V o 1 .3 7 , N o . 2
Ma y 2 0 1 4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0 5 1 ( 2 0 1 4) 0 2 - 0 1 3 5 - 0 7
纵 向驱 动 巨磁 阻抗 效 应 的研 究 进 展
范晓珍 , 方允樟 , 何兴伟 , 孙怀君 , 斯剑 霄
( 浙江 师范 大学 数 理 与信 息工程 学院 , 浙江 金 华 3 2 1 0 0 4 )
摘 要: 对纵 向驱动 巨磁阻抗 ( L D G MI ) 效应 的特性 、 原理 及应用 技术 的研究进 行 了综 述 , 对学术 界存在 争议
的L D G MI 效 应和巨磁 阻抗 ( G MI ) 效应基本物理机制 问题进行 了评析 . 认为 L D G M I 效应和 G MI 效应 的区别在
于工作模式不 同, 而基本物理机制相 同 , 在应用开发 中两者各有优缺点 , 相互可 以形成互补关 系, 而L D G MI 效 应相 比 G MI 效应具有灵敏度更高 、 可靠 性更高 、 适应性 更灵 活等优点 , 在新 型磁敏 传感器 和新 型磁性 能测量 仪器开发应用中 L D G MI 效 应会 发挥独特的优势. L D G MI 效应前景光 明 , 值得业界关注.
关键词 : 巨磁阻抗效应 ; 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 ; 纵 向驱 动巨应力效应 ; 磁各 向异性 ; 非晶软磁合金
中图分类号 : 0 4 8 2 . 5 文献标识码 : A
Pr o g r e s s o f t h e l o ng i t u di na l l y dr i v e n g i a nt ma g ne t o- i m pe d a nc e e fe c t
F A N X i a o z h e n , F A N G Y u n z h a n g , HE X i n g w e i , S U N Hu a  ̄ u n , S I J i a n x i a o
( C o l l e g e o fMa t h e m a t i c s - P h y s i c s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Z h e i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h u a Z h e j i a n g 3 2 1 0 0 4.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t h e p in r c i p l e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s t ud i e s o f t h e l o n g i t u di na l l y d r i v e n g i —
a n t ma g n e t o - i mp e d a n c e( L D G M I )e f f e c t w e r e r e v i e w e d .C o mm e n t s w e r e ma d e o n t h e a c a d e mi c a l l y c o n t r o v e r - s i a l o f t h e b a s i c p h y s i c l a m e c h a n i s m o f L D G M I e f f e c t a n d g i a n t m a g n e t o - i m p e d a n c e ( G MI )e f f e c t .T h e d i f f e r .
e n c e o f t h e L DGMI e f f e c t a n d GMI e f f e c t wa s r e g a r d e d a s r e s u l t e d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wo r k mo d e wi t h t he s a me b a s i c p h y s i c a l me c h a n i s m ,wi t h i n wh i c h b o t h ha d a d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v a n t a g e s i n t he a pp l i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
me n t -a n d f o r me d t h e c o mp l e me n t a r y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c a u s e o f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t h e h i g h e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h i g h e r r e l i — a b i l i t y a n d g r e a t e r f l e x i b l e-t h e L DGMI h a d p l a y e d a p a r t i c u l a r r o l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n e w t y p e o f ma g n e t i c s e ns o r 。a nd a n e w t y pe o f ma g ne t i c me a s u in r g i n s t r u me n t
.P r o mi s i n g o f t he LDGMI e f f e c t
wa s s u g g e s t e d w h i c h wo u l d b e w o th r y o f g r e a t e r c o n c e r n i n t h e i n d u s t y. r
Ke y wo r d s:g i a n t ma g n e t o — i mpe d a n c e;l o n g i t u di n ll a y d iv r e n g i nt a ma g n e t o — i mpe d a n c e;l o n g i t ud i n a l l y d r i v e n
g i a n t s t r e s s — i mp e n d e n c e ;ma g n e t i c a n i s o t r o p y ;a mo r p h o u s s o f t ma g n e t i c ll a o y
0 引 言
巨磁 阻 抗 ( G i a n t M a g n e t o - I m p e d a n c e , 简 称
G MI ) 效 应 是 日本 名 古 屋 大 学 的 Mo h r i 教 授 于 1 9 9 2年 首先 在 C o基 非 晶 丝 中发 现 的 . 所 谓 巨 磁 阻抗效 应 , 是指 磁 性 材 料 的交 流 阻抗 随外 磁 场
收文 日期 : 2 0 1 4 03 - 03; - 修订 日期 : 2 0 1 4 03 - — 1 2 基金项 目: 浙 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 目( 2 0 1 l R 5 0 0 1 2 — 1 1 ) ; 浙江省重点 实验室项 目( 2 0 1 3 E 1 0 0 2 2 ) ; 国家 重点基 础研究发展 计划 项 目( 9 7 3计划 ) ( 2 0 1 2 C B 8 2 5 7 0 0 ) 作者简 介: 范 晓珍 ( 1 9 8 3一) , 女, 浙江天台人 , 助理工程师 , 硕 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磁性功能材料.
l 3 6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Z/ / e x
: —
—
2 0 1 4征
Z Hm=
—
的作用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 各国研究者就 G M I
效 应 的机理 、 提高 G MI 效应 为 目的的热 处 理 工 艺 和新 材料 开发 及应 用等 方面 开展 了广 泛而 深入 的 研究 _ l 3 j . 杨介信等¨ 于 1 9 9 7年 首 次 报 道 了 纵
向驱 动 巨磁 阻抗 (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 y D r i v e n G i a n t M a g —
AZ
— —
-
r j
, 7 _
—
×1 ’ 0 0 %’ .
