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话说补肾


 

                 

    补肾的形式和方法多如牛毛。方法虽多,却让人感到无从下手。有的人补完了以后很舒服,有的人却越补越差,这其中就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每个方法都是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症状的,用对了才效如桴鼓,用不对伤精耗气反受其害。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肾病无实症。只要是肾出了问题,就一定要补,所以说补肾也是有来由的。但究竟怎样补,才能补对,才能有效,这是一个大问题。

  肾虚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和阴阳两虚,那么怎么辨别自己是哪种类型的肾虚对症施治呢?

 (一)肾阳虚。肾阳虚的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全身怕冷或手足冰凉,同时陪有腰膝酸疼、尿频、精神委靡、畏寒怕风、腹泻、身体双下肢浮肿等不适症状。此外,肾阳虚还会容易导致男女的不育不孕和性冷淡。肾阳虚的人基本上有五个特征。

  一是全身怕冷,尤其是双脚冰凉,即便是用热水泡脚或者睡一夜觉也不见得能暖得过来。尤其是小腹怕冷,并伴有慢性腹泻,大便不成形,溏稀。

  二是有尿频症状。有的人喝上一杯水,几分钟就要上卫生间,或是晚上常起夜。在临床上常见一些产后尿失禁的患者,走路多了都能尿裤子,或是一蹦一跳或大笑、咳嗽都会引起尿失禁,非常痛苦。在诊断肾阳虚后给他们推荐桂附地黄丸加倍服用,都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个检测方法是摸一摸小腿肚子,就是承山穴周围。经常运动的人,不管是打球或者是跑步,小腿肌肉都比较发达,这种人的肾气相对是强的。相反,如果摸小腿肚子,感觉皮肤很松驰,没有弹性了,基本上就能断定是肾气虚了。有的人站桩之后,一两周就明显感觉体力充沛。为什么站桩会有如此好的效果呢?其实站桩也隐藏了一个强肾的窍门。站桩时有一个要求,就是脚后跟如踩蚂蚁的感觉,这样就把脚跟微抬起来,让小腿用上力,瞬间把肾气与胃气同时调动起来,起到补肾的效果。

  第四个判断肾虚的方法是看腰部的感受,因为腰为肾之府。躺下来睡一宿觉,早晨起来感觉一下腰部是否酸困或是发僵发软无力,或者是以一个固定的姿势站着时,腰慢慢的感觉酸痛,休息会儿或换一个姿势就不疼了。这些都是肾阳虚的表现。

  判断肾阳虚,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戴眼镜的人基本都可以定位为肾阳虚。为什么近视呢?因为目力达不到了,能量不够了,应该能够看到三米以外,现在看不到了肯定是气虚的过程。戴眼镜的人可以摸一摸自己的后脖梗,有一个地方肯定是酸痛的,酸痛就代表淤阻不通,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经常点揉膀胱经的天柱穴,会对眼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方法。

  温补肾阳的药物有很多,大多是热性药物,如附子、肉桂、鹿茸等,其中最著名的温补肾阳的药物就是中成药里面的桂附地黄丸,也叫金匮地黄丸,是治疗肾阳虚的名方。肾阳虚的朋友,可以按照肾阳虚的症状和医生的嘱咐服用。桂附地黄丸还是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良药,肾阳虚导致的血压升高,此时人的面色不是红光满面,而是面色黧黑。

   丹道中医认为,一切有形的东西属于阴,无形的的属于阳。具体到人而言,人的形体为阴,比如人的五脏六腑、涕汗血精津唾泪等各种体液都属于阴,而人所具有的功能为阳,比如精神、情志、思想等都属阳。前辈们在论述阴阳的时候,提出一个“阴阳不二,而又非一”的命题,是非常有价值的。阴阳的有无相生,能所体用,处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现在说的“补阳补阴”是被后人约定俗成的叫法,严格来说都是不准确的,正确的叫法是“滋阴壮阳”。

  肾阴除了指肾脏本身以外,还指肾本脏所管辖的阴液,包含了人体内的一切体液。这种阴液对五脏六腑都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古人又称它为元阴或真阴。其实肾阴和肾阳在体内是相互依存的,古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只有阳没有阴。肾的阴阳是肾功能的一体两用。离开阳叫孤阴不生,离开阴叫独阳不长,阴阳是相互依赖的。

