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三国志关羽极限流 他是三国第一亡命徒!一流勇将!关羽尚闻其名退避,却终生不得封侯


文:快哉风(微信公号读史特约作家)


他出身黑社会,游侠一方,无人敢惹;他是三国第一流勇将,让魏军魂飞胆丧,让关羽闻名退避;他谋略过人,却永远干士卒的活,冲杀在第一线;他战绩显赫,功勋累累,却终生不受重用。


他是东吴甘宁甘兴霸。


三国最有个性的男儿。


一、黑道大哥甘兴霸

甘宁同学祖上是南阳人,自小在益州巴郡长大。他早年是混黑社会的,这个大家都知道。


《三国志·甘宁传》里称:(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


从这段描述来看,甘宁年轻时就是个暴走族首领,率领一班小弟招摇过市,腰悬铜铃,普通良民听到这伙人的铃声,就避之唯恐不及。


《吴书》里,说甘宁在混黑社会时排场很大,步则车骑,水则连舟。停船时,常常用“缯锦”系住轻舟,临走时再割断丢弃,以示其奢。


《三国演义》里,把吴书这一段记载,演绎成甘宁是劫江大盗,在行船时用锦缎当船帆,这也是甘宁同学外号“锦帆贼”的由来。


不过,说他是贼,也没说错:甘宁吃软不吃硬,只要看重他、接待隆厚的就欣然交朋友;反过来,抢你的钱抢你的货!


不仅抢劫,甘宁早年还杀过人,藏舍亡命,一郡闻名。


甘宁在黑社会混到二十多岁,忽然醒悟过来,开始读书求学,走上了择主而仕的“创业正路”。


他不曾想到,这条路如此艰辛。


二、英雄不得志甘兴霸

简单回顾一下甘宁同学的艰辛创业路。


1、先是被举荐到益州刺史刘焉手下,当上了蜀郡的郡丞,不久弃官归家;(因为地方官不合胃口)


2、接着,参与了对继任刺史刘璋的造反,兵败跑路到荆州;(因为看不上刘璋的年轻暗弱)


3、率八百黑道小弟投奔荆州刘表,不受重视,欲出走江东;(看不上刘表只知坐谈,无四方之志)


4、被江夏黄祖挡住,归附三年,被“当凡人畜之”。


黄祖是个奇葩,性格傲慢暴躁,有次与东吴的战斗中,黄祖大败,幸好甘宁一箭射杀了东吴校尉凌操——凌统之父,才救了他。但回营后,黄祖依然眼睛朝天,对甘宁如旧。


为何武艺超群、自带私兵的甘宁同学屡屡不受重用?

一、因为他的黑道身份;


二、因为刘表、黄祖等人只重视荆州士族,对外来户视为无物;


三、益州、荆州这二刘,都是守成之辈,毫无进取之心。


甘宁这种性格剽悍、渴望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战将性格,自然与之格格不入。


此后的故事,正史与三国演义一摸一样:在黄祖的都督苏飞策划安排下,甘宁投奔了江东。


甘宁一入江东,就被直接举荐到吴主孙权面前,他的两个举荐人非同小可:东吴两代的栋梁周瑜和吕蒙。


而甘宁也不含糊,一到东吴就向孙权献策:荆州刘表无能,当先破江夏昏聩的黄祖,再借势吞并荆州,接着向西发展,图谋巴蜀之地。(原文:“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兒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於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脩,怠於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甘宁不是诸葛亮,这个献策虽没有隆中对那样放眼天下来布局,却更有针对性,是称霸一方的顶级战略。甘宁献这个策,也是有道理的:他先后在这三个地方呆过,熟知三地的政权军事形势,最有发言权。

少年三国志关羽极限流 他是三国第一亡命徒!一流勇将!关羽尚闻其名退避,却终生不得封侯


此后,按照甘宁的战略,孙权派周瑜、吕蒙率军一举攻克江夏,黄祖被杀,尽获其士众。需要澄清的是,黄祖是被一个叫冯则的骑兵所杀献上了首级,而非《三国演义》中被甘宁一箭射死。


三、勇冠三军甘兴霸

甘宁有多勇?


一提三国勇将,人人都说吕布、关张马赵黄,但甘宁做出的事,这些人一个都做不到。


甘宁最异于其他勇将的是,他身先士卒,永远冲杀在第一线。最出名的自然是衔枚摘铃、百骑劫营:


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殽,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於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甘宁传》


不惜死百骑踹营之外,他还曾身先登城:


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甘宁传》


甘宁的特点,越到危急之时越是勇悍:


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甘宁传》


孙权攻合肥不下而还,休兵皆上道,权与吕蒙等在后,魏将张辽奄至,鼓吹惊怖,不能复鸣,甘宁刀欲斫之,于是使作。——《江表传》


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甘宁传》

因为亡命徒一样的风格,他的勇名世人皆知,连关羽听到他的名字也退避三舍: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砦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甘宁传》


保证关羽听到我咳嗽,不敢涉水,这是什么威风?一千人,却震慑住关羽五千精锐,这是什么水平?