( 、 , 1 )
/, o
Ⅳ
m“
式( 1 ) 中: z , z 0 , Z 分 别 是 直 流 偏
置 磁 场 为 He , 0及 实验 时所 加最 大磁 场 H 。 ( 饱 和磁 化 ) 时 磁芯螺 线 管 的阻抗 .
n e t o . I mp e d a n c e , 简称 L D G MI ) 效应. L D G M I效 应 采 用不 同于 G MI 效 应 的驱 动方 式 , 使 交 流 电通 过 螺 线管 产生 交 变驱 动 磁 场 作 用 于 软磁 材 料 , 不像
G MI 效应那 样 驱 动 电流 直 接 通 过 磁 敏材 料 , 这样
2 L D G M I 效应 的物理机制
对L D G M I 效应 机理 的解 释 , 王 宗篪 等 通
避免了 G MI 效 应 载 流 导 线 与 软 磁 材 料 间 异 质 材 料 的焊接 难 题 和避 免 软 磁 材 料 的 高 电 阻发 热 问 题, 同时 L D G MI 效应获得 了 比 G MI 效 应 高 2个
数量 级 的灵敏 度 . 但是 , 由于 学 术 界 存 在 L D G MI效 应 与 G MI
过对 F e C u N b V S i B薄 带 的 L D G MI 效应研究得 出:
从相频 曲线 的 峰 位 确 定 材 料 的 特 征 频 率 , 当
L D G M I 效应 小 于此 特 征 频 率 时 显 示 磁 电感 效 应 ; L D G M I 效应 大于 特征 频 率 才显 示 磁 阻抗 效 应 . 方 允 樟 等n 认 为 在 L D G MI 效应 中, 不 仅 存 在 电感 随磁场 变 化 , 同 时也 存 在 等 效 电阻 ( 磁 芯 螺 线 管
的涡 流 电 阻 ) 随外加磁场变化情况 : 根 据 电 磁 学 原理 得到 磁芯 螺线 管 的阻抗 z为
Z =R +j . ( 2 )
效应 物理 机制 是 否 相 同 的争 议 , 绝 大 多数 学 者 都
认为 L D G MI 效应 的物理机制不 同于 G MI 效应 , 不愿 意 研究 L D G M I 效应 , 只有少 数几个 研 究 小组
在研 究 L D G MI 效应 . 鉴 于此 , 本文对 L D G MI 效应 的物理 机制 进行 了讨 论 , 并对关 于 L D G MI 效 应研 究 的主要成 果 和应用 进行 了综 述 .
式( 2 ) 中: R 为螺 线 管 的总 电阻 ; L为 磁 芯 螺 线 管 的总 电感 . 螺 线管 的 总 电阻 R 由螺 线管 的电 阻 和磁 芯 涡 流 损 耗 引 起 的 等 效 电 阻 R 组成,
R = R +R .
1 L D G MI 效应 的定 义
图 1为 L D G MI 效应 装 置 的示 意 图 , 软磁 材 料
磁 芯螺 线管 的总 电感 是 螺 线 管 空 心 部 分
置于 螺线 管 中组 成 磁 芯螺 线 管 , 恒 定 幅值 的 交 流 电 通 过 螺线 管 , 产 生 平 行 于磁 芯 轴 向的小 值 交
电感 。 与 含 磁 芯 部 分 电 感
L o= 0 n ( . s一口 6 ) Z .
的
总 和, 即
( 3 )
L = L 。 +£ , 螺 线管 空芯 部分 的电感 为
变驱动磁场 , 在外加直流磁场 的作用下 , 测
量螺 线 管两 端 的 电压 I , 和通 过 螺 线 管 的 电流 , ,
I ,
含磁 芯部 分 的电感 为
L = , n a b 1 . ( 4 )
跟据公式 z= ÷求得磁芯螺线管 的阻抗值 z , 观
』
式( 3 )~ 式( 4 ) 中: l X o为 真空 磁 导 率 ; 肛 为磁 芯 相 对磁 导率 ; 0 , b , Z 分别 为磁 芯 的厚度 、 宽 度及 长度 ; S , n分别 为螺 线管 的截 面积 与线 绕 密度.
可 得 到 磁 芯 螺 线 管 在 驱 动 电 流 , =I o e x p (一j t o t ) 驱 动下 磁芯 横截 面 上产 生 的环 向
察 Z随外 加磁 场 的变化 情况 .