  肾阴虚的识别要点是:潮热盗汗,牙齿松动,手心发热、腰酸腿软、口渴多饮,饮不解渴、眩晕耳鸣、腰脊痠软、遗精阳痿、毛发干枯脱落等,具备以上三种以上的,一般都属肾阴虚。

  是什么原因容易造成肾阴虚呢?肾精亏损会容易导致阴液衰少,就是体内的汗、唾液、精液减少,阴是有形的东西,就是体液的减少。像女性经血的丢失,男子房事过度,外伤出血、大量出汗等都会造成阴虚。阴液减少以后不能正常的滋养脏腑和筋骨,这样就容易导致腰膝酸软无力,有时会产生眼花健忘的症状。最典型的就是午后阳气盛,有的人会产生在下午一点钟以后有午后朝热的感觉。

   时下,很多人时髦地推荐吃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实际上这是补肾的一大误区。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六味地黄丸到底有什么效用?六味地黄丸是宋代一个叫钱仲阳的儿科医生创造的。他写了一本著作叫《小儿药证直诀》,在书中,他把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肾气丸作了修改,肾气丸原方一共有八味药,他去掉了方中具有温阳效果的附子、肉桂,使这个方变成了六味药,专门用来治疗小孩发育不良。

  过去有很多小孩出生后先天不足,该长个儿的时候不长个儿,该发育的时候不发育,于是钱仲阳用这个六味地黄来治小儿的这些病。小孩先天阳气是很充裕的,他不长个儿、不发育,不是他的阳气出了问题,而是阴津出了问题,所以钱仲阳把附子、肉桂这两味先天补阳的药去掉了,从而达到纯滋补肾阴的效果。

  可是六味地黄丸对于成人,就不像广告中宣传得那么有效了。有的专家曾毫不客气的说六味地黄丸吃少了不管用,吃多了解饱。这是只针对市面上的很多成药六味地黄丸而言,按照古法炮制的六味地黄丸还是可以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当中以熟地为主药,而现今的熟地已经远非昔比,地道的熟地是需要九蒸九晒的,只有这样炮制出来的熟地才有好的效用,遗憾的是这些传统的制作方法已经到了近乎失传的境地了。所以,六味地黄丸在补肾的效用上大打折扣。

  简单的一个肾虚,仍然需要辨症才能施治。同样的药品,由于古代和现代的制作工艺不同,其效用也会有差异。

  除了前面谈到补肾阳的成药,在临床中前辈医家传授下来很多宝贵经验,比如补肾药物当中就有肾阳三宝、肾阴三宝的用法。肾阳三宝由鹿茸、紫河车、仙灵脾组成。

  温补肾阳的第一宝是鹿茸。鹿茸是雄性的梅花鹿或者马鹿头上的幼角还未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的嫩角。味甘、性微温、无毒,是温补肾阳的一味佳品,同时还能够益精养血,在临床上对由于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精神倦怠、肢体冷痛、阳萎、遗精、早泄、精子成活率低及不孕不育等病症都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总结鹿茸的功效具有生精补髓、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清代著名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一书中对鹿茸更加推崇,他认为”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据近代的药理研究证明,鹿茸还能提高大脑的耗氧量,同时可以降低肌肉的疲劳,对骨折后创口长期不愈合及骨痂的生成,都有促进作用。还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对快速恢复精力有非常好的作用。

  古人认为”凡兽血皆不能到角,惟鹿角中有血“,说明鹿茸不单纯补阳,同时还有滋阴的功效。由于肾阳不足,导致了很多夫妻出现了性冷淡,没有性趣,其实只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鹿茸粉,都能够得到改善。

  在临床上,鹿茸作为温补肾阳的主药使用。一般每次在1-3克,研细末或装胶囊吞服。在日常保健中,最好是在每年的冬季时进补。每天0.5-1克即可,但也不要天天服用,因为温补肾阳的同时,有助火的作用,身体强壮的年轻人及肾阴不足有阴虚阳亢症状的病人,即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如高血压、手脚心发热、经常流鼻血及小便黄赤、咽喉干痛等阴虚的病症禁服,尤其注意的是感冒其间也不能使用。

