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是干什么的
利玛窦,是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同时也是一名学者,是中西文化的最早的交流者之一。
利玛窦画像
利玛窦从小笃爱神学,不惜违背父亲而加入了耶稣会,不断学习神学以及其他各种语言。1578年,利玛窦被派往印度传教,2年后正式成为一名神父,之后前来中国传教。
利玛窦于1583年真正进入中国,与别的传教士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传教驻地,对外假称来自天竺,并身穿佛教僧侣的衣服。利玛窦用中文翻译了包括《十诫》在内的多本天主教经典,同时还向中国人传播西方各种自然科学,比如出版中国第一份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另外,利玛窦也折服于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对它的系统的学习。
没几年,利玛窦就被驱逐出了肇庆,之后他先后在韶州、南昌和南京建立了传教驻地。期间,他不断向中国人传教,在实践中探索自己传教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中国的经典著作翻译成外文。1596年,利玛窦被任命为耶稣会中国教区的负责人,第二年成为了主管。
来中国将近二十载之后,利玛窦终于在1601年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利玛窦通过向万历皇帝进贡了不少新奇的西方器物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被准许长居北京进行传教。此后,他就一直居住在北京,结交了许多中国士大夫,直到1610年病死。
利玛窦怎样在中国传教的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了近三十年,不仅受到了万历皇帝的信任,还结识了不少士大夫,其中更有一些后来改信了天主教,这可以说是他传教的成果。
利玛窦画像
他在中国的传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利玛窦花了大量时间用来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古代经典,这是他了解中国的基础。而当他最开始在中国传教时,为了不遭到驱逐只能低调行事,不仅对外假称自己来自天竺,还身穿佛教僧侣的衣服。之后,他认识到士大夫是中国的掌权阶层,而佛家是学习儒家的他们所排斥的。于是利玛窦改变策略,向他们模仿,开始蓄发开始留须,还穿上了他们的儒士服。这就是他传教方式不断优化和进步的体现。

通过不断结交士大夫,利玛窦在传播天主教和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更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因此,他走出了一条新型的传教之路,结交士大夫也是其中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在对天主教教义进行解释和翻译时把它与儒家相结合。
天主教信仰上帝,而中国人崇拜上天,利玛窦将两者结合甚至画上了等号,认为中国的上天不是指自然界的天空,也是在指神灵,因此和上帝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另外,利玛窦把天主教的教义阐释为“爱”,爱上帝同时也爱世人,又把它与儒家提倡的“仁”相比较,认为两者有许多类似和重合的地方。如此,中国士大夫便慢慢接受了他的传教。
利玛窦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利玛窦是第一个把天主教真正发展到中国的传教士,此外他还给中国带来了许多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可以说他是把世界介绍给了中国。
利玛窦和中国士大夫
他虽然不是第一批来到中国的欧洲传教士,但利玛窦是第一个真正进入中国也是被中国人熟知的传教士,因为之前的传教士只能在澳门这一弹丸之地居住。所以在利玛窦来之前,中国内陆对西方的了解都是几乎为零的,包括天主教和自然科学,他们知道天下而不知道世界,知道天圆地方而不知道地球为圆。
利玛窦在澳门只待了一年就来了大陆,先是在广东肇庆居住并传教,那里不仅成了他第一个传教驻地,也是他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第一站。他和别的传教士伪装成僧侣,在肇庆建了一个“仙花寺”。在这洋寺庙里,利玛窦等人就拿出了他们带来的西方书籍和器物,像是展览其实更像是科普,包括世界地图、望远镜、《几何原本》等。来观看的大多是当地知识分子,后来在知府的请求下,利玛窦还把地图翻译成中文出版,并取名为“山海舆地全图”,这是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同时,他还把一些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
在之后的传教过程中,利玛窦也不断结交中国士大夫,向他们介绍世界传播西方。1601,利玛窦来到北京,向当时的万历皇帝进献了16件贡品,有圣母像、有自鸣钟、有西洋琴、有一张更加丰富详细的世界地图《万国舆图》等。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他至此一直在北京居住并传教。
利玛窦墓
利玛窦于1610在北京病逝,死后也被葬在了北京。
利玛窦墓
当时,来华传教士死后按照规定遗体是要送回澳门安葬的。但是,因为利玛窦生前不仅结交了不少官居高位的中国士大夫,而且因为向万历皇帝进贡而受其信任。所以在他死后,士大夫好友上奏为他在北京求一块墓地,而万历皇帝也破例同意。第二年,利玛窦在北京西郊的滕公栅栏下葬,成为了第一个在北京安葬的西方传教士,据说当时的葬礼也十分隆重。
利玛窦墓,现在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北京行政学院院内。墓园内只有三个墓,三块碑,中间最大的为利玛窦墓,东西侧分别是南怀仁墓和汤若望墓,这两人也都是后来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来华传教士。利玛窦的墓碑上刻有拉丁文和中文两种文字的“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右侧则是关于他生平的中文墓志铭,此外在碑额上还有代表他传教士身份的天主教十字徽记。墓地四周不仅有围墙保护,正前方还有一座石牌坊的大门。
在利玛窦下葬后,此处也慢慢成了专门为传教士在北京的墓地。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墓地里只有利玛窦这三个人的坟墓被宗教管理部门保留,其他都被移出。而利玛窦墓在文革时期也曾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墓碑甚至被埋到了地下。1979年,利玛窦墓得到了修复和保护,现在它也成了当地一处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