感 应 电动势 为
= 一 A t =一j 一 j t o o a t b l X o l  ̄ z Z n l o e x p ( 一j 一 j t o t )・ . ( 5 ) )
设单位长度磁芯环 向电阻为 r , 则 单位 长度 单位
图1 L D G M I 效应 装 置示 意 图 通 常人 们用 L D G M I比来 衡 量 L D G M I 效应 的 大小 , L D G MI 比定义 为
时 间 内产 生 的焦耳 热为
O 2 4
.
62
.
q m :
—■一 ・
— —
( 6 o )
则 长度 为 Z 的磁芯 因为涡流 而 产生 的热 量
第 2期
范晓珍 , 等: 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的研究进展
1 3 7
Q :
.
( 7 )
变化, 实际上 是直 流 磁 化场 、 交 流 驱 动 场 和
令 长 度为 z 的磁 芯 因为涡 流发 热 消耗 的能量 等 效
磁 性材 料 内部 的磁 结 构 三 者 综 合作 用 的结 果 , 这 三者组 合形 式 的多样 性导 致 了磁阻 抗效应 曲线 的 多 样性 . 这里 只 讨论 交 流 磁 化 场 平 行 于磁 芯轴 向
的L D G M I 效应 情况.
于磁芯螺线管的电阻 尺 耗 能, 即可建立等效方
程
Q =o . 2 4 R 1 2 .
( 8 )
则 联 列方程 式 ( 7 ) 和式 ( 8 ) 及式( 5 ) , 可得
=
1 ) 软磁条 带 具有 横 向磁 结 构 , 在无 外 场 作 用
( t o a b t x o i X 凡 ) ÷.
,
( 9 )
时, 材料 具有 横 向各 向异性 场 交 变驱 动场 和 外 磁场 均 在纵 向( 见 图2 ( a ) ) . 此时 , 带在 作
磁 芯螺 线管 的阻抗
用 下 的 磁 化 以 转 动 为 主.在 施 加 抗基 本 保 持 不 变 ; 而 当
以后 , 当
z= + ( t
o a b i z o l Z , 凡 ) ÷+
j { i x 0 n S l+ 0 r t ( , 一1 ) a b l } . ( 1 0 )
在L D G M I 效应 研究 过程 中 , R , 0 9 , , n , r , S, Z, a ,
H o <H k 时, 对 磁 化过 程 的 影 响很 小 , 带 的磁 阻 >Hk 时, 使 磁 矩 偏
向带 的纵 向并倾 向 于 与 一 致 , 这样 , 产 生 的
b皆不 随外 加 磁 场 变 化 , 只有 尺 和 随外 加 磁 场 变化 . 因此 , 式( 1 0 ) 可 以改 写为 Z =R + , +j [ +c( g, 一1 ) ] .( 1 1 )
交变磁化将变得 困难 , 带的磁阻抗急剧减小直至 使材料磁饱和 , 从而得到一条具有“ 平台” 的巨
磁 阻抗 曲线 ( 见图 2 ( b ) )
式( 1 1 ) 中: A:( w a b t z 0 n ) ÷; = s z ;
C= 。 n a b 1 . 显然 , 可 以将 A命 名 为 螺线 管磁 芯 的
涡流 因子 , 曰命 名 为空 芯螺线 管 电感 的结 构 因子 , C命 名 为磁芯 螺线 管 电感 的结 构 因子.
根据 L D G MI 效应 的定 义式
A Z =A R +j △ . ( 1 2 )
图 2 材料 横 向 易磁 化 结构模 型及
对应 的 L D G MI 曲 线
式( 1 2 ) 中:
2 ) 软 磁条 带具 有 纵 向磁 结 构 , 并 且 交 变 驱 动 场 与外 磁场 均在 纵 向 ( 见图 3 ( a ) ) . 对 于 此
A R = A , =[ ( t o a b 1 . t 0 n ) ÷] ( ) ; ( 1 3 )
A L =( o r t a b 1 ) △ ( 1 4 )
情形 , 带在 作用下的磁化 以畴壁移动为主 , 而且
因为 易磁 化方 向 与 一 致 , 所 以条 带 具 有 很 高 的
磁导 率并 相应 有 很 大 的 巨磁 阻抗 比值. 加 上 纵 向
由式 ( 1 2 )一式 ( 1 4 ) 可见, △ z的实部 和虚 部都 随
△ 线 性 变化 , 这就 证 明将 L D G MI 效应纳入 G MI 效应 的范畴是 合适 的. 此外 , R +R = R可 等价
于G MI 效 应 定义 墙 中 电阻部分 尺 但 R 很小 ,
且不 随 ̄ t , J J n 磁 场变 化 , 因此 , 在L D G MI 效 应 中可
的 以后 , 由于 的作 用 为 单 向 , 因此 , 造 成 作用 下交 替振 荡 的 畴壁 移 动 过 程 被 大 大 抑 制 , 带
忽略, 则 L D GMI 效 应 中 的涡 流 电阻 R 可 等 价 于 G MI 效应 中的 对 比可 以发 现 , 尺 对 磁敏 材料
的磁导率迅速减小 ,
相应地其 巨磁阻抗 比值也急
剧地 下降 , 从而 得 到 大 幅度 单 调 减 小 的巨 磁 阻抗 曲线 ( 见图 3 ( b ) ) . 由图 2 、 图 3可知 , L D G MI 效 应 和磁结 构 的密 切关 系 , 可 以通 过 控 制 磁结 构 来 实 现 所 需 要 的纵
的相对磁导率 的依赖关系大于 。 对磁敏材料 的相对磁导率 的依赖关系 , 这可能就是 L D G M I
效应 大 于 GM I 效应 的 主要原 因之一 .