  温补肾阳的第二宝是紫河车。紫河车又叫胎衣、胞衣,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胎盘。紫河车性温、味甘咸。具有温肾阳、益肾精,气血双补的作用。前一段时间,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以温补为主的 “胎盘宴”,引发很大的争议。从中医辩证的角度来讲,这样做也是不合适的,吃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提倡的是辩证施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紫河车乃“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故称之为河车。因为胎盘随母体分娩时为红色,放置一会儿即转为紫色,因此,入药时称为“紫河车”。

  紫河车乃血肉有情之品,非金石草木药可比,由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能大补元阳,为滋补珍品。具有双重滋补作用,既能壮阳,又能滋阴。临床常用于治疗男女各种虚损、气血两亏、阳痿遗精、精血不足、形体消瘦、肺虚咳喘、食欲不振等病症。

  据现代药理研究,紫河车具有刺激机体产生雌激素或孕激素的作用。在临床上经常作为激素的替代品使用,正是这种类似激素的作用,所以它还能够促进青少年女性妇科及乳腺的发育。养过宠物的朋友都知道,小猫小狗在产仔后都会把胞衣吃掉,以补充丢失掉的能量,实际上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能快速的恢复其体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动则气喘的现象出现,实际上这是一种肾阳不足的典型症状。可以将紫河车研成粉末后装入0.5克的胶囊中备用。每次1-3克,也就是 2-6个胶囊。将药物装入胶囊的原因是因为紫河车有一股腥气,很多人接受不了。装入胶囊既避免的腥气,服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上文提到的鹿茸粉建议装入胶囊也是这个原因。紫河车虽好,但也有禁忌,和上文讲到服用鹿茸的禁忌相同。

  仙灵脾(淫羊藿)是温补肾阳的第三宝。关于仙灵脾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南北朝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丹道医家陶弘景,精通道家修炼,医术高深,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说仙灵脾这味药就是他发现的。一日采药途中,偶然听到一位放羊的老人对旁人说:山里有一种草,叶青,貌似杏叶,三枝九叶,有一、二尺高。公羊啃吃以后,特别容易发情,与母羊交配的次数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陶弘景暗自思忖:这很可能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于是,他虚心的向放羊老人请教,又经过反复验证,证明这种草确实有着不同凡响的壮阳作用,。因为是牧羊人见羊啃食后发现的这种草,所以得名“淫羊藿”。而陶弘景是修仙之人,后人也把它叫“仙灵脾”。

  仙灵脾性温,味辛甘,入肝肾二经,具有很好的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止咳平喘、益气强心等功效。对于不育不孕、阳痿、尿频、早泄、遗精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治疗一些风寒痹痛时经常会用到这个药和补肾阴的生地同用,效果非常好。

  经现在药理研究证实,淫羊藿有雄性激素样的作用,并能通过促进精液分泌,使精囊充满精液后,反过来又能刺激感觉神经,从而激发性欲起到壮阳的作用。

  淫羊藿除了温补肾阳之外,对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均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对防止衰老也有一定效果。不过,好药也需要辨证服用,阴虚火旺阳强易举者就不能服用。

  肾阴三宝是指龟板、何首乌、熟地黄。

  龟板是滋补肾阴三宝之首。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性甘味咸、寒。具有滋肾潜阳,滋阴补肝滋阴及健骨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咽干口燥、遗精带下、腰膝无力等症。

  龟板是龟的腹甲,又名龟甲。生龟板是血肉有情之品,在古代龟甲和龟板是通用的,现代也有不少人龟甲与龟板通用,实际上丹道医家在这方面是有严格区分的,两者绝不能混用。因为龟甲仰天主阳通督脉,龟板俯地主阴通任脉。现代之所以有很多病用龟板来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就是因为板、甲不分。龟板,是龟腹部的硬板,龟板的质地柔润,是滋阳潜阳药物中的佳品。

  龟板还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一味良药。更年期综合症,过去也叫做“脏燥”。人在更年期的时候,虚火容易上行,导致坎离异位,心失所养,肾精不固,心肾不能相交。此时会有神不守舍、情志抑郁、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潮热盗汗,头痛眩晕,惊悸等不适症状。临床上,在汉代医家张仲景治疗脏躁症的专方“甘麦大枣汤”的基础之上,加上生龟板、生地组合成一个新方,我们称之为龟板养心汤。具有滋阴潜阳,益气凉血,养心安神,柔肝缓急的作用,很适合更年期妇女服用,对阴虚内热,肝阳上亢,心血失养者非常有帮助。

