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Xu Xiake
徐霞客

(1586~1641)
[]  明代散文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徐霞客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应试不第后,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党争剧烈,遂断功名之念,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22岁起出游。30余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他在旅行中备尝艰险,遇盗被劫、绝粮乞食,均未挫其意志。观察所得,按日记载,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徐霞客是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其《游记》为卓越的地理学著作,对祖国广大地区山川形胜、岩石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矿产、居民风俗,均有系统翔实的记述。他以目验的事实,修正了许多古代地志沿误之处,破除了若干迷信臆说。他从朴素的科学方法出发,阐明了地下水压力原理,得出河流流速与流程成反比的分析;观察到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生态的影响。特别是他实地勘查了 100多个石灰岩溶洞,正确指出岩溶地貌的成因和特征。这一发现,早于欧洲人约两个世纪。而徐霞客用目测步量取得的数据,与现代测量结果十分相近。这就使《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还是优美的游记文学作品。明代以前,虽已出现用日记体写的记游散文,但都不及《徐霞客游记》博大宏丽,用以来的游记专著与之相比,不啻片玉之与昆山。《徐霞客游记》在文学上的特点是:①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如《楚游日记》中麻叶洞探幽一节,以千余字篇幅,写其从方圆尺许之穴口入洞,“蛇伏以进,背磨腰贴”,渐次发现洞中各种佳境,曲折上下,凡经一里余始“穿窍而出”,致使土人奉他为“大法术人”,“顶额称异”。文章将洞中的奇景、爬行的艰辛以及土人心情的变化,据实写出,毫无虚构痕迹。这种写实特色,贯于《游记》全书。②写景状物,力求精细,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如《滇游日记十》中对腾越州硫磺塘的描写:“……溯小溪西上,半里,坡间烟势更大,见石坡平突,东北开一穴,如仰口而张其上腭,其中下绾如喉,水与气从中喷出,如有炉橐鼓风煽焰于下,水一沸跃,一停伏,作呼吸状。跃出之势,风水交迫,喷若发机,声如吼虎,其高数尺,坠涧下流,犹热若探汤;或跃时,风从中,水辄旁射,揽人于数尺外,飞沫犹烁人面也。余欲俯窥喉中,为水所射,不得近。”文笔细密,一如工笔藻绘,使对象具有了质感和立体感。③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如《游雁宕山日记》中对雁宕诸峰之形容,使用了“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袈裟伛偻”,“奇巧百出”,“流霞映采”,“亭亭插天”,“重岩陡起”,“环绕回合”,“开张峭削”,“冰壶瑶界”,“下伏如邱垤”,“如行刀背”等等形象,比譬生动,互不重复,致使全书词藻富丽,蔚为大观。④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浙游日记》一节:“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觉此时万虑俱净,一身与村树人烟俱熔。彻成水晶一块,直是肤里无间,渣滓不留,满前皆飞跃也。”象这种托出意境,情景交融的好文字,全书中不时出现,给人以强烈美感。⑤写景时亦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如《滇游日记六》一节:“盖兰宗所结庐之东,有石崖傍峡而起,高数十丈,其下嵌壁而入,水自崖外飞悬,垂空洒壁,历乱纵横,皆如明珠贯索。余因排帘入嵌壁中,外望兰宗诸人,如隔雾牵绡,其前树影花枝,俱飞魂濯魄,极罨映之妙。崖之两畔,有绿苔上翳,若绚彩铺绒,翠色欲滴,此又化工之点染,非石非风,另成幻相者也。”这段文字,表达作者对崖前瀑布的视觉感受,写得相当优美。⑥写景状物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如“人意山光,皆有喜态”,“诸峰娟娟攒立,岚翠交流”;“岑上乱石森立,如云涌出”,“山石忽怒涌作攫人状”;“岚光掩映,石色欲飞”,“穿瑶房而披锦幛,转一隙复攒一峒,透一窍更露一奇,至狮、象、龙、蛇夹路而起,与人争道”;“绝顶浮岚,中悬九天,绝崖雪,下嵌九地,兼之霁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复人间,天台石梁,庶几又向昙花亭上来也。”凡此描写,都使对象人格化、性格化,成为情趣盎然的“动画”。
         [清代抄本《徐霞客西游记》]
 徐霞客丰富的描绘手段,使他的游记文章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此外,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情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他还在记述遭劫被盗、兵匪横行、官府暴虐、小民涂炭等内容时,常表露自己对恶势力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凡此种种,使《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当然,徐霞客仍然有他一定的局限性。《游记》中不时流露宿命论和宗教迷信思想,相信“佛教之神也,于是乎征矣”,等等。但这只是白璧微瑕,不足以掩盖《徐霞客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国地理学史上的地位。
 此书版本较多,最早的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季梦良抄录的《徐霞客西游记》,但内容多有遗漏。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霞客庶子李介立搜补整理,是为李介立本,今不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霞客族孙徐镇据陈泓等人校本,初刊于世。嘉庆十三年(1808),叶廷甲补入徐霞客诗文为补编。其后版本日益增多,互有歧异。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现存两个较早抄本(季梦良抄本和徐霞客抄本)整理标点,印为10卷本《徐霞客游记》。
                 鲍晶 鲍昌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徐霞客"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4951/991033953499.html

更多阅读

徐霞客游记中的云南13个景点! 徐霞客游记多少字

一位数百年前的外省人,对今天的云南仍在作着特殊贡献,而云南也一直记着他的名字,他就是徐霞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徐霞客滇游时所到之处,大多成为云南旅游的著名目的地,不少景区的名气已经蜚声海外。曲靖沾益珠江源风景区位于曲靖沾益县

中华勤学故事:徐霞客志在天下

徐霞客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他一生行程数万里,把汗水撒在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他的的巨著——《徐霞客游记》被人称为“古今游记第一”。让我们看看他小时候的故事吧。徐霞客成长在江苏江阴县。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

徐霞客游记作者简介 徐霞客游记

发表于 2006-11-28 19:14 资料 短消息 [exe.文]徐霞客游记这里向大家推荐和介绍的是被誉为“千古奇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的《徐霞客游记》。做这样的工作,其意义不仅仅是介绍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也不

《徐霞客游记》简介 徐霞客游记txt

《徐霞客游记》 - 简介《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旅游家、《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家徐弘祖的旅游日记,去世前托其外甥季梦良整理原稿,后由季梦良、王忠纫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由于明清之际战乱,多有散失,残余篇幅由后人辑编成册,共20卷,根据许

声明:《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为网友腼腆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