3 L D G MI 效应 与磁各 向异性 的关 系
G M I 效应 反映 了软磁 材料 磁导 率 随外磁 场 的
向磁阻抗响应 , 从技术 的角度来说有利于传感器
的设计 ; 另 一方 面 , 从 纵 向磁 阻抗 响应 的特征 中也
能反应材料磁结构 的信息 , 可以作为测量材料磁
1 3 8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4生
性 能 的一种 手段.
( a )
o / 一 N 司 一 横 向磁场 退 火 获 得 最 大 L D G MI比值 ( 1 5 3 2 %, ) ,
这是 由于 强 的磁机械 耦 合 作用 引 起 的. 文献[ 2 3 ] 也用磁 机 械共 振研 究 了 F e , , . C u 。 N b , S i 1 3 l B 薄带
— — — — — — — —
的L D G MI 效应 , 发现 薄 带 经 过 4 8 0 o C温度 退 火 ,
其L D G M I 比值可达 1 0 0 0 0 %, 并指出高的磁机械 耦合系数 k ” 和 Q因子可提 高材料 的 L D G M I 效
图3 材料 纵 向 易磁化 结 构模 型及
对应 的 L D G MI 曲线
应. 方允樟等 发明一种“ 宽线性” 高灵敏的磁敏
材料 ( F e S i B P C) , 在 空气 中 4 7 0℃退 火 1 h , 其
L D G M I 效应 为 6 8 0 %, 线 性 相 关 系数 达 0 . 9 9 8的
4 L D G MI的主 要 研 究 成 果
目前对 L D G M I 效应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于 F e基
线性区间宽度为9 2 5 A / m, 具体 见图 5 . 此材料 的
灵 敏线 性 区宽 度 比典 型 的 F I N E ME T合 金 提 高 了
一

和c o 基材料 , 包括 薄带、 细丝 、 薄膜 和粉体等形
态, 下 面主 要介 绍这 4种形 态 的 L D G MI 效应 .
4 . 1 薄带 的 L DGMI 效 应研 究
个数量级 以上, 分析其机理 , 可能是由于退火过
程 中材料 表面形 成 的氧化 层 和 内芯层 间磁交 换耦
合形成具有梯度的磁各向异性所致. 孙怀君等
对C o , F e B 控 . S i 5 . 6 N b 薄带 通过 一 定 的 应 力退 火 ,
L D G MI 效 应 可 达 2 4 0 0 % ,灵 敏 度 达 到
1 1 4 %/ ( A・ i n ) .
满 其 奎 等
对 直 流 电 流 退 火
F e 3 6 C 0 3 6 N i S i 4 l 8 B 。 9 : 薄带的 L D G MI效 应 研 究 发 现, 电流密度 为3 . 2×1 0 A / m 时 出 现 类 似 “ 三 峰” 的L D G MI 效应 ( 如图4 ) , 称为 “ 尖刺 G MI 效 应 ” (T G MI 效 应 ) ,其 灵 敏 度 最 高 达 2 4 4 0 . 2 %/ ( A・ m一) , 分 析其 机理 可 能是 致 复合磁 结 构 的形 成.
20 0 0 1 8 0 0
8 0 0
由
6 0 0
于退火过程中外壳层与内芯层温度梯度的存在导
4 00
2 0 0
1 0 0 1 3
1 40 0 1 2 0 0
0
f = - 4 0 0 H
・ ‘ , - 铸态
● ●
—一 1
.