  该方的用药是:生龟板捣碎研末15克,浮小麦4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生地30克,百合20克。熬出的汤药分四到六次服完即可。

  龟板养心汤看似平淡,实际上是一剂治心病、养心气、泻心火的良方。建议有更年期综合症的朋友,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加减服用,效果会更佳。

  肾阴三宝中的第二宝是地黄。地黄也叫地髓,取的是地中精髓之意。古人认为一块土地如果种上地黄一年,这块土地就变得苦了,第二年就只能种牛藤,再过两年能种山药,但是一定要满十年之后才能重新再种地黄,否则种出来的地黄味苦形瘦,是没法入药的。这说明好的地黄的确来之不易。

  有前辈医家认为,凡属于阴不济阳之症,阳气不能化血者,地黄就是首选。《神农本草经》中曰:“逐血痹,除寒热”,地黄之用,在期脂液,能荣养筋骸。使枯者得润泽而能续,它最大的功能不在通,还在养。比如中医治疗心脏病的一个良方炙甘草汤,就是使用了大量的地黄为君药。

  在临床使用时,地黄有鲜、生、熟三种。三者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鲜地黄甘苦大寒,多用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但滋阴之力稍弱。生地黄甘寒质润凉,多用于口渴咽干,五心烦热,有补养心肾之阴的效用,但凉血之力稍弱。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具有非常好的养血滋阴、填精益髓的功效。

   其实熟地和九蒸九晒黑芝麻一样,也同样需要九次的蒸晒才可以。熟地的制作方法,其实也是有大学问的。过去开处方时,都叫怀地黄,说的就是一定要用地道的地黄。九蒸九晒的过程也并不复杂,古人选用上好的生地,上好的黄酒和砂仁拌炒。搅伴均匀后上锅蒸,蒸透后再晒,晒完后再蒸,反复九次,叫九蒸九晒。只有经过九蒸九晒炮制出来的熟地,才有真正的滋补肾阴的作用。一块大的生地黄,如果经过九次的蒸晒后,就会变得很小而且颜色黝黑发亮。这才是真正的熟地。

    从加工制作的成本上来讲,代价高昂。现在很多临床上使用的熟地,基本上都是一蒸一晒,效用自然大打折扣。所以有人说现在中医临床效果不好,可是我们翻开古人的医案记载看看,便会发现很多疾病的诊治让人拍案叫绝。药物如同士兵手里的枪,即便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但给你一把生了锈的破枪,再好的功夫也不能发挥,医也如是。

  其实在丹道医家里,对地黄的使用有很独到的见地。简称是地黄类的方群,如治疗眼睛的明目地黄,治疗小儿发育不全的六味地黄,治疗尿频尿急的桂附地黄及麦味地黄等很多,以地黄为君的成药。可以说在丹道医家里,只能懂得了地黄的使用,才能懂得什么是滋阴。

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话说补肾

  补肾阴的第三大宝何首乌。传说八仙过海里的张果老就是吃了人形何首乌得道成仙的。但这只是一种传说,现在市面上也有兜售人形何首乌的,外形与人神似,眉眼依稀可辨,其实都是人为制造的,没什么神奇之处。大家选购何首乌,还是要到正规药店里去购买。

    骨折为何长久不愈  

  现代医学认为,骨折与肾的关系不大,或者是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对待骨折病人并没有交待禁止同房的医嘱。就好比现代医学认为手淫无害论一样,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历来把肾和骨的关系联系得非常紧密,一些骨病、骨折及常见的颈腰椎病,从补肾论治,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此给年轻的朋友一个医嘱,不管身上哪个部位发生了骨折,保养期内千万不能同房。前辈们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骨折后伤及元气,同时损害全身经脉的气血运行,骨折后需要大量的肾精来参与修复滋养,大约一百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痊愈,此时如果再频繁的同房,肾精亏损就会更大。所以说骨折后一定要保精养气,才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希望大家不要忽略这一点。

    冬天不怕冷——温补肾阳的强身绝招

  我们身上有一处最不怕冷的地方,那就是眉心上一寸左右处。阳是代表热的,似乎可以说它是阳电或阳气集中的地方;还有一处最怕冷的地方——肚脐,可否说它就是阴电或阴气集中的地方。阴性静而阳性动,要调整阴阳,必先发动阳气,使阳秘阴平。

