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
他是战士,又是统帅。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
他缔造了人民军队,自己不当大元帅。
蒋介石在南京宣称:谁控制了北京、上
海、南京、广州、武汉,谁就控制了全中国;
他却在农村预言:谁解决了农民问
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的了全中国。
事实证明,他的农村之道,
战胜了蒋介石的城市大论。
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直延伸到北京的天安门。
他——就是我们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开国英主毛泽东!
他——就是我们无比信仰、永远爱戴的一代伟人毛泽东!
在毛泽东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极其威慑、并且无法抗拒的神秘的十大“气场”。在中国成语中,诸如气冲霄汉、气贯长虹、气吞山河、气象万千、气宇轩昂等,大可以与毛泽东的气质和气势相媲美。
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风扫落叶,令其闻风丧胆。
(一)《指点江山九天揽月》之志气

——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毛泽东一无高贵的家世,二无显赫的学历,但他胸怀大志,志存高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主泽东从小就树立了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在求学期间,毛泽东当时的人生志愿就是立奇志,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的行为之奇、胆识之奇,志向之奇,而被同学们戏称为“毛奇”
毛泽东接手的中国,是一个没有石油、没有重工业、连火柴、铁钉也生产不出来的贫穷的中国;
是一个刚刚遭受了百年战乱、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落后的大中国。
毛泽东说,穷则思变。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用了27年的时间,全国人民不仅站立起来了,而且解决了吃饭问题。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人均寿命提高了30岁,一夜之间消灭了黄、毒、赌。孩子上学免费,全民看病免费,人人有房子住,人人有工作干。国家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路不遗失,夜不闭户”和平景象。
1959年我们开采了大庆油田,从此摘掉了石油靠进口的落后帽子,老百姓再也不用“洋油”了;
1964年,我们爆炸成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5年,我们研发成功了人工合成胰岛素;
1967年,我们试验成功了中国第一颗氢弹;
1970年,我们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1年,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下水;
1975年,我们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
1975年,中国人均寿命达到了65岁;
毛泽东把一个破破烂烂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官员清正廉洁、经济初步繁荣,人民幸福安定的新中国,为保障百姓生存在一个安全、和谐、幸福、强盛的国度里,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村夫以为,毛泽东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
从鸦片战争年以来的100年,中华民族屡战屡败,失去了自信力,犹如一盘散沙。到了抗日战争,是毛泽东极其共产党人壮志凌云,终于遏制住了民族自信心下滑的势头。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洗刷了中华民族100年的奇耻大辱,大长了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志气。
1965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中,抒发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雄心壮志。1966年,在他认为党和国家面临“变质变色”的危险情势下,就毅然决然的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未完待续)