2. 7 ×1 07 ^ / m 2 -2 3. 2  ̄1 0 A / m z .3
20 0 0. 1 5 0 0. 1 0 0 0. 5 0 0 0
5 0 0 l 0 0 0 1 5 0 0 20 0 0
日既 , ( A ・ t I r ‘ )
8 0 0
O 0 0
—卜 3. OX1 0 ^ / m 2 -4 _ o . 4. 7  ̄1 07 A /m 2 -5
图5 空气中4 7 0 o C退 火 1 h的 F e S i B P C合 金 薄
带的 L D G M I曲线
40 0 2 0 0
●
O
—
20 0 0— 1 5 0—1 0 0 0— 5 0 0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0 0 0
4 . 2 玻 璃包 裹非 晶细 丝 的 L D GMI 效应 刘 龙平 等 用 高频 感 应加 热 熔 融 拉 引 技 术 制备 F e 7 3 . 0 c u 1 . 0 N b 1 . 5 V 2 . 0 s i l 3 _ 5 B 9 . 0 玻 璃 包裹 非 晶细 丝, 在5 7 0 o C温 度 退 火 后 其 最 大 L D G MI 变 化 达
- , ( A 。 )
图4 不 同电流退 火密度 F e C o
基 薄 带的 L D G MI 效应 G o n g 等 在 研 究 F e 2 4 C 0 l l l 8 2 N i 4 7 . 3 S i l . 4 7 B 1 5 薄 带的 L D G MI 效 应 时发 现 , 样 品 的磁机 械共 振 能够 明显地 提高 L D G M I 效应 , 样 品在 3 4 0℃ 温度 时加
1 0 2 0 %, 比之前文献 [ 2 7 ] 报道的相同条件下传统
横 向驱 动 G MI 效 应 大 了 4倍 ( 见图 5 ) . 施 方 也 等 。 和杨 晓红
等 比对 F e 7 3 u 1 N b 3 s i l 3 _ 5 B 9玻 5C
.
璃包裹 丝 的 L D G MI 效应 和 G MI 效应 得 出, L D G - MI 效应 效果 明 显优 于后者 .
1 4 0
浙 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 0 1 4正
磁 性能 测量 仪器 , 具有 无需 对样 品进 行处 理 、 简单 便 捷 和成本 低 的优势 . 利用 L D G MI 效应 开 发新 型 的磁测 量 仪有重 要 的价值 和光 明的前途 . 为 了实 现 L D G MI 传感器高灵敏、 低能耗 、 快
速响应 等 特性 , 大 力 进行 开发 优 异 性 能 的 材 料很
的市 场空 间 , 亟需广 大研 究者 去开 拓. 此外 , 近几 年提 出的纵 向驱 动 巨应 力 效应 u 4 8 J
(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 y D i r v e n G i a n t S t r e s s — i mp e n d e n c e , 简
称L D G S I ) 值 得关 注 , 研究发现 F I N E M E T合 金 薄
带的 L D G S I 效 应 比横 向驱 动 模 式 G S I 效 应 的 灵
有必要 . 磁 导率 高 , 磁滞伸 缩 系数小 , 损 耗小 , 利 用 热处 理就 可简 单地 控制 材料 磁 结构 ( 如F I N E ME T 合金 薄 带 “ 平 台” 和 F e S i B P C合 金 薄 带 的 “ 宽 线
敏度提高了3 O 倍, 这对研发新型高灵敏度应力传 感器L 4 9 具 有重 要 意义 .
随着 L D G M I效 应 研 究 的 逐 渐 深 入 , L D G MI 效 应应 用产 品 的 日臻 完 善 , L D G MI 效 应 造 福 于人 类 的美 好前 景将 会逐 步展 现 出来.
性” 现象 ) , 就非常适用 于制作 L D G M I 效应 的传
感器 , 有 着广 阔 的应用前 景 . 不过 , 目前基 于 L D G — MI 效 应 的传感 器 的开发 尚属 起步 阶 段 , 有 着 巨大
参考 文献 :
[ 1 ] M o h r i K, K o h z a w a T, K a w a s h i m a K, e t 1. a Ma g n e t o — i n d u c e d e f e c t i n a mo r p h o u s w i r e s [ J ] . I E E E T r a n s Ma g n , 1 9 9 2, 2 8: ( 5 ) : 3 1 5 0 - 3 1 5 2 .
[ 2 ] L e n z J E . A r e v i e w o f m a g n e t i c e s n o s s r [ J ] . P r o c I E E E , 1 9 9 0 , 7 8 ( 6 ) : 9 7 3 - 9 8 9 .
[ 3 ] Me y d a
n T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o a ph r o u s m a t e i r a l s t o s e n s o r s [ J ] . J Ma g n M a g n Ma t e r , 1 9 9 4, 1 3 3 ( 1 / 2 / 3 ) : 5 2 5 - 5 3 2 . [ 4 ] P a n i n a L V, Mo h r i K . Ma g n e t o - i m p e d a n c e e f e c t i n mo a ph r o u s w i r e s [ J ] . A p p l P h y s L e t t , 1 9 9 4, 6 5 ( 9 ) : 1 1 8 9 ・ l 1 9 1 . [ 5 ] P a n i n a L V, Mo h r i K, U c h i y a m a T , e t 1. a G i a n t ma g n e t o — i m p e d a n c e i n C o — i r c h mo a ph r o u s w i es r a n d i f l ms [ J ] . I E E E T r a n s Ma g n, 1 9 9 5 , 3 1 ( 2 ) :
1 2 4 9. 1 2 6 o.
[ 6 ] V a z q u e z M, H e ma n d o A. A s o f t m a g n e t i c w i e r f o r s e n s o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J ] . J P h y s D: A p p l P h y s , 1 9 9 6 , 2 9 ( 4) : 9 3 9 - 9 4 9 .