 《内经》中所说的“阴阳之道,阳密乃固”,并非王冰所注释“阴阳交会之要者,正在于阳气密闭而不妄泄尔”的房中术观点,而应该理解为:阴阳就在自己身上,脐有“守于内”或“吸入”的功能,眉心上有“卫于外”的功能,人体因阴阳相互作用而保持体内平衡常态,但人体热辐射使人能量不断耗散,若是阳密,就可以不致放射太多而固了。从此,身体变得不怕寒冷,过冬时,只要穿单鞋袜就可以了。

  其实巨赞法师介绍的这个方法,其功效还远远不止于此。通过这个方法的锻炼,还能激发人体的很多潜能。勤加练习,自能体悟到其中的奥妙,诚佛家所谓“有缘者得之”。

    藏在河图洛书中的养生秘法

    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全身放松,端坐在椅子上,眼睛微闭,口微张,然后吸满一口气,吸到不能再吸为止,再用鼻孔慢慢呼气,分六次呼出,呼气的节奏要均匀细长,身体始终保持放松状态。第六次呼的时候将意识引到腰肾处。然后体会一下,腰肾部是不是有一种轻松舒适、微微发暖的感觉?

  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世人把它看做一句极富想象力的诗句,看重它的文学价值。但在有修为的人看来,这句诗其实隐藏了道家修炼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肾水的生成问题。李白被誉为诗仙,与道家颇有渊源。他的诗中,有浓重的道家思想。一生爱上名山寻仙的青莲居士,说他懂得道家功夫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他没有道家传承,断然想不出这句契合养生修道的千古绝唱。

  肾水的生成问题,还带出了如何补肾的问题。古人说的是肾的气,现在一般说的是肾的形,体用不分。不明白这个问题,那么补肾就会存在很大的误区。事实上,补肾一直存有误区。关于肾水的生成,一般认为,肾在下,主水。总认为是阴亏,用六味地黄丸补肾,结果是越补越亏。甚至有些医家也不明就理,还美其名曰虚不受补。实际上肾在下,主水,指的是肾与水的关系,犹如一个盛水的器皿,并不是生水的地方。河图在论述事物的生成时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这可能是最早关于“肾属水,来源于上”的论述。

  其实古人早就在论著中点明了水火既济的奥秘,如《尚书洪范篇》就有“水性下流,火性炎上”的论述。水之源一定在上,下流者其气一定在上。同样的道理,上炎之火其质一定在下。所以古人的小周天产药,先天真火启动是从下丹田开始。丹者,赤也,赤者,红火之象。丹田真火发动,全身活力四现,暖洋洋的犹如沐浴之方起。有些前人认为,左肾右命门,实际上左右两边都是肾。丹道医家认为命门的真正位置在小腹。小腹一凉脑门一热,人就不行了。所以养生上贵在脑门常凉,小腹常暖。尤其是小孩,小腹一凉就容易出问题。

  那么肾阳虚,主要指的是肾的封藏固摄的能力下降了。此时会产生男性的前列腺炎,尿频,女性的漏下,带下及性冷淡等症,都与肾阳虚就关。比如几克重的一个塑料袋能盛十几公斤的水不漏,这个塑料袋就类似于我们人体这中的肾阳之气,有封藏和固摄的作用。只有它坚固了,水才不会外溢。所以水外溢的时候不是水本身的问题,而是塑料袋的问题,即肾阳的问题。引起肾阳虚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古人说的寒从脚下起,脚一暖人就暖了,泡脚按摩足底和站站养生桩都能补肾阳。

  现在我们回到开篇的天一生水补肾法中来,一吸六呼的调息法古人也叫进阳火,分六次呼出来是把阴气退出来。身体的阴气少了,阳气自然就平衡过来了。我们每次用调息来补肾的时候,一个回合就是吸六次,呼三十六次。一次做六个回合就可以了,此时对呼吸的要求是吸满一口气,呼的时候分六次,要求呼的时候细、慢、匀、长,久而久之坚持一段时间后,自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人要靓丽,就要这样补肾

