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锈病 山楂、野山楂锈病

 

山楂锈病 山楂、野山楂锈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及果柄。叶片染病,初生桔黄色小圆斑,直径1—2mm,后扩大至4—10mm;病斑稍凹陷,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性孢子器;发病后一个月叶背病斑突起,产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破裂后散出褐色锈孢子。最后病斑变黑,严重的干枯脱落。叶柄染病,初病部膨大,呈橙黄色,生毛状物,后变黑干枯,叶片早落。

病原 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f.sp.crataegicola称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G.clavariiforme (Jacq.) DC.称珊瑚形胶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G.haraeanμm性孢子器烧瓶状,初桔黄色后变黑色,大小l03-185×72-164(μm),性孢子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4.5-10.0×2.5-5.5(μm)。锈孢子器长圆筒形,灰黄色,大小2.2-3.7×0.12-0.27(mm)。锈孢子橙黄色,近球形,表面具刺状突起,大小17.5-35×16-30(μm)。冬孢子有厚壁和薄壁两种类型。厚壁孢子褐色至深褐色,纺

锤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大小30-45×15-25(μm);薄壁孢子橙黄色至褐色,长椭圆形或长纺锤形,大小42.5-75.O×15-22.5(μm)。担孢子淡黄褐色,卵形至桃形,大小11.3-24.5×7.5-(μm)。 G.clavariiforme (珊瑚形胶锈菌)性孢子桔黄色,球形或扁球形,大小116-155×69.8-107.5(μm);性孢子无色,纺锤形,大小5-ll×2.5-6.5(μm)。锈孢子褐色,近球形,具疣状突起,大小22.3-28.2×20.7-26.3(μm)。冬孢子褐色,双胞。厚壁者褐色,大小37.5-67.5×15-20(μm);薄壁者冬孢子无色至淡黄色,大小62.5-97.5×12.5-20(μm)。担孢子淡褐色,椭圆形或卵形,大小14-18×7-13(μm)。冬孢子萌发适温10-25℃。担孢子萌发适温15-25℃。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多年生菌丝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越冬。翌春遇充足的雨水,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潜育期6—13天。该病的发生与5月份降雨早晚及降雨量正相关。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的叶片一般不再受侵染。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栽培品种均感病,仅山东的平邑红子和河南的7803、7903较抗病。

防治方法 (1)砍除转主寄主。山楂园附近2.5—5km范围内不宜栽植桧柏类针叶树。若有应及早砍除。(2)清除冬孢子。不宜砍除桧柏时,山楂发芽前后,可喷洒波美5。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以除灭转主寄主上的冬孢子。(3)药剂防治。冬孢子角胶化前及胶化后(5月下—6月下旬)喷2—3次50%硫磺悬浮剂400倍液或15%三陛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山楂、野山楂锈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5451/539401173209.html

更多阅读

山楂甘草茶de做法 山楂茶的做法

山楂甘草茶de做法——简介度:一般简单时间:准备5分钟,做15分钟价钱:3元分量:1人份口味:酸甜山楂甘草茶de做法——工具/原料?原料

中药:山楂、神曲、麦芽、稻芽、莱菔子

山楂Shanzha《神农本草经集注》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pinnatifida Bge.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以山东产量大质佳。多为栽培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

转载 山楂花之恋 山楂花之恋

原文地址:山楂花之恋作者:小文的心情花园今天在飞机上一口气把“山楂树之恋”看完了,有点伤感。虽然已经看完了,但是我的心却一直不能平静了,每次想到老三和静秋在一个护士的房间里说他们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 麦芽谷芽

山楂【出处】------《新修本草》【来源】为蔷薇科灌木或以小乔木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N. E. Br. 或山楂 C. pinnatifida Bge.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生用或炒用。【

声明:《山楂锈病 山楂、野山楂锈病》为网友蕾丝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