[ 7 ] C h i r i a e H, O v a r i T A . A m o p r h o u s g l a s s — c o v e r e d m a g n e t i c w i e r s : p r e p a r a t i o n , p r o p e r t i e s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J ] . P m g M a t e r S c i , 1 9 9 6 , 4 0 ( 5 ) : 3 3 3 -
4 0 7.
[ 8 ] V a z q u e z M. G i a n t ma g n e t o i m p e d ne a e i n s o t f ma g n e t i c” w i r e s ” [ J ] . J M a g n Ma g n M a t e r , 2 0 0 1 , 2 2 6 / 2 3 0 ( 1 ) : 6 9 3 - 6 9 9 . [ 9 ] K n o b e l M, P i r o t a K R . G i a n t m a g n e t o i m p e d a n c e : c o n c e p t s nd a 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 [ J ] . J Ma g n Ma g n Ma t e r , 2 0 0 2, 2 4 2 / 2 4 5 ( 1 ) : 3 3 - 4 0 . [ 1 0] K n o b e l M, V a z q u e z M, K r a u s L . G i a n t ma g n e t o i m p e d ne a e [ J ] . Ha nd b o o k o f m a g n e t i c m a t e r i a l s , 2 0 0 3 , 1 5: l 4 5 9 .
[ 1 1 ] K r a u s L . G M I m o d e l i n g a n dm a t e i r a l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 J ] . S e n s A c t aA , 2 0 0 3 , 1 0 6 ( 1 / 2 / 3 ) : 1 8 7 ・ 1 9 4 .
[ 1 2 ] T a n n o u s C, G i e r l a t o w s k i J . G i a n t ma g n e t o - i mp e d nc a e a n d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J ] . JMa t e r S c i : Ma t e r E l e c t r o , 2 0 0 4, 1 5 ( 3 ) : 1 2 5 — 1 3 3 . [ 1 3 ] Mo h r i a K, U c h i y a ma K, S h e n L P, e t 8 1 . A m o ph r o u s w i e r nd a C MO S I C - b a s e d s e n s i t i v e mi c r o ・ m a g n e t i c en s s o r s ( MI en s s o r nd a S I s e n s o r )f o r
i n t e l l i g e n t m e s a u e r m e n t s nd a c o n t r o l s [ J ] . J M a g n M a g n M a t e r , 2 0 0 2 , 2 4 9 ( 1 / 2 ) : 3 5 1 - 3 5 6 . ( 1 4 3 杨介信 , 杨燮龙 , 陈 国, 等. 一种新型的纵向驱动巨磁致阻抗效 应[ J ] . 科学通报 , 1 9 9 8 , 4 3 ( 1 0 ) : 1 0 5 1 — 1 0 5 3 .
[ 1 5 ] 王宗篪 . 纵 向驱动 巨磁阻抗效应 的解释 [ J ] . 集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0 2, 7 ( 1 ) : 6 6 59 4 . [ 1 6 ] 王宗篪 , 杨 燮龙 , 宫峰 飞, 等. 纵 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的相位特性 [ J ]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0 0 ( 2 ) : 4 9 - 5 3 . [ 1 7 ] 方允樟 , 许启 明, 郑金菊
, 等. F e C o 基磁芯螺线管 的巨磁阻抗效应和磁芯长度关系的研究 [ J ] . 物理学报 , 2 0 1 1 , 6 0 ( 1 2) : 1 2 7 5 0 1 . [ 1 8 ] P h a n M H, P e n g Hu a x i n . G i nt a ma g n e t o i mp e d a n e e ma t e r i ls a : F u n d me a n t a l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J ] . P r o g Ma t e S c i , 2 0 0 8, 5 3 ( 2) : 3 2 3 - 4 2 0 . ( 1 9] 满其 奎 , 方 允樟 , 孙 怀君 , 等. F e C o基合金的一种新型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 应[ J ] . 科学通报 , 2 0 0 7, 5 2 ( 2 3 ): 2 7 2 0 - 2 7 2 4 .
[ 2 O ] 方允樟 , 许启明 , 叶慧群 , 等. 流动气体 中应力焦耳热退火 F e C o基薄带的 G M I 效应 [ J ] . 功能材料 , 2 0 1 1 , 4 2 ( 6 ) : 1 0 8 3 - 1 0 8 5 . [ 2 1 ] F a n g Y u n z h ng a , X u Q i m i n g , Z h e n g J i n j u , e t a 1 . H i g h l y s e n s i t i v e g i nt a m a g n e t o i m p e d a n e e i n a s 0 l e n o i d c 0 n t a i n i n g F e C o — b a s e d i r b b o n [ J ] . C h i n
P h y s B, 2 0 1 2, 2 1 ( 3 ) : 0 3 7 5 0 1 .
[ 2 2 ] G o n g W Y, Wu Z M, L i n H, e t 1. a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 y d i r v e n g i a n t ma g n e t o ・ i mp e d nc a e e f e c t e n h a n c e me n t b y ma g n e t o — me c h a n i c a l r e s o n nc a e [ J ] .