  说起补肾,大都认为是男人的专利,不少女性朋友甚至都没听说女人也有肾虚之说,也是源自于很多女性朋友在此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大家都知道女人先天以肝为本,肝藏血,女人虽然每次来月经时会失血,但并不会因此而影响健康,这是女人先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一般讲起女人的进补,都会主张养血、柔肝,其实我认为女人更应该补肾。

  女人补肾,中医自古有“肝无补法”和“乙癸同源”(乙癸在干支学说里面指的就是肝肾)的说法,讲的就是女人补肾的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记载:“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形象说明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影响的密切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所以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明代中医大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也提到:“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在中成药里有一味龙胆泻肝丸,用来泻肝火的,可是这味药不能长期服用,根据乙癸同源的道理,大家就明白了,长久服用泻肝的药,也会泻肾气,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肾衰。现在人们肝火旺的比较多,尽可能多补肾水少泻肝火。同样能达到泻肝火的目的,又不会损伤正气。

  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肾也属水,那么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的一切体液都与肾有关系。我们在形容一个女人漂亮时,会用水灵灵或柔情似水来形容,试想一个形体干涩、皮肤粗糙、脾气暴躁的女人,会有谁喜欢呢?皮肤干涩、毛发粗糙就是典型的肾水亏虚、肝血失养的外在表现。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实在是心腹大患。面色润泽、肌肤柔嫩、没有皱纹是每个女人毕生追求的梦想,肝为刚脏无补法,真正的养肝之法是补肾。

  女人补肾的具体方法是怎样的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并不复杂。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夜里的11点到1点是胆经运行的时间,但此时正是天地之间能量交换,生子水的时候。这个子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我们可以勉强称其为能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女性朋友长期熬夜导致子水丢失,长期在子时不睡的话,人就不会得到天地赋予我们的能量,气血不能鼓荡充盈,是健康与美容的大敌。

  其次,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生气,尤其是月经期间,由于情绪低落,会导致女人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此时一定要学会控制,否则对于生理、心理影响很坏,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一件最不划算的事情。女人最好的状态是小鸟依人,女人最大的看家本事就是柔情似水。我们常用猫来形容女人,其实女人像猫更能讨男子喜欢。女人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来影响别人,用似水柔情去善待他人感化别人,这样也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心情好了,自然也就美丽了,相由心生嘛。

  再者,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少进寒凉的食物。不要盲目服用保健品,一定要保持每个月月经的通畅。女性朋友只有月经通畅才能保证体内淤血的减少或不发生。女性体内如果有了淤血,会引起面部色素沉着,蝴蝶斑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系列疾病或症状。所以女人一定要保证每个月的月经通畅,只有月月通,才能天天漂亮。

  最后,给女性朋友推荐两味养肝补肾的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和乌鸡白凤丸。

  加味逍遥丸始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养血、健脾和胃的良方。原书记载的是“逍遥散”,后人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牡丹皮、栀子两味药,就是后来的“加味逍遥丸”。在临床上都有中成药出售,此药具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的作用。对于广大的女性朋友如果在平时出现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脐腹胀痛或痛经、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崩漏,经行头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不适症状,服用一段时间的加味逍遥丸,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孕妇服用时要谨慎,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另外,在服用期间不要生气,劳碌,同时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很多女性朋友有经前感冒的现象,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月经来前一周左右,有一种近似感冒又不是感冒的症状。月经过后,这种现象自然消失。经前的这种感冒主要与血虚有关,在临床上一般主要让患者用加味逍遥丸配合小柴胡颗粒服用。服用的方法是,在月经结束后三天开始两药交替服用,直至下次月经来时停服。一般服到两到三个月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够根除。

  另外一味中药是乌鸡白凤丸,出自于明朝龚云林所著《寿世保元》一书,为妇科之要药,它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养血,调经止带。主治妇女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乌鸡白凤丸的作用主要是治疗气血两虚、阴精不足所引起的月经不调,其主要表现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患者身体瘦弱、乏力气短、头晕、面色发黄或无光泽等。此方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解郁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自汗心悸、骨蒸劳热、月经不调、久泄久痢、崩漏带下等症。

  这个方子是个气血双补,阴阳并调的名方,具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药性平和等特点。其实,乌鸡白凤丸除了具有以上功效以外,在临床上还有很多妙用,已故肝病大师关幼波老先生在治疗叫性肝病上,就经常使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卓著。另外乌鸡白凤丸还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胃下垂、阳痿、遗精等性功能减退症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有的朋友如果具有以上两种不适症状,除了自己购买按说明书服用一至两周后效果不明显或不适者,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辩证施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红颜永驻的玫瑰玉竹酒