关羽为何闻名而避之,风哥的理解是:不是怕东吴的防御,而是不愿意和打仗不要命的甘宁硬碰硬。当爱惜羽毛的关二爷,遇到洪兴帮的甘兴霸,只有退避三舍。


四、终生无侯甘兴霸

我们都知道,孙权赞许过“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但东吴对甘宁究竟如何呢?


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


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


宁时有三百兵,乃曰……肃便选千兵益宁;


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


以上数字,触目惊心,作为智勇双全的第一流大将,东吴却给他的兵权始终没超过两千!而从战场表现看,东吴完全是把甘宁当做敢死队、突击队来使用。


后世史评家何焯一针见血:甘宁可为特将督万人临敌场,吴人未竟其用。

甘宁死后,史书称“权痛惜之”。但是仅仅是痛惜而已。


东吴诸名将,韩当、周泰、徐盛、潘璋、丁奉都是“及身封侯”;程普、黄盖、凌统、蒋钦、陈武都是儿子封侯。没有封侯的只有董袭、甘宁两人。


董袭没有子嗣。甘宁则身未封侯,其子甘瓌也不加封,而且甘瓌“以罪徙会稽,无几死。”
孙权大帝,紫髯小儿,待甘宁不亦薄乎!


作为东吴首屈一指的猛将,甘宁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名扬三国,为何得不到孙权的欢心?


五、天不怕地不怕,我是东吴甘兴霸

以下记载揭示答案:


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吕蒙传》


性格决定命运。


甘宁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就算身为大将,也从没改变过快意恩仇的黑社会性格。 《吕蒙传》记载过如下一段故事。 甘宁有个厨下儿——就是厨房里打杂的小子,得罪了甘宁,跑到吕蒙那里寻求保护。甘宁知道后,带了礼物来拜访吕蒙母亲,同时满口答应吕蒙,不杀那小子。吕蒙这才把厨下儿还给甘宁。


没想到,甘宁一回到船上,就将厨下儿绑在树干上,亲手挽弓射死了他。


第二天一早,吕蒙闻讯大怒,击鼓集兵,要靠近船攻打甘宁。甘宁听说后,却毫不抵抗,喊船夫系上缆绳,解衣卧在船中。


紧急关头,吕蒙母亲光着脚赶到,对儿子喝道:“至尊(孙权)对待你如同骨肉一般,把大事托付给你,怎么可以因为私怒而欲攻杀甘宁?甘宁如果死了,就算至尊不问,你也是作为臣下做了非法的事!”


吕蒙这才豁然醒悟,一个人来到甘宁船上,笑着呼道:“兴霸,老母等你来吃饭,快来!”甘宁涕泣道:“这事做的对不起你。”和吕蒙携手回家,畅饮一天。


从这个趣事不难看出,甘宁一身匪气,从来不是善男信女,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反之,我比你狠一百倍!吕蒙举荐过甘宁,所以甘宁惭愧在于对不起吕蒙,而不是那个亲手杀掉的小厨子。


事实上,甘宁并不是滥杀无辜的暴虐匹夫。《吕蒙传》里说得清清楚楚:宁虽麤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只可惜,这样豪爽开朗的性格,不被稳重守成的孙权看中,就连吕蒙,也把他视为一介“斗将”而已。


后人读史,每每为百战不能封侯的李广不平:使李将军逢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风哥看三国,却不为甘宁作叹,因为他快意恩仇、勇猛不羁的奔放性格,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实在太有个性魅力了。


古来封侯知多少。但谁能忘——千载之下凛凛有生气的甘兴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5151/912234234346.html

更多阅读

关羽的小故事 唯一让关羽动心的三国美女是谁? 少年三国志关羽

关羽,又讲关云长,三国著名人物,他除了骁勇善战,在后人心目中,关云长不但不慕荣华富贵,而且不为女色所动。但是有一位三国美女是唯一让关羽动心的,您想知道是谁吗?奇闻奇事网为您讲述关羽的小故事。关羽的不为女色所动是出了名的。比如,《三国

三国演义关羽的故事 三国演义关羽的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关羽的故事有哪些?关羽的典型故事有哪些?有着妇孺皆知的英雄和神奇的完美超人关羽,也是文学艺术里的一个极个别的典型。他的美名流传到今天,已经没有了瑕疵,几乎被世人们尊奉为神。在他传奇的戎马一生里,做了很多奇事,是常人所

关羽义释黄忠 三国演义 关羽为什么义释黄忠,孔明却要杀魏延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己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

关羽张飞 三国时期关羽张飞打仗到底用的什么兵器?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关于它的传说人们耳熟能详: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即便到今天,这种造型的刀仍被称作“关刀”或“关王刀”。可

声明:《少年三国志关羽极限流 他是三国第一亡命徒!一流勇将!关羽尚闻其名退避,却终生不得封侯》为网友神经兮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