J Ma g n Ma g n Ma t e r , 2 0 0 8 , 3 2 0 ( 8 ) : 1 5 5 3 — 1 5 5 6 .
[ 2 3 ] wu z M, H u a n g K, L i S P , e t a 1 . S e n s i t i v i t y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f l o n g i t u d i n ll a y d i r v e n ia g nt m a ne g t o i mp e d nc a e m a g n e t i c s
e n s o r u s i n g m a g n e t o e l a s - t i c r e on s a n c e [ J ] . S e n s o s r nd a A c t u a t o s r A: P h y s i c l, a 2 0 1 0, 1 6 1 ( 1 / 2 ) : 6 2 - 6 5 .
[ 2 4 ] 方允樟 , 马云 , 吴锋 民, 等. 一种具有宽线性区的高灵敏磁 敏材料 : 中国, C N 2 0 1 1 1 0 0 2 8 1 1 1 [ P ] . 2 0 1 2 - 0 9 — 1 9 .
[ 2 5 ] 孙怀君 , 李莉 , 方允樟 , 等. C o F e B S i Nb非晶合金带 材纵向驱动巨磁 阻抗效应研究 [ J ]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2 0 1 2 , 3 5 ( 2 ) :
第 2期
l 5 0一 l 5 4.
范 晓珍 , 等: 纵 向驱动 巨磁 阻抗效应 的研究进 展
1 41
[ 2 6 ] 刘龙平 , 赵振杰 , 阮建中 , 等. 纵 向驱动纳米微 晶玻璃包裹丝 的巨磁阻抗效应[ J ]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0 4 ( 1 ) : 4 5 - 4 8 . [ 2 7 ] 刘龙平 , 赵振杰 , 阮建中 , 等. 铁 基纳米微 晶玻璃包裹丝的软磁性能及巨磁阻抗效应[ J ] . 功能材料 , 2 0 0 3, 3 4 ( 6 ) : 6 3 8 - 6 3 9 . [ 2 8 ] 施方也 , 黄翩翩 , 林根金 , 等. 驱 动方式对玻璃包裹铁基纳米晶丝巨磁阻抗 ( G M I ) 效应的影响 [ J ] . 浙 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0 6 , 2 9 ( 3 ) : 2 8 7 - 2 9 2 .
[ 2 9 ] 杨晓红 , 郑金菊 , 任俊华 , 等. 不 同驱动方法下 F e基纳米 晶丝 的 GMI 研究[ J ]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 0 0 6, 6 ( 6 ) : 1 _ 5 . [ 3 0 ] G o n g F e n g f e i , Ka m e l A, S h e nG u o t u , e t 1. a S t r u c t u r e a n dl o n g i t u d i n a l ma g n e t o i mp e d a n c e e f e c t o f p e r ma l l o yf i l ms b y e l e c t ed r e p o s i t i o n [ J ] . 华
东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2 0 0 5 ( 1 ) : 6 3 6 - 7 . [ 3 1 ] 何兴伟 , 范晓珍 , 方允樟 , 等. F e C u N b S i B薄膜 的纵 向驱动 巨磁阻抗效应[ J ]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2 , 3 5 ( 3 ) : 2 9 5 - 2 9 9 .
[ 3 2 ] 赵振杰 , B e n d j a b a l l a h F , 蒋可玉 , 等. F e基纳米微晶粉末的磁性与巨磁 阻抗效应 [ J ] . 科学通报 , 2 0 0 1 , 4 6( 1 7 ) : 1 4 2 0 — 1 4 2 2 . [ 3 3 ] 方允樟 , 赵振杰 , 杨燮龙. 退 火温度对 F e基纳米晶粉芯磁致频移特性影响的研究 [ J ] . 浙江大学学报 : 理学版 , 2 0 0 2 , 2 9 ( 3 ) : 2 8 0 28 3 . [ 3 4 ] Z h a o Z J , B e n d j a b ll a a h F, Y a n g X L , e t a 1 . L o n g i t u d i n l a l y d i r v e n m a g n e t o — i m p e d a n c e e f f e c t i n nn a e a l e d F e — b a s e d 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 e p o w d e r ma t e — i r a l s [ J ] . J Ma g n Ma g n Ma t e r , 2 0 0 2, 2 4 6 ( 1 / 2) : 6 2 66 - .
[ 3 5 ] Z h a o Z J , F ng a Y Z , R u a n J Z , e t 1 a . L a r g e f r e q u e n c y s h i f t i n F e — b a s e d n no a c r y s t a l l i n e p o w d e r c o r e s [ J ] . J M a g n M a g n M a t e r , 2 0 0 4 ,
2 7 8 ( 1 / 2 ) : 8 2 - 8 6 .
[ 3 6 ] 方允樟 , 郑金菊 , 施方也 , 等. F e 基合金应 力退火感 生磁各 向异性机理 的 A F M 研究 [ J ] . 中国科学 : E辑
4 2 8- 4 41 .