  在介绍药酒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对于养颜美容的认识。女子的美主要反应在面部,《黄帝内经》说“心主神,其华在面”。所以女人美丽要养心。女子又是以肝为先天之本,肝主怒为刚脏,主疏泄调达。肝气郁结会使女人胞宫受阻,面色晦暗;肝气犯胃则会导致脸颊长蝴蝶斑;情志不畅还会导致乳腺增生。人的容颜盛衰是五脏六腑功能的外化表现,所以,女人美容养颜还要从舒肝理气、养心安神入手,才是正法。这也是中医美容的高明所在。

  玫瑰玉竹酒的制作方法很简单,都是些常见的中草药。玫瑰花20克、葡萄干10 克、小红枣6枚(掰开去核)、生山楂15克、生晒参10克、当归10克、黄精10克、玉竹10克、枸杞10克、制首乌10克、冰糖50克、佛手5克一起加工切碎,加上1000克黄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日即可饮用。玫瑰玉竹酒浸泡好了后,每天1-2次,每次饮服20克左右,也就是八钱的小酒盅一杯。

  玫瑰花素来有花中的“美容天后”之称。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有理气解郁、活血化淤之功,还可解毒消肿,能消除面部晦暗、色素沉着、暗疮等美容大敌。它的花色能和血,香能行气,可以安抚情绪,调节内分泌,改善女性的生理循环系统,是绝佳的暖宫之品,对于长期痛经、月经不调及赤白带下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玉竹作为药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对玉竹记载为:“主中风暴热,跌筋结肉,久服去脸黑瘀,好颜色,润泽。”古人认为常吃玉竹可以轻身减肥。相传西汉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入宫前就常吃玉竹。她身轻如燕,体态婀娜,因此获得皇帝宠爱立为皇后。玉竹性甘,微寒,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具有使皮肤柔嫩细腻滑润的功效,同时还能防癌,常常作为化疗后的调养药物来使用。

  民间自古有黄酒美容的说法。黄酒温中祛寒,助阳通络,有通行十二经之功。《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用黄酒泡制中药,能使药性移行于酒液中,服用后迅速运至全身,发挥出更大的效力。黄酒中含有大量糖分,有机酸、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含量,比其他酒高出许多。黄酒的酒精含量很低,口味醇香,甘甜适度,尤其适合女性朋友,美容抗衰老之用。

  中医界里有一句谚语,十个女人九个当归。当归是女人调经养血养颜必不可少的一味药。当归性温,味甘辛微苦,对于月经不调,眩晕头痛,心悸,肢体麻木等女人的常见病症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何首乌性温,味苦、甘,自古为美容益寿的佳品。它既能抗衰老,还能润肠通便,排出体内毒素。《开宝本草》对它的评价很高:“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枸杞性平、味甘,质润气和,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的作用。葡萄干含有大量葡萄糖,性平,味甘微酸;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是一种补诸虚不足,延长寿命的良药。

  其他几味药如黄精可以滋肾填精,润肺养阴;小红枣养心安神;生山楂健脾开胃;生晒参大补元气;佛手舒肝理气。诸药合奏,具有舒筋活络,活血祛瘀,排毒强体的作用,能润肤乌发,悦泽容颜,特别对容颜憔悴,面部没有光泽,皮肤晦暗,毛发干枯等有非常好的疗效。

  玫瑰玉竹酒在药物的配伍上,充分体现了阴阳相合之道。利用药物的阴柔之性加上黄酒的阳刚之性,孕化出一种氤氲的太和之气,这种太和之气能由内而外滋润女人的肌体,从而获得清水出芙蓉般的靓丽容颜。

    不孕不育有原因,都是肾虚惹的祸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大家都很忙。特别是很多年轻的朋友压力很大,整天都埋头在工作当中,奋力打拚,积累一定资金后买房、买车结婚,为的就是希望将来能过上好日子。

  但很多人在辛苦奋斗买房买车成家后,却面临一个后继乏人的现象:不育不孕。困扰着很多年轻的朋友,特别是在家里老人的催促下,更是压力倍增。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男人要是不能生小孩,就是不孝;女人要是不能生,则会被人说成是人生不完整,被人耻笑。

