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白皮书显示,恶性肿瘤仍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首位。根据首次发布的慢病“早死概率”,北京市30岁户籍人口中有11.11%的可能会因患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其70岁生日之前死去。
北京市卫计委昨日发布2015年本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95岁,比2014年上升了0.14岁。
与此同时,恶性肿瘤仍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的首位。此外,“白皮书”首次发布慢病“早死概率”。
2015年本市30岁户籍人口有11.11%的可能会因患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慢病之一,在其70岁生日之前死去。
恶性肿瘤仍为本市居民首要死因
白皮书显示,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95岁,比2014年上升了0.14岁。
与此同时,恶性肿瘤仍是威胁本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的首位。
据介绍,去年,本市户籍居民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6.12/10万,比2014年上升4.3%,其中男性患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要高于女性。
从恶性肿瘤的种类上看,2015年全市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前三位是肺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肝癌。

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肺癌发病居第一位,女性中乳腺癌发病居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甲状腺癌的患病率近年来出现明显上升,专家表示,市民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如戒烟限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还要定期体检,做到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北青报记者在白皮书中发现,去年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8.69/10万,比2010年下降28.4%;
2015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为2.42‰,比2010年下降26.4%。
据了解,国际社会将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人均期望寿命“三大指标”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本市基本健康指标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
患四类慢病导致一成年轻人70岁前死亡
今年的“白皮书”首次发布了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早死概率”也就是指,2015年正值30岁的人群活到70岁前因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的概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