技 术科 学 , 2 0 0 9, 3 8( 3) :
[ 3 7 ] F a n g Y Z , Z h e n g J J , W u FM, e t 1 a . M e s o s t r u e t u r l a o i r g i n o f s t r e s s — i n d u c e d m a g n e t i c a n i s o t r o p y i n F e - b a s e d n a n o c r y s t l a l i n e i r b b o n s [ J ] . A p p l
P h y s L e t t , 2 0 1 0, 9 6 ( 9 ) : 0 9 2 5 0 8 .
[ 3 8 ] 何理 , 郑金菊 , 金林枫 , 等. 基于 F e 基合金薄带 巨磁阻抗效应的新型磁敏传感 器[ J ] . 磁性材料及器件 , 2
0 0 9 , 4 0 ( 6 ) : 4 0 4 - 3 . [ 3 9 ] 蔡晶 , 郑金菊 , 柳渊 , 等. 一种新 型巨磁阻抗磁敏开关的设计 [ J ]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3 , 3 6 ( 1 ) : 7 9 - 8 2 .
[ 4 o ] wu F M, Z h a o Z J , L i u L P , e t a 1 . A n e w f r e q u e n c y — m o d u l a t i o n — t y p e MI s e n s o r [ J ] . I E E E T r a n Ma g n, 2 0 0 5 , 4 1 ( 1 0 ) : 3 6 9 4 - 3 6 9 6 .
[ 4 1 ] 吴志明 , 杨燮龙 , 杨介信 , 等. 纳米 巨磁阻抗效应在汽车传感器上 的应用 [ G ] / / 纳 米材料 和技 术应用 进展——全 国第 三届纳米 材料
和 技 术 应 用会 议 论 文集 ( 下卷 ) . 北京 : 中 国 材 料研 究 会 , 2 0 0 3 : 5 2 7 - 5 2 9 .
[ 4 2 ] 金林枫 , 郑金菊 , 蔡晶. 基于F e 基非晶薄带的宽线性 G M I 传感器 [ J ] . 浙江师范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 版, 2 0 1 1 , 3 4 ( 2 ) : 1 5 8 - 1 6 1 . [ 4 3 ] 方允樟 , 郑金菊 , 吴锋 民 , 等. 一种高灵敏无零场盲点线性响应跨零微 弱磁场 的探头 : 中国, 2 0 1 l 1 0 2 0 0 0 4 5 [ P ] . 2 0 1 1 - 1 2 - 2 8 . [ 4 4 ] Z h a o We n , B u X i o n g z h u , Y u G e l i a n g , e t 1 a . F e e d b a c k — t y p e g i a n t m a g n e t o — i m p e d a n c e s e n s o r b s a e d o n l o n g i t u d i n l a e x c i t a t i o n [ J ] . J M a g n M a g n
Ma t e r , 2 0 1 2 , 3 2 4 ( 1 9 ) : 3 0 7 3 - 3 0 7 7 . ,
[ 4 5 ] Y u G e l i a n g , B u X i o n g z h u , X i ng a C h a o , e t a 1 . D e s i g n o f a G M I m a g n e t i c s e n s o r b se a d o n l o n i g t u d i n l a e x c i t a t i o n [ J ] . S e n s o r s a n d A c t u a t o s r A:
P h y s i c l, a 2 0 1 0, 1 6 1 ( 1 / 2 ) : 7 2 - 7 7
.
[ 4 6 ] Wa n gZ C, on G g F F, Y a n gX L , e t a 1 . L o n g i t u d i n ll a y d i r v e n g i a n t ma g n e t o i mp e d a n c e e f f e c t i n s t r e s s — nn a e le a d F e — b a s e d n a n o c r y s t ll a i n e i r b b o n s
[ J ] . J A p p l P h y s , 2 0 0 0 , 8 7 ( 9 ) : 4 8 1 9 4 - 8 2 1 .
[ 4 7 ] 方允樟 , 范晓珍.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表征材料磁结构的模型[ J ]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1 , 3 4 ( 1 ) : 1 8. - [ 4 8 ] 李文忠 , 郑 建龙, 马云, 等. 退火工艺对 F e基薄带纵向驱 动应力 阻抗效应 的影响 [ J ] . 浙江师范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1 , 3 4 ( 2) :
1 5 3 . 1 5 7.
[ 4 9 ] 郑金菊 , 方允樟 , 李文忠 , 等. 一种纵 向驱动应力阻抗 力敏传感 器探头 : 中国, 2 0 1 1 1 0 0 9 2 2 2 2[ P ] . 2 0 1 1 - l 1 一 l 6 .
( 责任 编辑
杜利民)
第3 7卷第 2期 2 0 1 4年 5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S c i . ) …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 填一填 1、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7个十( ),900里面有( )个百,1500里面有( )个百。 3、5个千、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4、最大的三位数是…
互联网+教育可行性 分析创业计划书 目 录 一、执行总结 ............................................................................................ 5 …
综述与动态 单层膜的巨磁阻抗 董承远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 综述了单层膜的研究现状影响 关键词 O484.4 单层膜 效应 驱动电流和外加磁场方向对巨磁阻抗效应的 A 文章编号 CHEN Shi-pu Materials Scie…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