  婚后添丁生小孩本来不是件什么难事,可是很多人在婚后忙于工作,有了小孩也不敢要,做了流产,结果过了三十岁以后想要却怎么也怀不上,不孕不育成了一个难题。

  “爱抚”暖宫——治疗痛经最有效  

  月经是每个女性一生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然而每个月一次的月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顺利利的度过的。体质偏阴或感受过多外在寒邪的常常会产生痛经的现象。有时在临床上,给一些患者开完药以后,嘱咐她们要避免寒凉,很多人说从来没让自己着凉。在仔细询问过她的饮食状况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她们通常在经期的时候常常感觉到心里很热、口发干。总想找点冰镇的饮料或酸奶,喝下去感觉很痛快。过了生理期以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可是在下次月经来临时,肚子会疼得痛不欲生。要靠大量的止痛片来止痛,甚至还有的人疼得休克了过去,需要休息三五天才能缓过劲来。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讲,体内的寒、湿、热、邪都会导致痛经,尤其以寒湿多见。

    痛经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偏阴体质,二是受到外在的寒邪侵袭,三是摄入寒凉的饮食过多。体质偏阴的人,不需要嘱咐她自己也会注意,因为吃了寒凉的食物她会感觉不舒服,自然就不想吃了。临床上很多痛经患者的体质恰恰是偏阳的,就像前面讲的来月经的时候,吃冰淇淋、吃凉性水果或者是经期接触冷水了。因为月经时经血的排出,会导致体内呈现出暂时性的血虚的状态,血虚生内热,人就本能的想多吃点儿凉东西来清除这种虚热。这个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千万不要贪吃寒凉的东西。不要因为一时之快,给身体埋下疾病的隐患。

  患合并痛经的朋友也不要害怕,给大家推荐一个妇科良药——艾附暖宫丸。该药来源于《仁斋直指方》,是一味温暖胞宫的中成药。具有温经散寒,扶阳暖宫、理气调经,养血安胎的作用,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及月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及面色萎黄无华、饮食减少、四肢倦怠、腰膝痠痛等症状,对痛经及一些妇科病有着明显的治疗和缓解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妇科病的经典之方。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经常把艾附暖宫丸戏称为“爱抚暖宫丸”,因为小腹受凉痛疼没人管,而艾附暖宫丸的药力,就像一个小火炉放在了小腹部,驱散了寒痛。

    时下很多女孩子爱穿露脐装、露背装,以“露”为美。大冬天的,穿得也很少,可以说是“美丽冻人”。甚至在隆冬腊月还吃冰淇淋,喝饮料还要加冰块,真不知道她们体内的热是从哪来的,如果不在生理期还好点儿,如果正是生理期能不受凉生病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051/497611942567.html

更多阅读

补肾吃什么食物 吃什么补肾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吃什么补肾补肾的食物有哪些――简介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纳气,肾主水液”等等。总之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的活力。如果肾虚了,就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的现象,列举10大养肾补肾食物以供参

黄豆猪蹄汤能丰胸吗 吃什么补肾,壮阳的食物有哪些

吃什么补肾,壮阳的食物有哪些――简介关于如何治疗肾虚很是困惑。其实,要治疗肾虚,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食疗方法。下面就介绍几款补肾的食物,肾虚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妨多吃。壮阳:百科:http://baike.sogou.com/h61915420.htm?sp=l619966

补肾的滋补品 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六类食物滋补你的肾

随着社会种种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出现了危机,肾虚最能体现。那么如何治疗肾虚呢?别着急,今天小编将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补肾的食物有哪些以及一些补肾的健康食谱,以保证大家的生活质量。补肾的食物葱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女人吃什么补血补肾 补肾补血的食物有哪些

爱华阅读配图   关于补肾补血的食物有哪些  1、干贝滋阴补肾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2、鲈鱼补肝肾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3、栗子

男人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一、狗肉汤  狗肉味甘、咸,性温,具有益脾和胃、滋补壮阳作用。狗肉有“安五脏,轻身益气,益肾补胃。狗肉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等功效。用黑豆烧狗肉,食肉饮汤,可治疗阳痿早泄。将熟附煨姜烧的

声明:《补肾的食物有哪些 话说补肾》为网友我很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