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可见,教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必须尽可能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把握核心思想,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学生学习的知识获得切合实际的背景材料的支撑及实际的应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反思。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观”
1.教师是课堂的“辅线”,不是“主线”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有实质收获才是最重要的。课堂观察的“主线”是学生的状态、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指导是“辅线”。有些人对一堂好课的评价过多关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当一切沿着教师预设的路线展开,没有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就认为是一堂好课;当不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时,就一票否定其为好课;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就认为是教师上得不好。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忽视了学生课前的投入及课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2.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不是控制者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一个发展中的有生命灵动的完整的学习个体,他需要的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而是适当“指一指”的“引”,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在对话与思考中求异、求新,让学生个性张扬,从而使学生充满生命灵动.在学海中,
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学生培养为一名只需要听从指挥的“舵手”,而是把学生培养为一名能独立掌控的“船长”.
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经常手中握有多把鼓励的尺子,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他们。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阶段性地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奖励,并且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产生“惊讶”之感,形成新的探究反射,诱发新的兴趣或强化加深原来的兴趣,保持他们的上进心。而对于一些学困生,他们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可尝试提出较低的目标,注意从各方面的表现来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激励,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课堂上教师应该真诚,恰如其分地给学生激励,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给犯错的学生一个台阶,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重教学、轻教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我认为只有教师重视个人的专业成长,才能有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1.时时充电
我觉得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感,刻苦学习,合作创新,时时充电,不断扩
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2.时时反思

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助推器。
3.走科研路
新课程要求教学目地是为了让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需有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搞科研,是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着“问题即是课题”的思想积极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一方面推动教师们在立足课堂积极参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炼反思自已的教学体验。逐渐由“教书匠”转成“科研型教师”,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师生齐发展的“双赢”的局面。 4专业成长
坚持参与美术专业的培训,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